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甲骨文中天字最基本的一种是 〃 吴 〃 ,这个字按照后世文字学者的释意是:正面站着的人为天。
研究表明,对 〃 吴 〃 字的上述释意是错误的, 〃 吴 〃 字要表达的观点是 〃 吴 〃 上面的 〃O〃 ——即 〃 人 〃 字上面的 〃 大星球 〃 。
天文学家贝拉米通过大量的精密计算,认为月亮并非古已有之,月亮来到现在的轨道是距今一万五千至三万年之间的事。
中国古代典籍有世界公认最早、最全的日食记录。三千多年的记载表明,月球旋地轨道是在不断升高的。
公元 1133 年 6 月 15 日,月亮曾突发性地偏轨道,向南而去,不久又回归。这一记录真实地见诸于《金史·天文志》。
盘古开天以神话的形式讲述了一则真实的故事。天为何物?天就是月亮,月亮曾莅临地球!
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关于 〃 天 〃 的神话最为多见,并且在神话体系的时序上也都排在最靠前的位置。例如《圣经》开篇讲的就是上帝造天地;中国的 〃 女娲 〃 神话,也相对在其它神话传说之首。
如果仔细分析来看,神话中的 〃 天 〃 均有这样一些特点:一、天是一种 〃 存在 〃 的实体,而不是虚无的空间;二、 〃 天 〃 或 〃 造天 〃 与 〃 造人 〃 相联系;三、 〃 天 〃 与 〃 光 〃 相联系, 〃 天 〃 与 〃 神 〃 相联系;四、 〃 天 〃 对于人有绝对的权威……
归结以上各点,人与 〃 天 〃 有内在、直接的相关联系,这似乎是神话的本意。那么, 〃 天 〃 是什么呢?
天是人类由来的一个场所,这个场所使人有了知觉,这种知觉的直接体验就是 〃 光 〃 。我们有理由认为:天是一颗运行的被 〃 神 〃 控制的星体。
这个星体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月亮。
看似毫无道理的崇拜
北京有处气势雄伟的名胜古迹——天坛,它是明清两朝历代帝王举行祭天大典的神坛。在天坛正北是供奉各种天神的神殿,名叫祈年殿,殿下有 〃 三音石 〃 ,四周有 〃 回声壁 〃 。殿内有两排各种天神的神像,或威武、或庄严、或高深莫测,而殿的正中央供的则是中国古代最高的一位神——天帝。凡到过祈年殿的人一定会感到奇怪:天帝没有神像,只有一块小小的牌位。大家知道,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有偶像崇拜,基督教里的耶稣,佛教里的释伽牟尼,道教里的太上老君等都有自己的神像,为什么中国古代的至上神——天帝没有神像呢?难道是中国人对天帝不尊?
实际上说穿了并不奇怪,不论是中华民族,还是世界上的其他民族,没有一个能够给 〃 天帝 〃 造出一个神像,因为中国崇拜的 〃 天帝 〃 不是具体的神,它代表是浩渺、无垠的天空,请问,有谁能为虚无的天空制造出一个具体的神像呢?没有!而且永远也不会有。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古代为什么会对虚无的天空产生崇拜?这恰恰是问题的所在,因为我们也在问:中国为什么能够形成看似毫无道理的崇拜?
有一则寓意深刻的笑话,说有一天在某个城市的美术展览馆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美术展览,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但所有的人都对一幅题为《牛吃草》的所谓作品感到莫明其妙,因为画布上空白一片,整幅画就只有一个标题。好奇的观众请教作者说: 〃 你画的草呢? 〃 作者回答: 〃 被牛吃完了。 〃 观众又问: 〃 那么牛呢? 〃 作者说: 〃 牛吃完草自然是走了。 〃 我们敢肯定,看着这块什么也没画的空白画布,决不会有一个人说:画得真美!因为无从说起。
那么,虚无的天空有使早期人类崇拜它的理由吗?回答是否定的,它与我们以上说到的这则笑话是同样的道理。大家不仿想一想,如果把天空中存在的风、雨、电以及日月星辰去掉的话,天空不就成了一块什么也没画的画布了吗?等于是无形无体的虚空,也就是空无,这不但是古代人,即使是现代人也根本不会去注意这个虚无的空间。因此,虚空完全不具备使人类发生崇拜的自然属性,正如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去崇拜时间之神一样。
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智力的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在智力低下的早期,形象思维占了主导地位,而抽象思维却不发达,这一点在原始岩画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形象思维来自于直接的视觉刺激,因而动态性的东西往往比静态性的东西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天空中闪烁的星辰、盈亏有序的月亮、东升西落的太阳、飘逸流动的浮云、金蛇般的闪电、时大时小的雷鸣等都具有极强的动感,所以自古以来就强烈刺激着原始人,并统统发展成为原始崇拜的对象。相反,虚无的天空不具备引人注目的动态特点。
或许有人用上古埃及的原始宗教里有天空女神奴特的崇拜来反驳我们,但从古埃及人把天空想象成奴特手脚跨地弯曲的半圆身体,身上又装饰着许多星星来看,人们并非将奴特当成天空本身来崇拜,只是把她作为星辰之母而已,本质上还是星辰崇拜。
中国为什么在完全没有可能的前提下,形成了本不该有的崇拜呢?从历史上看,中国对虚无大帝的崇拜正式形成于西周。郭沫若在《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一文中罗列八条证据,认为上古时虽然有 〃 天 〃 字,却不是神称。因此,一般学者认为,对天空的崇拜,并不是由天空自然神直接转化而来,而是后来许多社会神的神性集合在一起的产物。
我们认为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在我们所发现的神灵崇拜当中,有许多都源于原始的自然崇拜,虽然有些神在后来的发展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异,但如果仔细追溯的话都可以从原始崇拜当中找到痕迹。那么为什么对天空的崇拜就不能是原始崇拜的内容呢?我们应该承认,现在对甲骨文的理解只是片言只字,甲骨文中每一个字所包含的具体含意以及形成这个文字的许多社会文化背景,我们知道的极其有限,怎么能由此判定天空崇拜一定发生在有文字记载之后呢?总之,现行的学术观点不能使人信服,天空崇拜起源不明。
在中国所有古文化当中,与 〃 天空崇拜 〃 有关的可疑资料是上古神话。一般来说,文字记载的历史比口述的历史——神话传说要晚得多。当我们不能在文字记载中找到 〃 天空崇拜 〃 出现的恰当解释,就不得不考虑去神话中探源。事实上,中国人格外注意天空并非起源于西周,早在神话出现的时候,原始人不知出于什么样的理由对虚无的天空津津乐道,最有利的证据是:一、中国有许多关于天的神话;二、中国许多神话都以 〃 天 〃 为中心展开,比如说, 〃 天地分离 〃 、 〃 天梯 〃 、 〃 女娲补天 〃 、 〃 天倾西北 〃 等等。我们认为,中国上古关于天的种种神话与后来怪异的 〃 天空崇拜 〃 之间有某种关系。
然而,正如我们一开始分析的那样,如果神话中的 〃 天 〃 也是一个元形无体的虚空,那么不但不会形成后来的 〃 天空崇拜 〃 ,甚至连神话的本身都不会存在。因此,面对大量关于 〃 天 〃 的神话我们不得不问:神话中的 〃 天 〃 与现代意义上的天是否同意呢?
关于天的神话
中国最早的 〃 天 〃 神话是关于天地起源的传说,它有 〃 混沌开天 〃 说和 〃 天地分离 〃 说两种。在我们挖掘神话潜藏秘密之前,先让我们来浏览一下美丽的神话吧!
在很久很久之前,没有天也没有地,宇宙像一个浑浑沌沌、模模糊糊的大鸡蛋,人类的始祖盘古就孕育在这个大鸡蛋之中。他在大鸡蛋中孕育着,成长着,每天只知呼呼睡大觉,可没想到这一睡就是一万八千年。突然有一天,盘古醒了。他揉揉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呀!他又定了定神,还是什么也看不见,四周漆黑一片,粘糊糊的,闷得他心里发慌。
他想:总这样怎么行呢?心里一生气,不知从哪里抓来一把大斧头,朝着眼着的黑暗浑沌,使劲一抡,只听得哗啦啦一声巨响,这个大鸡蛋被盘古一斧头给劈开了。鸡蛋中一些轻的东西,冉冉升起,变成了天,而一些重的东西,沉沉下降,最后变成了大地,从此以后人类有了自己的祖宗,有了天,也有了地,一个美好的世界展现在眼前。
可不知怎么搞的,刚刚形成的天总不想在上面好好呆着,它还想与地合在一起,于是它又慢慢降了下来。可盘古不愿意再回到浑沌中去,没办法!只好站在它们中间,头顶着天,脚踏着地,随天地的变化而变化。
可就是这样顶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