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桃花缘尽-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导读
文学和性(兼自序)
    文学,先前是写情,比较含蓄蓄;此后是写爱,有点肉麻麻;现在是写性,完全赤裸裸。

    美越来越少了,并以一张玩世不恭的脸向你大无畏的展示:丑的就是个性!

    怪象一:在当代中国,文学的受冷落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有人解释说:“在工业化时代,文学被边缘化是必然的。随着社会的分工这个时代已经不会再出那种全才的大师了,这意味着文学的受冷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还有是点儿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在工业化时代,法国能出巴尔扎克、雨果、司汤达;英国能出莎士比亚、狄更斯;俄国能出普希金、果戈理等等,而中国,文明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就一个大师也出不了,真的是所谓工业化的副作用吗?

    怪象二:若干年来,能够出版、畅销的“文学书”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卖点——性。不管是《金瓶梅》的衣钵传书《废都》,还是所谓的痞子文学、美女作家(四大俗之一的金庸、琼瑶不在此列,不属于大陆现象),几乎没有“性”就没有出版,卖出的数量也随着“性”的增加而暴涨。两千年性压抑传统终于在最后还能起到这样一个作用:养活了一批“另类作家”,同时也葬送了文学。

    首先要承认这样一个共识:性,对于人类来说,是和吃饭、睡觉一样是日常生活及人类繁衍的必要内容,既不可耻,也不高尚。因此,就像不能把食谱(或做菜方法)和促进睡眠的药方(如安眠药)罗列出来细密描写就可以冠着“文学”的旗号招摇过市一样,也不能把“性过程”堆砌出来然后就是文学了。有人说,《金瓶梅》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其对社会的剖析、人性的揭露都具有不可比拟的深度(据说《红楼梦》与之相比是不足挂齿的小儿科),因此现在市面上畅销的“文学”也是如此,那卖出去的数量就可以说明一切。

    真得如此吗?还是遮羞布?抑或是挂着的羊头?

    是的,这片古老的土地因为腐朽“文明”的根深蒂固,需要强有力的解放运动去冲击,但这种解放即使不是《红楼梦》的背叛,也万万轮不到痞子们的自甘堕落,竭尽全力的拉下一切伟大、善良、美丽去给自己的无知自贱陪葬,更轮不到被铜臭浸满恶搞炒作的“性”解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歌不是只为了唱和听的,而且即使是今天的世界上,这句歌词仍然是深刻箴言而绝非耸人听闻,中国需要的,是思想的文学,而不是肉欲的“文学”。可以说,今日中国的处境,与一百年前面临的危机相比,并没有一丝的轻松。那个时候,中国至少还有一个鲁迅;而今天,还是有无数的阿Q!

    以下是本书自序:

    无缘请动大师级人物来给拙作作序助威,只好像一切大师自己那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虽有“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之嫌,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纵观横览当今文坛,一派莺歌燕舞,一股淫声浪叫,日久天长,受其熏陶,不免头昏脑胀,胸中如灌了一盆七味浆糊。难道所谓的文学就是如此吗?

    由不解而忿忿中,毅然决然弃学从文,敢冒为万人所指尤其是同校同事大加鞭挞很没面子的危险,冒天下之大不韪,抛出这一块砖来。砖入浆糊,本未曾想能激起千层浪,但有感于被一两知己书友奉为至宝,千呼万唤,只求续完,不忍负了众人之心。于是把砖拾将起来,如琢如磨。

    玉不琢不成器,砖再磨仍然是块砖。无奈之下,只能感言自己志大才疏,不是金子终究无光可发,于是无可奈何之下把这块砖战战兢兢的供奉于众上帝之前,认人唾骂,千夫所指(好像还没那么多人)。不料世风千变万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许是砖石受唾日久,起了某种化学反应,于是灼灼其辉焉(成语拿不准),虽然光芒不可与太阳同日而语,但是终于是炙烤得自己沾沾自喜,不免狂傲不逊起来,大有一览众书小之势。于是此砖再次跃起,翻身再入浆糊,是为此书。

    感于雪芹前辈大旨谈情之书后来反被看作全旨谈政来,不愿重蹈覆辙,也就不敢再作如是声明。只因浊者见浊、清者见清,哈姆雷特的数量随着人头的增加而膨胀。另外曹公作其文时,苦心经营诸多假语村言,皆因当时文字狱猖獗,怕无写处而已。而今之世,虽然也屡有或淫秽或只呼领袖姓名不知避讳的著作被禁版,但本书绝无此顾虑。这并非因文本人乃堂堂名校政治系之人,不会范此类低级错误,而是吾等相信群众眼睛无比雪亮,官众眼睛更是雪亮无比。本书思想积极、文采凑合,不题真名、诸事皆实,断无毁人名誉、扰乱大局之可能。因此深为放心。

    虽然开始数章青涩散漫不足娱乐,但书却向着越来越耐读的方向发展(不光我一人如此认为),且对后文推崇备至(暂时只有我这么做,以后会有很多人如此认为,我深信),因而矢志不渝要把它完成。

    因为本人向来对古典诗词喜爱有加,自上学以来常有感而发附和一两首,因条件不允许无法深入研究格律、平仄之类,只求适合心情满足意境。书中偶尔穿插一两首,在今人做古典诗词被严厉批判的今天,绝无卖弄之心,只为情节需要。

    下面这首小词,可做本书创作之主旨。

    衰阳映浊影,残梦仍伤情。垂首欲眠睡不成,恍惚愁恨生。

    风紧雪纷飞,幕云莽原平。痴意寻春春不见,空留纸上声。

    这首以“卜算子”的调子所作的小词,如果不讲格律方面是否有误,以及用字是否突兀,只是单讲意境,到十分符合作者的心态。至于词义,则又有若干种不同的解释,最明显的解释是山水田园式的,“春”自然是自然风光;如果把“春”理解为感情上的“春梦”,则似乎更合作者的本意。但是意思如此直白则不免会让人心存芥蒂,以中国诗词重含蓄的特点而认为这首小调甚是不雅。另有若干种理解,把“春”解释做理想、正义、或者抗日大计等等,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对于格律方面的毫无研究使我只能做到勉强压韵而已,如果以此提出批评,则本人只有抱头任打的法子。本书中的古典诗词概是如此,在此先做免责声明。如若真地看不下去,想批判一下,也请先批判一下当代语文教育,谁让我在大学无法学习语文呢,浪费了最后提高的机会。

    我把这首词混在古词中,在刘禹锡和李后主们婉约优美的词风中,尤其显得分外突兀而碍眼。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对自己写的东西首先会批判一番,然后才敢拿给别人看,这样好有了心理准备,而别人的批评(如果有的话)往往也不会比我预料的更坏,因为我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这首小词去除一切的最坏的评价之后,我固执的觉得还是有点儿可取之处的。虽然其意境模糊表意不清可能只有我一人理解其中滋味,但是在此不得不强调一点的是此词中堪称点睛之笔的“空留纸上声”(后来方知是不知不觉抄袭了鲁迅的句子)一句,因为这句话显露出司马迁著《史记》、曹雪芹写《红楼》的心境,很合我写作的本意。

    本书作为小说而言,在语言、情节、人物塑造方面皆有硬伤(虽然也有可赞之处),唯一不缺的是思想,所以或许值得细读,值得多读几次。我将努力把书改写的流畅、简练、耐读些,还请支持。
第一卷 命犯桃花 目录
    第一章神仙眷侣学府春秋

    第二章一见钟情球场风云

    第三章情皇艳史异常辩论

    第四章失落情怀相思奇苦

    第五章痴意留校雪夜孤独

    第六章南方周末新春气象

    第七章情书宝典多情消磨

    第八章岛主潇洒痴仔误事

    第九章美女相伴才子讲座

    第十章沙皇民主燕子多舌

    第十一章命犯桃花逃之夭夭

    第十二章谈情说爱多心再逃

    第十三章水帘洞主失恋季节

    第十四章匹夫有责心理问题

    第十五章玫瑰之约知心爱人

    第十六章缅怀先烈金泰玉女

    第十七章泡妞大发弄巧成拙

    第十八章迷人时光大话西游

    第十九章别意约会扑蝶谈诗

    第二十章伊人梦赋推心置腹
前传 魔力日记 目录
    第一章伯乐面目聪明美女

    第二章漂亮同桌雨恨云愁

    第三章无耻世态情为何物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