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仲?哼,我说黎小军,你是不是吃饱了饭没事干,随便冤枉好人啊?”小刘似乎跟黎小军卯上了,横竖看他不顺眼。
黎小军也不理会小刘,继续说道:“你们想想,关于桃花岛的传说,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吧?尤其不是近七年才有的吧?据说关于桃花岛的那个传说,在我市已经流传了百年之久。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什么一直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而最近的这七年里,每年都在同一个地方,也就是传说里那个女主人公墓葬的地方,发生一起这样离奇的案件。真的是巧合吗?确实是巧合!”
看着一个个口型张成O型的“忠实听众”,黎小军甚是自豪,说话的语气里也带了几分神气,他继续说道:“巧就巧在,八年前李仲开始住进桃花岛,而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的冬至之夜,桃花岛西边的樟树林里,都会发生一起凶案,凶案受害人全是女性。而恰恰每起案件的报案人,都是这名孤僻的独身老头。当然不排除他住在桃花岛内,发现尸体要比别人方便快捷得多。可是,你们好好想一想,为什么自从他住进桃花岛后,宁静的岛上就开始连续发生凶案?为什么他总是出现在案发第一现场?大家注意啊,有一点很重要,老头独身,受害者全是女性。”
“如果他真的是凶手,那公安机关为什么至今还能让他逍遥法外?”有人对黎小军的话提出了质疑。
“这正是李仲的高明之处。”
黎小军字字珠玑,说得头头是道,大家听得也是津津有味。似乎一瞬间黎小军就变成了神探,每个人看他的眼神里都或多或少地露出了一点点崇拜之意。
“我说,你小子从哪弄的这些小道消息?是不是真的?”杜江明半是崇拜,半是怀疑。
“想知道,自然有办法。”黎小军卖了个关子。
谁也没有注意到冰,冰的脸色已是铁青,攥着报纸的手已沁出密密的汗。从黎小军的分析来看,是有些逻辑的,可信度也有。当然,破案讲究的是证据和动机,至少在目前来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李大爷就是凶手,也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李大爷有作案动机。
再说,冰当晚到过桃花岛,正是李大爷亲自送冰出岛的。冰离开桃花岛的时间应该就是女子死亡的这段时间。对,冰记得当时自己还看了一下手机,好像是晚上10:50左右。从桃花岛步行至沿江风光带的路口,至少需要15分钟的时间。李大爷送冰到路口后,站着跟冰说了一会儿话,然后才步行返回桃花岛。这样算来,李大爷回到岛上的时间至少到了晚上的11:20左右。《晨报》称经法医鉴定女子死亡时间为冬至晚上11:00左右,这中间还是有一段时间差的。
而之前,冰到达那片树林的时候,并未发现有人同时在树林里,当然不排除冰由于过度慌乱,没有发现已经窝藏在树林里的人。冰出了树林之后,就到了李大爷的屋子里。两人一直说话至夜晚的10:50,说话间,两人并未踏出屋子一步。10:50之后,冰便在李大爷的陪同之下,出了桃花岛。
由此看来,李大爷似乎完全没有作案的时间。可是,又怎么能够排除李大爷有作案的嫌疑?整座桃花岛,除了李大爷,连鬼影子也没有一个。如果说没有,那冰在樟树林里看到的,那紧紧相逼的鬼魅般的东西,又是什么?还有,冰鬼使神差地,在冬至的夜晚,也是曾经到过桃花岛的人呀,是不是冰也有作案的嫌疑?
究竟是怎么回事,冰一时也想不明白。简简单单的一个冬至,竟会碰上这样凑巧的事,冰真是有千百个不相信,不愿意啊。可是这么一个都市悬疑,就生生地跟冰拉上了关系——
阅读推荐:http://read。fbook。/bookintro/235。htm
http://read。fbook。/bookintro/235。htm封神天子http://read。fbook。/bookintro/19702。htm
http://read。fbook。/bookintro/19702。htm风月帝国
第三十五章
连续好几天,几乎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热火朝天的关于桃花岛女子离奇死亡的议论。事情经过人们的嘴添油加醋一番之后,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也有许多像黎小军那般“聪明”的人,对这件事情做出诸多颇有见地的揣测,其中也不乏有人想到了凶手就是常住桃花岛的李仲。
有人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那老头子表面上是个谦谦君子,背地里就是个披着羊皮的狼,干了些什么勾当,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有人说:这么个老家伙,既不结婚也不生子,性情孤僻,独来独往,若是好端端的没事,一个人住到桃花岛去干嘛?准是做过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才躲到桃花岛去的。
有人说得更离谱:我亲眼看见他在一个公共厕所旁猥亵女人,依我看,这些年在桃花岛冤死的这几个女人,多半是被他先奸后杀的。
还有人说得更不着边:你们不知道,有些人哪,是越老越不要脸。那老不死的、臭不要脸的东西,竟然连小女娃子都不放过。有一天,他路过我家门口时,见我侄孙女坐在门口,他走上来就是一顿乱摸。啧啧……真是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老东西。
……
众口不一,说什么话的人都有,而且越说越离谱,越说越难听。人们在说这些话之前,是没有经过任何考究和验证的。人的嘴巴,除了可以用来吃饭之外,多数时候是用来造谣的,其杀伤力有时候比无情的刀剑还要厉害百倍、千倍以上。经人们天花乱坠地这么一顿瞎编胡造,李仲似乎真的成了千夫所指、恶贯满盈的大魔头。
冰打从心底不愿意听到任何关于李大爷的坏话,可是……冰的心里,又始终无法排除对李大爷的怀疑。当冰听到人们恶毒地议论李大爷的时候,冰真想挺身而出,为李大爷雪洗冤屈。但是,李大爷真的是被冤枉的吗?如果他不是被冤枉的,为什么六年之久的时间,公安机关都没有将他绳之于法?冰绝对相信公安机关的办案能力,但是,此时此刻,冰的心里也是矛盾重重。
好几次,冰都有股冲动想前往桃花岛,去看看李大爷,或者听听李大爷对此事的看法。可是,冰不敢去。冰害怕自己对李大爷的怀疑会被他一眼看穿,冰更害怕……李大爷真的就是那个人人猜忌的手段高明的真凶。
鱼似乎发现了冰的情绪极度低落,探问过冰好几次,冰都没有告诉鱼真正的原因,只说是工作上有点烦恼。鱼很忙,根本就没有精力过多地顾及冰,只当冰真是因为刚接触新行业暂时的不适应而已。
其实就算不忙,鱼一样无法进入到冰的心底,探究冰最真实的秘密。不是冰不让鱼了解自己,而是鱼根本就像个榆木疙瘩,永远不会开窍似的,只能浅尝冰表面的东西。
冰心中苦闷得很,这种苦闷始终都无法排遣,紧紧地压抑在心里,渐渐滚动成一个巨大的雪球,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而冰的这种苦闷,竟然找不到可以倾诉和发泄的对象。于是,冰先前的苦闷不再算是苦闷,而后的苦闷,才是真正让冰苦闷的苦闷。
冰或许是自寻烦恼,换作别人,不一定会如此烦恼。
冬天的夜晚总是来得特别迅速,当人的思想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的时候,夜色便悄然覆盖了整座城市。街灯依次亮了起来,朦胧的橘黄色灯光,摇曳在冬至过后最寒冷的空气里。
17:30,冰下班了。
冰独自走出淮海大厦的办公大楼,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早已熟悉了的这座陌生城市的街道上。
回首来这儿后的几个月,冰真是尝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与变幻莫测。这种悬在空中上也不能、下也不能的滋味,哪是用言语形容得了的?冰一直觉得非常的憋屈,老天爷为什么总是玩这种反复无常的把戏?
冰落寞地走着,脑子里一片空白。
冰真的需要找个人好好倾诉一下,长时间来,冰一直勉强自己扮演着“强者”的角色。现在,冰迫切地需要转换角色。冰只是个弱者,冰需要有人来支撑自己弱小的躯壳。可是,在偌大的城市里,又有谁能够真正体会冰的感受?冰甩了甩头,没有,真的没有!
冬季的风总是那么强劲,总是耀武扬威地向路人炫耀着它强劲的资本。冰被强劲的风吹得几乎无法稳住脚步,走起路来趔趔趄趄,犹如嗜酒如命的醉汉。风越强,冰的心就越脆弱。此刻的冰,油然生出一种客死他乡前的悲凉,孤独无助瞬间溢满冰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