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烟雨欧洲行-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小伙子道,“这个是安希、安望兄弟俩和江镬,都是小晋的朋友。”

    姬逸夫就微笑着走向前、赶紧伸过手去,跟他们一一握手,边说:“好家伙好家伙,给你们天麻烦了。”

    几个小伙子都说姬经理别客气。又都紧问把货搬哪去。姬逸夫让他们用一箱货把大门支住——门带弹簧;又用一个货箱把走廊门顶好,然后跟他们一道往家里搬。姬逸夫搬起一只装着46双塑胶拖鞋的纸箱,觉得真重,憋红脸努足紧儿才将就搬起来。几个人出出进进,热闹了一阵子,招来许多出进大楼的匈牙利人注目。姬逸夫逢人就递笑脸,——他知道匈牙利人看不惯中国人在住处这样折腾。好赖东西不多,总共89箱,20多分钟就完事了。

    赶完活儿,姬逸夫赶紧招呼孔老师叫他们洗脸洗手;又赶紧出去到花园里的ABC里买回一些薰肠、熟肉、西红柿、啤酒……进了门就赶紧切肉切肠,弄了一个凉拌黄瓜;又炒鸡蛋、作西红柿酱,煮了一大锅匈牙利挂面。煮好面端上茶几。几个人围着茶几团团而坐。姬逸夫跟孔老师频频劝酒,感谢他们帮忙;安希、安望、江镬和晋婧都说姬经理和孔老师太客气,还说以后有事尽管叫他们。临走,孔老师跟姬逸夫说,安希哥俩在米什克尔兹练摊,车上还有25箱拖鞋,等卖完再结款,叫姬逸夫记记帐。姬逸夫就拿出帐本写好,叫安希签了字。孔老师说我负责把钱给你收回来;还说等些日子短裤来了也请他们帮着卖。安希和安望连说没问题没问题。

    等晋婧她们走后,姬逸夫问孔老师,晋婧怎么认识安希他们的。孔老师说,还不都在市场认识的?江镬在市场里有个巴庇隆(集装箱摊位),晋婧在市场推销我们公司的货,一来一往地就认识了;后来又通过江镬认识了在外地练摊的安希兄弟。孔老师悄声说,现在安希跟晋婧可要好了,可能在搞对象。

    说着直摇脑袋。

    孔老师不以为然。说晋婧出国前她父母曾专程到孔老师家托付孔老师多关照她的。孔老师说这地方多乱,谁也不知谁的根儿,所以对晋婧交朋友就有点不放心显出一种责任感。说晋婧这小姑娘原来可老实了,我们不在家就她在家守着,从不出门;现在可好,安希他们成天家叫她出去玩。姬逸夫说年轻人嘛,这儿生活又这么单调,何况又都在当娶当嫁之时,很自然。孔老师说闺女家的,又在国外,可得当心哩。就说这安希哥俩不一般。姬逸夫问怎么不一般?孔老师说,你说说,他们哥俩合用一本护照!反正是双生,警察也分不清。姬逸夫就感到有些震惊、希奇。想起甲西原来的提醒:这儿的中国人,男是游龙,女是飞凤。不免一丝警觉闪过脑际,默然不语。孔老师还在唠叨,说安希他们总去,形玫很不满,嫌他们耽误公司业务云云;还说晋婧最初对形玫的眉眼多有顾忌,但近来似乎越来越不以为然,可能跟安希的关系越来越明确有关云云。而且形玫临回国前跟孔老师放过口风,说实在不行就叫晋婧归国……临了,孔老师总结道:“看吧,可要热闹哩!”
第十四章 好也坏也众先生几多微词 昼耶夜耶孔教授百忙铺路
    7月8日早7点,飞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姬逸夫“打的”进城,赶上了那班10点50分开往巨方的火车。

    姬逸夫蜷缩在上铺里。一会精神一会迷糊、朦朦胧胧地忍着。

    掐指算来,其实他出国才两个多月,却好像过了几个世纪似的。想到这儿,心里突然间闪过小说《红岩》里的两句诗:“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

    姬逸夫回国了,看见什麽都觉得亲,心里也觉得轻松;不象在匈牙利。

    自打进入匈牙利,就过上了担惊受怕的日子。怕身份办不下来,怕钱收不回来,怕买卖作不起来,怕货发不出来,怕房子租不下来,怕别人不高兴,怕……终日过着一种惊慌不定、没着没落的日子。今天还在布达佩斯,明天已经到了塞盖德……上午还在跟律师忙手续,下午又得搬箱子忙出库……一切均无定数。再看看四下,到处都是兰眼睛高鼻子;跟中国人又心怀戒度,不敢交往;就那几个熟人,又都在生意场上游戏,不表真心……总之,没人让你能敞开心扉交流。寂寞、孤独,——不仅现实中,而且心理上——无时无刻不在。而且成天价忙得饥一顿饱一顿,有上顿没下顿;嘴里想醋、酱油的滋味儿,屋里一股面包馊味儿,想吃顿烙饼还得用啤酒瓶子赶面团……总有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日子过得就像只跟主人走散了的迷途之犬。对,就像一只狗,惊恐地、默默无声又嗫声嗫气地来来往往,出来进去……唉,连进了ABC里买东西都说不清匈语,连比带画,回到家才知道把糖买成了盐……本来出来是寻求人生价值的,现在却没了价值感。

    尤其昨天在布达佩斯飞机场,差点叫匈牙利海关官员把裤兜里的两万美金现抄搜走!当时吓坏他了——就跟小偷遇到警察似的。

    几个眯盹过后,姬逸夫清醒多了。眼睁睁地望着车厢的天花顶,耳边不停地响着车轮碾压在铁轨接口上发出的咯噔咯噔声……孔老师简直胡说八道,说什麽跟海关一分钱也不能说有!我也糊涂:过去哪次在国外通关都得随身带点零钱才合情理呵!怎麽会说什麽外币都没有呢?要是我是海关官员,也不会相信!当时他和那位官员之间仅隔着一个木制的、矮矮的检查台,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那位官员已然搜过提包和钱包,并且用一双蓝眼睛向姬逸夫的裤兜投来不信任的目光,还伸出双手,作出要搜兜的姿势——千钧一发呀——左右裤兜里,一个里面放着一万美金哩!还算机灵,情急之中姬逸夫从屁兜里把事先从钱包里转移出的5百美金和几十德国马克及几百福林掏了出来;又赶紧打岔,从提兜里拿出那套公司文件说,我是中国公派公司的,但你们国家不给身份,必须得赶回北京去重新签证……那官员拿着美金数了数说,你不是说没美金吗?真走运,那位官员英语还行——有的就不懂——都听懂了,就跟他身边的上级嘟囔了一阵,那军官扫视姬逸夫一眼,也许看姬逸夫不象坏人?就摆摆手,叫姬逸夫走人。姬逸夫如释重负,赶紧收拾行囊过关。

    但刚左拐弯,在通过安检时,又迂上麻烦。尽管姬逸夫将兜中之物系数掏空,但仪器的警报器依然笛笛地一个劲儿响。美金?!难道是它在响?嗷!可能是美金成沓,上面的金属线发生效力了!这可如何是好?看来劫数难逃!姬逸夫听天由命地把两沓用画报纸包得严丝合缝、周边用透明不干胶沾着的美金掏出来。海关警察把一包的边角撕开,看了看,就叫姬逸夫过去了。姬逸夫衬衫都叫汗水溻湿了。到了关外候机室,惊魂未定,左顾右盼,跟身边的一个中国姑娘招呼一下,请她带为照看行包,就远远地躲在一边,——查看动静——惟恐海关回过味来找他。过了一会儿,突然心里一亮:对,第一个关口管的是带钱合法不合法;这第二个关口只管安检!这才走了过去,提着提包上别处溜达去。真他妈的,虚惊一场。也怪甲西,他要早点给我钱、到银行里存存、再开出张携款证明呢?

    姬逸夫心里总有一种仓皇逃离匈牙利的感觉!

    晚上11点多,姬逸夫风尘仆仆地到了家。关丽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叨叨唠唠地向丈夫倒起苦水:讲她跟商检局如何催款;与弓复利如何联络;叫在巨方丝绸进出口公司的外甥女怎麽给姬逸夫联系核桃仁和水果罐头业务、发传真;找孔老师的同事如何求爷爷告奶奶地给姬鹏办理高中入学;去姬舵夫家如何给婆婆送药、嘘寒问暖……一忽儿又端详起姬逸夫消瘦的面孔,问他事儿办的如何……姬逸夫却满脑子想着怎麽组货和敛凑资金,痴痴愣愣地和她应对着……尽管姬逸夫当晚使足解数、想把因几个月不在一起欠老婆的感情给补上,但完了关丽对他的评价却是“今不如昔”,越来越不行……

    第二天等关丽跟姬鹏近8点上班、上学走后,姬逸夫匆匆赶往弟弟姬舵夫家给老母亲请安。

    姬逸夫一路心切地骑着自行车去弟弟家。

    进了门,老太太愣怔了一下才认出他。姬逸夫看到老人佝偻的身子、憔悴的面容、灰白的头发和浑浊的目光……心里就有一种负疚感:古训说“家有老母儿不远行”,我倒好,跑了个远——欧洲!见老妈踟躇地拄着拐棍向自己痄吧痄吧地移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