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朝第三帝名相,被大臣寒浞逼杀,致使夏统治中断40年。少康帝中兴,改都纶邑(今顺店镇康城村)。最后一帝桀,将商部落首领汤囚禁于钧台(在梁北镇杜岗寺村)。据“中国监狱史”记载:中国第一座监狱即钧台。商灭夏后,禹州做为首都的地位开始变迁。
启是夏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个君主,史称夏启夏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相传禹曾选定东夷族的伯益做继承人。禹死后,启杀伯益,夺取王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度,被父子继承的王位世袭制度所代替,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了奴隶社会。有扈氏不服,也被他攻灭。
夏启是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父传子,家天下”由他开始沿袭了几千年。
史载,上古时候,中原洪水泛滥,大禹的父亲被尧封于嵩山脚下,叫“崇伯鲧”。他带领群众以堵塞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被杀于羽山。他的儿子禹继承父志,用疏导的办法治水,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成功,被封于夏地(即今禹州市)。大禹虽然是方国国君,却倍受舜的宠信,让他“统领州伯,以巡十二部”,后来又让禹代替自己摄政长达16年。舜死后,禹在八方诸侯的拥戴下即天子位,并以自己的封号“夏”为天下之号,称“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诸夏民族为主体、容纳夷夏各部族的统一王国,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王,后人称之为伯禹、夏禹、神禹。
禹在夏都执政八年,戌令全国实行统一的时制,俗称“夏历”,亦称“农历”。并且定车制、立贡法、建学校、作夏乐,提倡养老,令行薄葬,实行“五音听治”,加上其它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将一新生的夏朝治理得井井又条,国民富庶,“公家有三十年之积,私家有九载之储”。
禹死后,其子夏启“大飨诸侯于钧台”,在这里举行“继位大典”,宣布继承父位。“父传子,家天下”由此开始。启在位十年,传给太康,太康传给其弟仲康,仲康传给其子相,相被寒浞逼杀,夏朝从此中断四十年。直到相的遗腹子和康长大后,召集夏遗民,联络夏旧臣,终于消灭了寒浞势力,才得以“整威仪东南行,求阳翟(今禹州)夏王之故都”,“坐钧台而朝诸侯”,恢复夏朝基业,史称“少康中兴”。
第十五章 太康
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yin,朝政松弛,促使内部矛盾ri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在位29年
太康,夏朝君主。生卒年不详,启长子。启病死后继位。实际上只在位两年(名义上在位29年),因不理民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为后羿夺去国政。病死,葬于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西)。
太康,他自小跟着父亲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启还**,只顾饮酒游猎,不理政事。
有一次,他带着家属、亲信去洛水北岸游猎。一去3个多月不回来,弄得百事废弛,民怨沸腾。东夷族有穷氏(在今山东省德州市北)部落首领后羿乘机起兵,夺取了夏的都城安邑。太康带着猎物兴高采烈地回来,在走到洛水岸边时,见对岸有重兵把守,便慌忙派人过河探问,这才知道是后羿不让他回都,各部落首领都不满意太康的荒唐,又惧怕后羿的实力,谁也不来帮助。太康后悔不及,只好在阳夏筑了一座土城居住下来。史称“太康失国”
太康的五个弟弟见兄长不能回都,就陪着母亲来到洛水南岸苦苦盼候,始终没有能等到。五兄弟就作了一首歌来追念他们的祖父禹的功绩和品德,倾诉目下的凄凉悲哀之情。这首歌就是《尚书》中著名的《五子之歌》。歌词的大意是:
我们的祖先大禹曾经训导子孙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君主应当勤于政事,用心治理好天下,倘若贪酒sè、好游猎,或者大兴土木,建造亭台宫室,那么,只要有其中的一件,就会失去民心,导致亡国。缅怀我们的祖先大禹大世时,他身为万邦之君,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使百姓安居乐业,他是一位多么贤明的君主啊!今天,太康不遵祖训,荒废政事,弄得百姓都仇视我们,使祖先创建的王朝被人颠覆,陷我们于凄苦的境地。太康啊,你铸下了大错,我们心中是多么痛苦啊!
27年后,太康病死于阳夏。
第十六章
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裔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立为王。
生平简介
仲康,生卒年不详,太康弟,后羿废黜太康后立其为王。在位13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今山西省夏县西池下村)。
后羿废黜太康后,立仲康为王。仲康名义上在位13年,实际上仍由后羿专政。仲康不甘心作傀儡,一心想夺回大权,曾派大司马胤侯去征伐后羿的党羽义和,试图削弱后羿的力量。终因实力薄弱,反被后羿软禁,无力恢复夏的天下。仲康因此忧闷成病而死。葬于安邑附近。
第十七章 相
相,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
相,生卒年不详,仲康子。仲康病死后继位。在位28年,被寒浞的儿子浇攻破而自刎,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
相继位时,年龄还很幼小,因后羿带兵进逼,只得逃往帝丘,又迁到斟灌(今山东省寿光县东)。相继位后的第八年,由于后羿因恃其武力,不修民事,riri以田猎为乐,遂被后羿的助手寒浞指使后羿的门生,贴身卫士逄蒙所杀,进而寒浞派儿子浇带兵进攻斟灌。相力量弱小,只好再次逃往帝丘。这时,相曾先后征伐过淮夷、风夷、黄夷等部落。不久,于夷来朝见,服从于相。
第二年,浇又带兵奔袭帝丘。在一天晚上攻入城中,杀进相的住处。相眼见难以脱身,就拔刀自刎而死。
相死,寒浞篡夺王位,使夏朝中断了40年。
第十八章 少康
少康,又名杜康。生卒年不详。相子,攻杀寒浞,复兴夏朝。在位21年,病死,葬于阳夏。
少康,相的遗腹子。相被迫自杀时,少康还没有出生。母亲后缗氏当时顾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严,急忙随宫女从狗洞中爬出,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今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第二年,生下了少康。
少康从小就很聪明,他初懂人事后,母亲就告诉他祖上失国的惨痛经过,叮嘱他ri后要报仇雪耻,复兴夏朝。从此,他发愤图强,立志要夺回天下。他先在外祖父手下担任管理畜牧的官,平时一有机会就学习带兵作战的本领,并且时时jing觉,防止寒浞来杀害他。不久,寒浞的儿子浇果然派兵来搜捕少康,少康逃奔到名为有虞氏的部落(今河南省虞城东)。有虞氏首领虞思让他担任管理膳食的官,学习理财的本领,并把女儿嫁给他,还给了他一块10里方圆的名叫纶的肥沃土地和兵士500,使少康有了根据地和军队。少康体察百姓疾苦,宣传祖先禹的功德,努力争取人民支持他复兴故国,并召集夏朝的旧臣前来和他会合。
当时,有个名叫靡的人,原是相的臣下,寒浞夺取王位后,他逃到名为有鬲氏的部落(今山东省旧德平县),招集流亡,积蓄实力,等待时机复兴夏朝。他首先应少康之召,倾有鬲氏之兵,会合斟寻、斟灌两地的复仇之师,和少康会合,拥戴少康为夏王。
少康先派儿子季杼攻灭了寒浞的第二个儿子戈意,以削弱敌方力量。又派将军女艾去侦察了浇的虚实。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从纶出兵,一路势如破竹,攻克旧都,诛杀寒浞,夺回了王位,建都阳夏。
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复国后能勤于政事,讲究信用。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因此,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共约近百年。如果说,夏朝之建立算是中国历代王朝最早之兴,夏启便是依靠权谋开国之枭雄,太康则成最早的昏君了。只有到了少康还都,夏朝才进入由治及盛之局面,出现了中兴的形势。
晚年,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今浙江省绍兴县),以祀奉祖先大禹的墓,这就是越国的启端。
21年后,少康病死,葬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