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治十五年,任安元靖寇大将军,偕平郡王罗科铎率军南下,与明将白文选、李定国等战于云南永昌、腾越,有军功。还师后不久病死。
顺治十八年辛丑正月初四日辰时薨,年二十六。谥宣和,为信宣和郡王。
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豫亲王,为豫宣和亲王。
第三代:豫亲王爱新觉罗·鄂紥
鄂紥,多尼次子。袭信郡王。
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豫亲王。
康熙十四年,命为抚远大将军,讨察哈尔布尔尼。师次岐尔哈台,诇知布尔尼屯达禄。鄂紥令留辎重,偕副将军图海及梅勒额真吴丹轻骑进。布尔尼设伏待,命分军搜山涧,伏发,师与土默特兵合击破之。布尔尼督兵列火器以拒,师奋击,布尔尼大败;复收溃卒再战,又击歼之,获马械无算。布尔尼以三十骑遁,中途为科尔沁部长沙津射死。察哈尔平,抚馀党一千三百馀户。师还,上迎劳南苑,诏褒功,赐金百、银五千。寻掌宗人府事。二十九年,副恭亲王常宁备噶尔丹。三十五年,从上北征,领正白旗营。三十八年,以惰,解宗人府。
康熙四十一年卒。
第四代:豫亲王爱新觉罗·董额
董额,多铎第七子。顺治四年丁亥正月初五日申时生。母侧福晋佟佳氏,轻车都尉雅克泰之女。
初封贝勒。
康熙十三年,命为定西大将军,讨叛将王辅臣。董额遣将梅勒额真赫业等守凤翔,而率师驻西安。诏令进驻兰州,董额未即行,上复命严守栈道。辅臣遣兵毁偏桥,断栈道。诏责董额迁延,仍趣攻下平凉、秦州诸路。董额进克秦州礼县,逐敌至西和,克清水、伏羌。复遣安西将军穆占取巩昌,兰州亦下。寻与将军毕力克图、阿密达会师攻平凉,久未下。
康熙十五年,命大学士图海视师,改授董额固山额真,听图海节制。
康熙十六年二月,削贝勒;三十一年,授正蓝旗固山额真;四十二年,袭信郡王。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六月二十五日寅时卒,年六十。仍坐前罪,不赐恤。
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豫亲王。
第五代:豫悫亲王爱新觉罗·德昭
德昭,鄂紥第五子。
康熙四十五年袭信郡王。
雍正间,历左、右宗正。
乾隆二十七年卒。谥悫,为信悫郡王。
乾隆二十七年(1762)卒。谥悫,为信悫郡王。
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豫亲王,为豫悫亲王。
乾隆二十七年德昭去世后,高宗让多铎的五世孙如松袭信郡王。如松,是多铎之第五子多尔博之次子苏尔发之长子塞勒之第五子功宜布之第三子。并追封其诸先祖多尔博、苏尔发、塞勒、功宜布为信郡王。乾隆乾隆三十五年,如松卒。谥恪。为信恪郡王。
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如松为睿亲王,即为睿恪亲王。并追封其诸先祖多尔博、苏尔发、塞勒、功宜布为睿亲王。并令如松第三子淳颖袭睿亲王。(详见睿亲王。)
第六代:豫良亲王爱新觉罗·修龄
修龄,德昭第十五子。
功宜布刚去世时,以修龄袭其爵为辅国公,授左宗正。
乾隆四十三年(1778),复袭豫亲王。
乾隆五十二年卒。谥良,为豫良亲王。
第七代:革豫亲王爱新觉罗·裕丰
裕丰,修龄长子。
乾隆五十二年袭豫亲王。
嘉庆十八年,林清之变,所属有从乱者,坐夺爵。
第八代:革豫亲王爱新觉罗·裕兴
裕兴,修龄次子。
嘉庆十八年袭豫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奸婢,婢自杀。仁宗谕曰:“国家法令,王公与庶民共之。裕兴不自爱惜,恣意干纪,且亲丧未满,国服未除,罪孰大焉!”坐夺爵,幽禁。三年后释之。
第九代:豫厚亲王爱新觉罗·裕全
裕全,修龄第五子。
嘉庆二十五年袭豫亲王。
道光二十年卒。谥厚,为豫厚亲王。
第十代:豫慎亲王爱新觉罗·义道
义道,裕全次子。
道光二十年袭豫亲王。
历内大臣、左宗正。
同治七年卒。谥慎,为豫慎亲王。
第十一代:豫诚亲王爱新觉罗·本格
本格,义道长子。
同治七年袭豫亲王。
亦历内大臣、左宗正。德宗大婚,赐四团正龙补服。
光绪二十四年卒。谥诚,为豫诚亲王。
第十二代:豫亲王爱新觉罗·懋林,
懋林,本格之嗣子。
光绪二十四年袭豫亲王。
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基本资料姓氏:博尔济吉特氏
名字:布木布泰
民族:蒙古族
所属部落:蒙古科尔沁部
祖父:贝勒日固齐(断事官)莽古思,被皇太极追封为和硕福亲王
祖母:贝勒札日固齐(断事官)莽古思之妻(莽古思去世后复嫁莽古斯之第三子台吉索诺木),清人称其为科尔沁大妃,被皇太极册封为和硕福妃
父亲:贝勒宰桑-布和,后被顺治帝追封为和硕忠亲王
母亲:贝勒宰桑-布和之妻,名博礼,清人称其为科尔沁次妃,被皇太极册封为和硕贤妃
丈夫:爱新觉罗·皇太极(清太宗)
姑姑: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丈夫皇太极的嫡妻)
姐姐: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海兰珠,丈夫皇太极最宠爱的女子)
女儿:三个,皇四女雅图,即固伦雍穆公主,嫁弼尔塔哈尔;皇五女阿图,即固伦淑慧公主,先嫁索尔哈,复嫁色布腾;皇七女,即固伦端献公主,嫁喇玛思。
儿子:皇九子福临(顺治帝)
出生时间: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
出嫁时间:天命十年二月
去世时间: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享年:七十五
葬地:清东陵之昭西陵(孝陵之南)
人物年表
名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日出生
后金天命十年二月,嫁皇太极(时为后金大汗之子),为其侧福晋。其姑哲哲为大福晋。
后金天聪初,皇太极即汗位,其姑哲哲被封为大妃,称中宫大福晋;布木布泰被封为西侧妃,称西宫福晋。但当时没有东宫福晋,所以布木布泰在后宫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其姑哲哲。
天聪三年正月初八日生皇四女雅图。
后金天聪六年二月,巴雅尔戴青之女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嫁皇太极为东侧妃,称东宫福晋。布木布泰在后宫地位降居第三位。
天聪六年二月十二日生皇五女阿图。
天聪七年十一月十六日生皇七女。
后金天聪八年八月,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窦土门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嫁皇太极为侧妃
后金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以不遂汗意,被改嫁给大臣叶赫部德勒格尔台吉之子南褚。
后金天聪八年十月,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嫁皇太极,宠冠后宫。
后金天聪九年七月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囊囊大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娜木钟嫁皇太极。
布木布泰之姐海兰珠、林丹汗遗孀陆续嫁与皇太极,使布木布泰在后宫的地位下降。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册封崇德五宫后妃,也称五大福晋:
中宫-清宁宫皇后,称国君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即孝端文皇后,是孝庄文皇后之姑),居首位。
东宫-关雎宫宸妃,称东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即敏惠恭和元妃,是孝庄文皇后之姐),居第二位。
西宫-麟趾宫贵妃,称西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即懿靖大贵妃),居第三位。
次东宫-衍庆宫淑妃,称东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即康惠淑妃),居第四位。
次西宫——庄妃,称西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居第五位。
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戌时在盛京皇宫的永福宫生皇九子福临。
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其子福临即位。
顺治元年九月,迎至燕京。尊为(圣母)皇太后。
顺治八年二月,世祖亲政,上徽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简称昭圣皇太后;屡上徽号曰昭圣慈寿恭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