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也动了一番脑子。我要不放走太子把太子抓了,或者把太子杀了,这是他爹跟他儿之间的闹矛盾。一旦他爹将来心疼他儿子的时候,那我肯定是替罪羊了。那怎么办呢?守门官就把门打开让太子逃了。太子一逃丞相刘屈髦就追过来了。听说太子走了,就要杀这个守城门的官。结果另外一个人不愿意,另外一个御使他不愿意。他说把城门这个官员,是两千石的高官,你不能随便杀。实际上这两个人都是好心,守城门的人是怕太子受宠,阻止丞相杀这个守门官的人是怕丞相怨杀了好人。两个人倒是好意,结果这样太子跑了,守门官也没有被杀。这件事情就算太子逃了。但事情爆发以后,汉武帝就追查这件事,太子怎么逃的?追查结果,把手城门的这个田仁被杀,阻止丞相杀这个守门官的这个官僚也被杀了。任安受了太子的符节,没有帮助太子也不行,也被杀。
【画外音】在这场父子之间的交战中,最耐人寻味的就是各级官员在其中的困难选择,掌握兵权的和把守城门的,都是由于该不该帮太子。因为太子刘据和汉武帝两人都是朝廷的领袖,而且又是父子关系。帮谁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正在群臣犹犹豫豫的时候,终于有个公道人冒死站出来为太子辩护。那么正在气头上的汉武帝会听得进去吗?太子刘据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
杀过以后,这事情不算了。太子在逃汉武帝是怒气未消还要继续追。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这个人是壶关三老。壶关是一个县,就是今天陕西的壶关县。三老是个乡官,就是管教育的官。就按我们今天的说法,是一个基层的文教干部,这个人叫令狐茂。他给汉武帝上了一道紧急奏章,令狐茂认为父子之间的关系是天下最亲密的关系。所以儿子绝不会夺父亲的兵去造反,这是不可能的。而这个江充是个普通的布衣,他介入到了皇帝跟皇子之间,他制造了矛盾。而这个江充又奉皇帝之命迫害太子。太子忍无可忍只好窃取了皇帝的兵,为的是自保。所以太子绝没有恶意。这是他对太子谋反事情的看法。太子没有恶意,是被逼得无奈,只好为了保全自己杀江充。第二,怎么处理。这个人提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处理方法。他说太子绝不能长期在外逃,应当立即下令停止全国的通缉,否则的话,太子随时有可能被杀。壶关三老的信就报到汉武帝那里去了,汉武帝一看动心了,气头上汉武帝就想马上把那个儿子恨不得亲自劈死。这可以理解,因为做父亲的,听说儿子造自己的反,那是很生气的。但是事过以后,汉武帝的气稍微消了一点,他觉得壶关三老令狐茂的话说得是对的。但是他又没有台阶可下,你总不能叫我这个老皇帝,六十多岁的老皇帝的,当父亲的公开承认错误。他在犹豫不决,也就是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突发事件发生了。因为历史的发展绝不会因为一个决策人的犹豫而停止他的进程,发生了什么时间呢?太子带着他的两个儿子,逃到了湖县。湖县就是今天河南省的灵宝县。也就是灵宝县和陕西省交界的地方。他从长安向东逃到了湖县,藏在一户人家里。这一家人很穷,卖鞋为主。但是这一家的主人很善良,就收留了太子和两位皇孙。卖鞋为生养活他们三个人,但这个生活实在太苦了。太子从小是过得怎么样的生活,现在是在一个农民家里边,靠卖鞋为生能挣多少钱?所以太子过不了苦日子,太子一想这个湖县我还有一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很有钱,他就悄悄地派一个人去找这个朋友,想从他那里弄点钱过来,改善一下生活。结果去找他这个好朋友的人被官府发现了,官府一发现就顺着这个人,就追到了窝藏太子的家中了。太子窝藏的这个家被包围了。太子一看这个情况,他觉得没有办法逃脱了,然后太子就把门紧紧地关上,就悬梁自尽了。然后这个追兵就杀进来,主人在和追兵格斗的时候被杀,太子的两个儿子皇孙被杀,到这儿还不为止,汉武帝又派人收缴了皇后卫子夫的绶带,皇后的那个官印。等于是废了卫子夫。卫子夫一看自己被废,卫子夫悬梁自尽。巫蛊之祸到这个时候父子相残的这个惨剧已经造成了无可挽回地丧子的那种痛苦,杀子的那种悔恨,都在汉武帝内心藏着。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请看下集,《临终托孤》。


第35讲临终托孤

【画外音】上一集王立群先生讲到,因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被逼自杀,一长血腥的宫廷之争终于以太子之死收场了。事后仗义执言的壶关三老冒死上书为太子喊冤。失去判断的汉武帝此时慢慢开始归于平静,意识到太子之死是个冤案。错杀爱子这可能是汉武帝晚年最为痛苦的事情,如何还太子一个清白,一言九鼎的汉武帝会低头认错吗?他将如何为太子善后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你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之《临终托孤》。
怎么样为太子的冤案做善后?而作善后的前提是汉武帝内心的追悔。而这个追悔就是我们上一集已经讲到过壶关三老在给他上疏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了。但是那个时候汉武帝一是缺乏勇气,二他是转不过来弯子,一下子转不过来。由认定太子的谋反到认定太子被怨杀他这个弯子转不过来。再说汉武帝是一代雄主啊。六十多岁的一个老皇帝你要叫他认错,总得给他搬个梯子叫他下台阶,他爬了三十九级下台阶得有个过程啊。谁给他搬梯子,搬个什么梯子他能颤颤巍巍地下来,这也是个问题。所以汉武帝晚年首先从壶关三老上疏,他已经觉得是冤案了。后来在太子死了以后继续去查,查的结果就是原来告状的那些京城的巫蛊绝大多数是冤的。所以他越发意识到太子是个冤案。怎么处理,怎么下台,这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也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又出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我们不得不记住他。这个人就是汉武帝一生中间封的十三任丞相的最后一任丞相。不过这个时候他不是丞相,到后来他就成为丞相了。这个人叫田千秋。田千秋是武帝晚年的一个关键人物,而且这个人到了汉昭帝时期,汉武帝死了以后是汉昭帝继位,他还做丞相。到了最后他老了不能上朝了,还允许他坐着车去上朝。所以他还有一个名字,叫车千秋。这个人是什么职务呢?他是管高祖刘邦陵寝的一个官。就是刘邦死了以后有个陵园,管陵园的一个小官。而这个高陵寝田千秋给汉武帝写了第二道关键性的奏章。这个奏章很多,“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这是田千秋上疏讲的三个问题。他说第一太子谋反,要我看叫什么事情呢?叫子弄父兵,就是玩弄的弄,弄就是玩儿,就是儿子拿父亲的军队玩一下。这算什么罪呢?“罪当笞”,打一顿屁股就算了,这不算什么罪。第二,“天子之子,过误杀人”,皇帝的儿子犯了错,错杀人了。你应当判什么罪啊?换过来说,也就是田千秋认为皇帝的儿子杀错了人了什么罪也不判,这是第二条意见。第三条意见,他说这些话不是我说的,我梦见一个白头发的老人告诉我,把这个梦托给我,让我告诉你的。田千秋这个话说得太妙了。田千秋的这个话的要害有两点。第一点,怎么看待太子谋反?第二点,这不是我说的,是一个白头老人托梦给我,我把这个梦说给你。这两点都非常巧妙。我们先说第一点,在田千秋看来,太子谋反不过就是儿子把父亲的兵抓过来自己玩了一番,不算罪,顶多打一顿就行了。这是用平民视角,用我们平常家务事这个观点,老百姓的观点来看待皇家的事情。本来太子谋反这是一个危害国家安全罪,这是一个大罪,危害国家安全罪。但是叫田千秋看来,这不过就是儿子淘气拿着父亲的兵玩了一番,打一顿屁股就了了,不算什么罪。他对太子的罪重新做了一个阐释,这就是为太子平反,制造了理论根据。第二点更巧妙,他说这不是我说的,这个话是一个白头发老人托梦给我的,这个白头发老人是谁啊?田千秋是汉高祖陵园的看守官,这个白头老人其实就是寒高祖刘邦。这是高祖刘邦托梦给我的。这个话说出来,汉武帝可找到台阶了。这个台阶太好了,因为他要改这个错,最好的台阶是汉高祖刘邦给了我这个指示,我再改这个错,理所应当了。所以汉武帝太高兴了,立即召见田千秋,召见以后汉武帝高兴得不得了,说了一番话。他说父子之间的感情很深,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