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民族的皇帝-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封建史家所描绘的“贞观之治”。贞观时期似乎真是朗朗乾坤、清平世界,人民真是过着安居乐业、富足美好的生活。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社会图画啊!事实真的这样么?有一点,但被夸大了。在贞观时期,农民生活还是很苦的。隋炀帝时,人民为逃避苛重的徭役,自残肢体,称之为福手”、“福足”,贞观时期,这种“遗风犹存’”。它说明了在封建社会的治世,人民的负担依然沉重,生活很艰苦。唐朝,尤其是李世民,被历代历史学学家夸大美化了。贞观时期比乱事当然好,也比一般的和平时期强,但远没有现在通常吹捧的那样美好。

    晚年错误与反省

    贞观后期,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先从纳谏开始体现出来。贞观十年,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错误的开始。

    一是征伐高丽,前后两次,不听大臣们的劝告,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得不偿失。不但唐太宗得了病,因为要大量造船,结果引起农民起义,激化了国内矛盾。

    还有奢侈现象增多了。在贞观十六年的时候,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唐太宗自己也开始修造宫殿,贞观十一年在东都洛阳修飞山宫,二十一年又修翠微宫。

    还有一个大的错误就是看史官所写的起居注,这是专门写皇帝ri常生活和言论的,皇帝无权干涉,这是历来的传统,历来的皇di du没有看,尊重史官的职权和地位。而史官也是公正直书,从不掩饰什么,从不害怕皇帝打击报复。但唐太宗这个名君却犯了一个大的历史错误,他看起居注给唐朝后来的皇帝开了个坏先例,破坏了这个制度。

    不过,唐太宗毕竟是个名君,在晚年他还能反省自己的错误,很难能可贵。他对太子李治教诲时反省了自己的一生:“你应该从历史中找古代的贤明帝王为学习的典范,像我这样的不足以效法。我做了许多错事,比如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常有兴造,犬马鹰隼没有不去的地方,行游四方又劳民伤财,这都是大错,你不要以为这都是好事,总想学着去做。”

    在636年(贞观十年),辽东战役回来时,唐太宗得病,此后一直调养,开始服用金石丹药。先前唐太宗还曾经嘲笑秦始皇和汉武帝用丹药,现在自己也不由自主地陷进去了。到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又得了“风疾”,烦躁怕热,便让人在骊山顶峰修翠微宫,第二年,派人从中天竺求得方士那罗迩娑婆寐,吃了这个外国骗子的“延年之药”,结果使病情恶化。649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丹药的毒xing发作,终于不治身亡。享年仅五十岁。

    曾向史官要求阅读《起居注》和《实录》。要求“削去浮,直书其事”这件事应该影响不大,因为接下来的武周对贞观实录等应该又进行了修录,而此时的史官名声相当差,从武周出现太宗入冥记看,武周对唐太宗并不友好,所以说,玄武门之事大抵可信。

    皇后

    长孙皇后唐朝著名的女政治家,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后之一,当代史学家评论最具有知xing的皇后。秦王妃期间,众臣属就莫不感激,在皇后位,治理后宫井井有条,对贞观政策路线颇有影响,早逝,太宗皇哀伤不已,常举目远眺昭陵,自后未再立皇后,皇后生幼子幼女晋王和晋阳公主被太宗亲自带在身边,太宗崩,与皇后同葬一穴,开创帝后合穴先例。

    众妃

    韦贵妃

    徐贤妃

    杨妃(隋炀帝女)

    yin妃

    燕妃

    杨妃

    王氏

    杨氏(李元吉之妻)

    武才人(武则天)

    子女

    皇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太宗皇子中最为彪悍聪颖者,因谋反被废)

    楚王李宽(母不详,早薨)

    吴王李恪(有文武才,母隋炀帝之女)

    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太宗皇子中最为博学者,最受宠爱者,因争皇位被贬,高宗年间备受尊崇)

    齐王李佑(母yin妃,后废为庶人)

    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李恪同母弟,李世民称其不如禽兽。李恪被害,徙居巴州。)

    蒋王李恽(母王氏)

    越王李贞(母燕妃)

    高宗李治(原为晋王,母长孙皇后)

    纪王李慎(母韦妃)

    江殇王李嚣(母燕妃,早薨)

    代王李简(母不详,早薨)

    赵王李福(母杨妃)

    曹王李明(母杨氏)

    襄城公主

    汝南公主

    南平公主

    遂安公主

    长乐公主(母长孙皇后)

    豫章公主

    比景公主

    普安公主

    东阳公主

    临川公主(母韦贵妃)

    清河公主李敬

    兰陵公主李淑

    晋安公主

    安康公主

    新兴公主

    城阳公主(母长孙皇后)

    高阳公主(合浦公主)

    金山公主

    晋阳公主李明达(母长孙皇后,为太宗最为喜爱的女儿,多受众臣喜爱,早薨,有其母风)

    常山公主

    新城公主(母长孙皇后)

第一百四十五章 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628~683)

    唐代皇帝。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贞观二年(628)六月十三ri出生,卒于弘道元年(683),享年56岁。太宗第九子,母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承乾谋杀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次年(650)改元永徽。起初四五年间由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掌握朝政。

    太宗女高阳公主嫁房玄龄子遗爱。高宗即位,贬遗爱为房州刺史。永徽四年(653),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及吴王李恪等谋反。事发,遗爱被杀,元景、恪及高阳公主等均赐死,高宗帝位由此得到巩固。

    当时朝鲜半岛分成三国:高丽、百济和新罗。六年,高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于唐,高宗遂先后派兵出击高丽和百济。至龙朔三年(663),唐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于白江口,破百济,其国王奔高丽。

    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破乙毗shè匮可汗,自号沙钵罗可汗。永徽六年,唐遣程知节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域。至显庆二年(657),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奔石国(今前苏联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被擒。西突厥亡。高宗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部护府于龟兹(今xin jiāng库车)。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

    高宗即位后纳武则天入宫为昭仪,不久yu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对此,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表示反对。李义府、许敬宗等却迎合帝意,表示赞成;宿将李绩则奏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高宗在李义府等人的支持下,终于在永徽六年废王皇后,立武氏为皇后。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均遭贬斥,不久,无忌被迫自缢。显庆(656~661)末年,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cāo持政务,皇后武则天得以逐渐掌握朝政,朝廷内外称他们为“二圣”。从此武则天成为掌握实权的统治者,高宗处于大权旁落的地位。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去世。葬于乾陵。

    高宗朝的政绩还是不少的,象彻底解决了高丽问题,高宗时的永徽律在武德律和贞观律的基础上而成,也是最后的唐律。永徽时期延续了贞观时期的路线。但其实也并非高宗的功劳,而在于太宗遗留下来的两位老臣,长孙无忌和储遂良的辅佐。

    唐高宗身体不好,xing格上也非常懦弱,典型的碌碌之辈。这就给武则天的篡权创造了机会。本来如果要是立自己父亲的妃子为后,在宋以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但在不重礼法的唐代确成功了。此事的后果是长孙和储后来死于武则天之手。而李绩因为一句,此陛下家事。受到宋以后的史家抨击。责其不能以死进谏。李治在这件事中的表现就是没有主见,畏首畏尾。

    后人有认为唐高宗并非庸才的。但很多事实表明,李治确实无愧于庸才。太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