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今天子的关系,和当今天子和那个被废掉的临江王刘荣,就是那个废太子皇长子哪个关系近,梁王说那不用问啊,他们是父子关系肯定比我近啊。对啊,你明白他们的关系那么近,就是因为刘荣的母亲说错了一句话,他的太子被废,废为临江王。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历来朝廷办事,是不能够因私废公的,现在是太后保着你,如果是太后百年之后,你依靠谁?这么一来,梁孝王这么一听,大惊失色。这才同意交出凶手,这两个人一听说梁王要交出他们来,这两个人就自杀了。然后梁孝王亲自进京,负荆请罪,化解了这场危机。所以这个储君之争一直到这个时候才算画上了一个句号。这个梁王是夺,夺不过来然后就明着去抢,抢也抢不过来,最后就杀大臣。其实梁王这次就是死罪啊,结果还是看在窦太后的面上没有杀他。所以这个梁王待了一段就回去了,回去心情很不好,过了没有多长时间,他就中暑死了。
画外音:司马迁在《史记·梁孝王世家》里记载,梁王派刺客刺杀了反对立他为储君的大臣,这是景帝朝的一件大事,这件事追查的结果是梁王刘武失去了争夺储君之位的资格,他心情抑郁,不久中暑死去。这样,有能力争夺储君的只有王夫人的儿子皇十子刘彘。于是,在公元前150年,汉景帝立王夫人为皇后,把王夫人的儿子改名为刘彻立为太子。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个疑问,刘彻四岁被封为胶东王,七岁就被立为太子,这么小的孩子,他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那么,在景帝朝的储君之争中他为什么会最终胜出呢?
我们知道,梁王派刺客刺杀大臣事件被追查后,他心情抑郁,很快就中暑死了。因此,储君之争的人选就只剩下王夫人的儿子皇十子刘彘。根据《史记·孝景本纪》记载,在公元前150年,汉景帝立王夫人为皇后,把王夫人的儿子刘彘改名为刘彻立为太子。刘彻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只有七岁,这么小的年龄,实际上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那么,在景帝朝的储君之中,为什么最终胜出的是他呢?
那么我们前面讲了五个女人的角逐,讲到梁王失败为止,算基本告一个段落。下面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讲的过程中间没有仔细梳理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说,皇十子刘彻既不是嫡子又不是长子,他为什么能够继位?这里我们要追述一下这几个女人的情况,我们一个一个地讲。
我们先看一看那个薄皇后,这一个人是汉景帝的祖母薄太后指婚,给他指定的,薄皇后看来很明显是个悲剧人物,她这个悲剧有两个原因:第一,薄皇后不具备笼络汉景帝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力,两个方面都不具备。你不要小看那个王夫人,我们前面介绍过,王夫人是嫁到金王孙家,然后又跟人家强行离婚,生了一个孩子又过来了,但是她具备得宠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薄皇后虽然是正宫娘娘,但她不具备笼络汉景帝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就是她能力比较弱,客观条件也不太好,她只不过是有一个好祖母,所以她做了这个皇后,这是她的一个悲剧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她的后台支持力度不够。她的后台是薄太后,这个老太后能活多长时间?汉景帝前二年,薄太后就去世了,所以她只是依靠薄太后的支持,而薄太后的支持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这个薄太后是汉景帝的祖母啊,她老奶奶,老奶奶能活多长时间?一旦归西,这个支持力度就没有了。这是个悲剧人物,但是这个人在皇十子刘彻继位的问题上,你别看这个人不起眼,她的存在阻止了栗姬在儿子被立为太子的同时被立为皇后。因为在立太子的时候,薄皇后并没有被废,薄皇后是景帝前六年被废,立太子是景帝前四年,所以立皇长子为太子没有立栗姬为皇后是因为有一个薄皇后存在。虽然她是一个早晚要被废的一个人,但是她占一天位,她不腾这个位,别人就顶不上去。所以她的存在客观上阻止了栗姬和她的太子同时被册立,只册立了太子,没有册立皇后,由于她阻止了栗姬在儿子被封为太子的时候自己被封为皇后,她就给王夫人赢得两年宝贵的时间。那么这两年的时间等于说王夫人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去笼络长公主,可以做好多工作。如果不是薄皇后的存在,栗太子被封为太子的时候栗姬同时被封为皇后,当然,可以将来把她们母子同时废,但是你同时既废皇后又废太子,比只废一个太子难度要大得多,所以薄皇后在皇十子继位的过程当中还是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她就占着位她就起作用了,就发挥作用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人,王娡,王夫人。对王夫人的评价我们可以借用京剧《沙家滨》的一句台词:这个女人不寻常。她是个非常了不得的女人,她在皇十子继位的途中她可以说有四步棋都走对了,而且非常关键。这四步棋:第一步,遵从母命。她妈幛臧儿叫她跟金王孙离婚,她就毅然决然地离婚,也不要自己的丈夫了,也不要自己的女儿了。至于将来能混成个什么样子一概不知道,她就毅然决然地跟金王孙拜拜,分手了。然后她就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到太子宫中去了,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第二步,博得宠爱。得宠不得宠你看看她的孩子你就明白了,那个薄皇后是一个孩子没有生,无子只是个现象,无宠才是本质。你看看,王娡进入宫中生的是一龙三凤,生了四个孩子,她妹妹王兒姁进来,更厉害,生了四个儿子。她姊妹两个进入汉景帝做太子的宫中以后为汉景帝生了八个孩子,这说明她们姐妹两个人都具备笼络汉景帝的客观条件。当然,汉景帝的几个妃子,他的妃嫔比较奇怪,就是得宠的能三个、四个地生,不得宠的是一个也不生。这就说明汉景帝跟那些得宠的妃子是经常在一起生活的,所以她能连续生。第三步,巧抓靠山。王夫人更了不得的是凭借着她的敏锐,她发现长公主刘嫖是个极其有用的人,她就死死地抓住刘嫖,这个不得了啊。第一需要有眼力,你得看出来谁将来最能为你办事;第二你还能贴得上,让人家心甘情愿为你办事。所以她发现了刘嫖,而且利用了刘嫖,这一点是王夫人得以成功非常关键的一步。第四步,自我炒作。王娡这个人很会炒作,我们前面讲过,她生刘彘的时候,她竟然说了一句什么话呢,说梦日入怀。就是在她怀孕的时候,她梦见一个太阳吞到肚子里面,生不来就是刘彻。这按我们今天营销学的角度来看,这叫包装啊,这叫炒作,当时汉景帝就说“此贵征也”,这是一个非常贵重的象征。当时没有起作用,但是后来这个包装跟炒作就发挥作用了。当汉景帝越来越讨厌栗姬的时候,他就不时想起那个“梦日入怀”的王夫人。可见那个炒作,那个包装,当时没起作用,几年以后还在起作用。你想想,进入太子宫中那么多女人,谁也没有想起来炒作自己,就这个王娡自己炒自己啊。没有借助媒体,是吧,她自己给自己就炒作起来了,说明王娡这个人非常聪明。她这四步棋:遵从母命、博得宠爱、巧抓靠山、自我炒作,这四步为她的成功,为刘彘的继位,都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说,这个女人不寻常。
画外音:在景帝朝太子之位的争夺中,薄皇后和王夫人她们一个是无意,一个是有心,都起到了对栗姬和栗太子不利对皇十子刘彘有利的作用。而据《史记·外戚世家》的记载,在汉朝的宫廷中能对汉景帝起影响的除了薄皇后和王夫人,还有栗姬、长公主、窦太后等人,她们在皇十子刘彘最终被册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在前面的讲述当中,王立群先生告诉我们,薄皇后在被废之前,她的存在阻止了栗姬被立为皇后,而王夫人更是处心积虑想要出人头地,所以,薄皇后和王夫人在景帝朝太子之位的争夺中,都起到了对皇十子刘彘有利、对栗姬和栗太子不利的作用。那么,栗姬、长公主、窦太后等人,她们在皇十子最终被册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再说说那个栗姬。栗姬绝不是个坏女人,栗姬缺少的不是人性,栗姬缺少的是智慧。栗姬这个人并不坏,直肠子,景帝托孤她为什么发怒啊?她发怒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你平时宠这个宠那个,宠了一大堆,等到你不中了,你要断气了,你交待叫我去照顾她们,我不干。她是个直肠子,其实她这种人并不坏,但这种人不适合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间应对自如。所以,她缺少的是智慧,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