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野史-第1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云。 

王文端自丁未至正统丙辰,四科为吉士教习,自癸丑、丙辰、己未,连三科为会试主考,俱本朝所无。 

【庶吉士失载】今词臣典故,及《弇州别集》,载永乐二十二年甲辰科庶吉士止六名,其实二十人。如高举授行在刑科,刘俊授行在兵科,王⒑沃尽⒃⑼蚯辍⒛沮⒄殴邸⑸蛏啤⒅馨病⒘鯙F、李敬、卢璟、晏铎,俱御史,此二书所失载者。是科又有庶吉士成敬者,授晋府奉祠,宣德间,坐晋事波累,腐刑后改郕府典宝,景皇自郕邸入缵,升内官监太监。子凯登景泰二年辛未进士,授吏科都给事,中寻夭。敬以景泰四年乞省墓,上赐敕及墓祭,更赐诗以宠其行,又二年卒。关中乔景叔(世宁)为敬作传,备载其事。此在词林典故讳之亦可,弇州失记,岂未见乔传耶?#永乐甲辰吉士,予向亦只记六名。 

【医官再领著作】太医院御医赵友同,字彦如,大臣荐其文学,时文皇帝方修《永乐大典》,用为副总裁。后修《五经》、《四书》、性理诸大全,又用为纂修官。其职实词林妙选,而衔仍方技杂流也。始彦如为宋景濂弟子,初用胡祭酒荐,拜华亭训导,曾主浙江乡试,满九载当升,以少师姚广孝言其知医,遂得此官。因而留京师充纂修。又有荐其知水利者,命从户部尚书夏元吉治水江南,其人之多才技可知矣。不幸以医见知,不及为文学近臣,终老异途,可慨也! 

【吉士写佛经】成化间,太监王敬奉敕至江南,多所徽索,至令生员抄写佛经,为苏州诸生所噪逐。时太宰陆全卿,以青衿为之倡,以此知名。然文皇朝有故事,不特役诸生已也。永乐辛丑,翰林吉士高谷,写经与海印寺,遇雨徒跣奔归,有见而怜之者,欲为丐免,谷不可曰“盍语当路,概行禁写,所全者不更不乎?”谷以乙未科改庶常,至是且七年矣,久次拜中书舍人,以考满改编修。盖国初内外制并重,如唐宋例也。 

是时三杨在阁,称一时极盛,而主上嗜好不敢谏止,则帝师哈立麻辈为之祟也。 

【进士授史官】自来进士竟授史官者,国初不必论,惟正统四年己未科,钱文通(溥)以教习内侍,得直拜检讨,后虽通显,终以结交内臣王伦,擅草英宗遗诏,谪顺德知县,后显再起至南太宰,仅得下谥。其生平不为正人所许。正德三年戊辰科,焦黄中以二甲第一名,胡缵宗以三甲第一名,俱奉旨传授检讨,此出逆瑾私意。焦不足言,胡故材臣,坐是谪州判,后历中丞,为仇家王联所讦。下狱几死,得戍。此后则孝宗朝,岐益等府出阁,用庚戌科进士六人,为检讨侍讲读,各喧詈于吏部堂,尚书耿裕奏知,为首充军,余降为吏。世宗朝,景王出阁,用进士二人为讲读,亦改史官,随封之国,俱改长史,其后景恭王薨逝,始得他官。其喜若登仙,然皆不振。若今上初年,以潞邸出阁,亦改进士徐联芳、董樾为检讨。阁臣奏准,待九年考满,得升参议,至王之国,别选他官为藩僚以行,二人始肯就职,后皆转参藩以出,然而终不显。今福藩讲读,仍修故事,侍讲读者,得方面去矣。意者他日能大用,豁诸公蒙气也。 

袁宗皋者,亦弘治庚戌进士,不由翰林,竟授兴府长史,随献王之国,世宗龙飞,入相,卒于位。 

【正统戊辰庶常】正统十三年,选庶常三十人。内山西五人,山东四人,北直六人,河南三人,陕西三人,四川五人,南直三人,俱江北。而浙、福、湖广、江西四大省,南直隶之江南,以至两广、云贵,俱无一人焉,最为怪事。时首揆为曹文忠鼐,其弟鼐即为庶常第二人,次揆陈循,江西泰和人,冢宰王直与之同邑,何以皆不为桑梓出一语也?第十名李泰者,为司礼太监永昌嗣子,竟不为本生母治丧,遂为玉堂之玷。其时开馆教习,俱非词林尊官,先为侍读习嘉言,侍读王一宁,编修赵恢,继之者侍讲刘铉,修撰王振,即王恂,后以权槪难伞n缬梢铱疲员恐魇律耄任欤笥值梦蛹谰啤!

是科三十吉士。散馆时,万安留为编修,李本留为检讨,俱四川人。刘吉、李泰留为编修,俱北直隶人。其廿六人,俱出为科、道、部、寺,至李宽又为行人司正。亦奇。 

按是年会试同考官,一教授,二教谕,一训导,俱贡士。 

四书题,《论语》居二,《中庸》居一,而无《孟子》。廷试读卷官,例用正途大臣,而用户部左侍郎奈亨,系吏员;太常少卿程南云,系习字人,俱为创见。又印卷官,礼部仪制司主事八通,其姓甚稀,想降夷也。 

【武弁保留词臣】成化以前,大小臣工,夺其情者固多,然多出自圣眷,或心欲留而夤绿中旨得之,犹为有说。惟正统十三年八月,翰林修撰许彬,闻父丧当守制,而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昌英,疏彬方译写夷字,今外夷朝贡,番文填委,乞命夺情。上允之。按彬以永乐乙未庶常起家,从检讨升修撰,即云译字,固词臣也。武弁安敢留之?彬亦不以为耻,即靦颜不去,举朝无一人非之。盖四维已绝,三纲将废,宜次年即有土木大变。但天顺初元,彬遂入相,残而得谥襄敏,斯为异矣。 

【检讨掌翰林院】王 资者,江西泰和县人,吏部尚书王文端(直)次子也。以布衣荐授本县训导,升南京国子博士,再升翰林检讨,署监丞事,三年考满入京,适南京翰林学士邢宽卒,吏部奏以 资旧职掌南院,又三年丁母忧,卒于家。以布衣入翰林,一异也;以检讨从七品史馆,而握词林篆,二异也;邢起家状元,而 资布衣继之,三异也;其推掌院印时,文端公方为冢宰在事,而子膺异数,不一引嫌,四异也;天顺改元,旧臣诛逐殆尽,文端亦革少傅致仁,时 资在南院,亦无人指摘之,五异也。盖文端重望,非有私于子,而时犹淳朴,言事者亦未尝有穿鉴搜抉之习,遂无物色及之者。 

【词林单名】后汉人无复名,向以为王莽禁之,然而无据。 

况有马日磾诸人,则仍复名也。自魏晋后,渐不复然。至五胡盗中原,胡名遂有三四字者。本朝惟正统十年,六相单名,景帝即位,五相俱单名,以为异。至英宗复辟,凡六相,徐有贞以首揆谴去,其五相又皆单名,不先不后,同居内阁,已为异矣。若永乐壬辰一甲马铎等三人,吉士蒋礼等十七人;景泰甲戌科,一甲孙贤等三人,吉士吴写本吴作,邱璿等三人,俱单名无二字者。是虽偶然,亦史册仅见。正统戊辰科,一甲彭时等,庶吉士万安等,共三十三人,止白行顺一人复名,亦奇。 

【改名被疑】古人因事改名者甚多。本朝景泰中,翰林编修王振,因与内宦同名,土木之变,改为王恂。成化中编修王臣,因有奸人与之同名伏法,请改名舜功,上不许也。嘉靖间刑科徐学诗,以劾严分宜罢去,时徐宗伯太宰为礼部郎,姓名与之同,乃改诗为谟。后致位通显。亦有讥之者,宗伯辨白良苦,时人疑信犹相半也。名为父所命,苟非犯君父讳,及同奸恶名如二王者,似不必轻改。若徐公即非媚龟,亦多此一事矣。 

【翰林升转之速】本朝迁官故事,必九年方升二级。他官犹内外互转,惟词臣不离本局,确守此制,以故有积薪之叹。 

凡九年满者,若检讨止升修撰,若编修止升侍读、侍讲皆仍为史官。惟修撰九年得升中允,而侍读、侍讲再升得为学士,否则宫庶及左右春坊、大学士。然而不恒有也。盖祖宗朝,凡宫僚俱以大臣兼领,无专拜者。以故成化三年,左谕德黎淳,以《英宗实录》成,升左庶子,引故事力辞。虽其意欲得翰林光学,不顾久处坊局,其持论则未尝谬也。近日,词臣升转,俱拜为宫僚,检讨一转即为赞善,编修一转即为中允,讲读之官遂废不设。至于春坊、大学士,则自杨新都而后,无一人除者。 

盖以名称与阁臣相乱,犹为有说。若光学士,则自嘉靖末年张蒲州特拜,骇为奇事,今遂绝响,但为大宗伯兼官而已。此官虽清华极选,要当视其人称否,不宜竟虚其位。 

词林极重五品,凡三考始得之,盖已二十七年矣,隆庆以前皆然。近年丁酉,焦弱侯被谪时,已历九年,特未考满耳,竟以修撰外贬。而庚子顾开雍,以编修主试北京,亦已九年,仅迁修撰入闱。二公皆鼎甲也,尚皆不敢逾越。近日庶常授史职,不数年即纷纷求转,必得赞善、中允,即司业且厌薄之矣。 

坊局六品,不过一年即转五品。盖比嘉隆前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