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61:太空漫游-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英'阿瑟·克拉克


作者简介

简介】

阿瑟·查理斯·克拉克(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 1917~2008.3),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以及国际通讯卫星的奠基人。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A·海因莱茵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是硬科幻的泰山北斗。

生平】

克拉克1917年生于英格兰西部的一个小城镇,1941年进入英国皇家空军服役,从事与雷达有关的技术工作。在克拉克服役的最后一年——1945年,他在《世界无线电》杂志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卫星通信的科学设想论文《地球外的中继——卫星能给出全球范围的无线电覆盖吗?》,详细论述了卫星通信的可行性,为今后全球卫星通信奠定了理论基础。战争结束以后克拉克于1946年退伍,进入伦敦的国王学院,攻读物理学和数学,并以优异成绩毕业。自1950年起克拉克开始创作科幻作品。他以“太阳风”为题材的科幻作品《太阳帆船》曾引起美国国家宇航局的注意,并因此而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60年代以后,这位科幻大师一直居住在岛国斯里兰卡。1986年荣获象征终身成就的星云科幻大师奖。

创作风格】

克拉克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太空题材科幻作家,他的作品主要讨论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主题,其《童年的终结》(1950)、《城市和星星》(1956)、《2001:太空探险》(1968)、《与拉玛相会》(1973)、《天堂的喷泉》(1980)等作品无不寓意深刻、脍炙人口。克拉克的作品以其出色的科学预见、东方式的神秘情调以及海明威式的硬汉笔法而著称,此外克拉克还善于运用哲学的方式,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给读者以思考。

克拉克在其创作当中,还善于积累有关科学文化方面的经验,并以“定律”的方式加以总结,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被称为“克拉克基本定律”,很值得我们借鉴。

定律一:如果一个年高德劭的杰出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许是非常错误的;

定律二: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

定律三: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

克拉克最为辉煌的成就当推《2001:太空探险》,这部史诗般的作品场面宏大、气势雄伟,展现出人类的过去、现在以及可能的未来,与另一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1984》分享硬软科幻最佳作品的宝座。这部作品首先是以电影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的,由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影片一经公映便引起巨大反响,使科幻电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谁也看不起”一下提升到“谁也看不懂”,其中某些眩丽多彩的镜头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镜头。

知名著作】

《太空前奏》(Prelude to Space,1951年)

《童年末日》(Childhood's End,1953年)

《城市与群星》(The City and the Stars,1956年)

《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1968年)

《与拉玛相会》(Rendezvous with Rama,1973年,雨果奖,星云奖)

《天堂的喷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年; 雨果奖,星云奖)

《2010太空漫游》(2010:Odyssey Two,1982年)

《2061太空漫游》(2061:Odyssey Three,1988年)

《3001太空漫游》(3001:The Final Odyssey,1997年)

作者序

诚如《2010:太空漫游》中所述,它并不是《2001:太空漫游》的直接续集,所以说,《2061:太空漫游》也不完全是《2010:太空漫游》的直接续集。它们三者可说是一个组曲下的几个不同单曲,但其中却穿插着相同的人物与时空背景。

早在一九八四年,史坦库贝克就曾向我建议要制作“家喻户晓的科幻佳片”,使现在不可能发生的事物在科幻中合乎逻辑推论地呈现。早在一九七九年带着众人希望升空的航海家太空船作飞掠木星的飞行任务,在《2010》一书中已先写到,但当时我未听到有关这极富挑战性的伽利略飞行任务,因此未把科幻主题向此方向继续。

伽利略太空飞行任务是要把一个探测器加入木星大气层,同时以两年的时间造访木星所有的卫星,此太空船原订一九八六年五月由美园挑战者号太空梭载行升空,预计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到达木星附近执行任务。我估计约在一九九○年左右会有大量的木星表面及其卫星资料可资利用……

但“挑战者号”的太空悲剧却中止了此一计划,伽利略号太空船现在仍躺在喷推实验室的光亮地板上,现在必须再找一个载具来升空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七年以后伽利略号或许会再光临木星。

我现在已决定不再等它了。

亚瑟·C·克拉克

一九九七年四月

编审的话

《2061:太空漫游》是科幻泰斗英国人亚瑟·克拉克一九九七年的科幻作品,它承继了早年克拉克氏的《2001:太空漫游》及《2010:威震太阳神》两部既是小说又是电影的名著。

在《2001》里,说明二十世纪人类科技印发展已足以向太空进军,月球上的帝古磁板则不断地向着木星发出稳定且持续的电波,仿佛在向木星叙述地球上的智慧已开始迈出“空间”而向“时空”挑战,故事未了,地球二十世纪末的科技仍无法“看”到地球的“神秘主人”,但却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到了《2010》,二十一世纪的地球科技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美、俄两国科学家已排除政治歧见在太空上携手并进,人类已经知道木星是“外星客”的一个大本营,经过多方努力,人类准备登陆木星,就在紧要关头,帝古磁板又再度出现,同时带来对方的警告“所有地方均可登陆,除了欧罗巴以外”,随之,木星在本书最后不知因何种奇特力量“化”成了一个新太阳。美俄两国太空人最后利用“太空刹阻”的技术巡回地球。毕竟人类仍是十分渺小,仍无法一睹外星神秘客的真面目。

《2061》,佛博士仍是主角,以其前两次太空任务的经验,他肩负了所有地球人的期望,奉命追寻“真相”,透露掠过彗星的技术,躲过了外星秘客的注意,登陆了木星卫星欧罗巴,发现……

英国科幻界在过去二十年可说是执世界之牛耳,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早先是柯南道尔医生的“福尔摩斯”探案;之后出现了G·H·威尔斯的“时光机器”科幻小说,仍是相同的时代背景,但却添加了许多“后来”相对论才有的思想,成为科幻界的一本经典之作。到了近代是亚瑟·克拉克的太空科幻小说,成名作为《与拉玛的会合》,该书写尽了太空探险的原由、理论以及外星客之奇特性,这本书孕育出后来的《2001》、《2010》、《2061》这三本巨作。所以说威尔斯及克拉克可说是把太空、相对论及工程,幻化为一体的两位科幻大师。到了近十数年,美国的阿西莫夫再配之以一些基本的科学介绍,使之与科幻界两大师鼎足为三。早在一九八二年本人在美国纽约参加一个以“龙”为主题的科幻聚会时,曾遇阿西莫夫;后又与他和幽浮界大师海尼克三人在纽约的一家大旅馆相遇,三人曾畅谈东、西科幻的差异性与比较,结果发现他们知道的东方事物还颇为深入。

《2061》一书的主题前面已经提到,全书共九篇六十章,从一开始的二○六一年到最后的三○○一年,巨大的帝古磁板已由二○○一的月球表面移到了纽约的联合国大厦广场前。因为人类的文明在二○一○年起已急速提升,因此关心地球的外星客仍在领先我们科技的情况下更加密切注视着我们。

仲夏夜或宁静的隆冬寒夜,奇特的命运正在开讲,请诸位看官仔细聆听……

译者序

 刘新生

亚瑟·克拉克,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科幻小说家,不但获奖无数,著作的销售量惊人,其想象力之丰富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亚瑟小说中太空历险所遭遇的种种现象,皆能与现实世界密切结合,并提供了极具想象力的隐喻,予人一种身历其境又难以自拔的感觉。其对人物的描述极为细腻、对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