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鲎抛急傅亩允郑遣攀亲罹咄残缘摹
引言
关于武则天的故事,人们已经议论得太多太多。她登上帝位的道路异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开国君主,少年入宫,先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再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在用残酷的手段消灭了一切敌人,挑战整个社会的秩序并获得胜利后,她终于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
武则天这一生几乎是在与整个世界为敌。她的对手们不可谓不强大,但后宫中的险恶与波折早已让她阅尽人世间的竞争法则,熔炼了她钢铁般的决心,在她的坚韧意志和铁腕统治下,长孙无忌等一批无数久经政坛风雨的老谋深算者纷纷败下阵来,成为她登上帝位的牺牲品。她自负而喜怒无常,却从来不缺乏智慧与手段,她深谙政治斗争的规律,建立起严密而恐怖的政治高压网,让无数皇室与贵族死于非命,却也给全天下渴望出人头地的人才踏入庙堂的机会,让他们为自己所用,从而使她的执政时期充满了变化莫测却又生机勃勃的诡异气氛。
武则天这一生得到了亘古未有的威严与荣誉,却也失去了几乎全部的亲情。一些亲人惨死在她的手下,另一些亲人与她已毫无情感可言。这是一条代价高昂的成功之路,其中的艰险让人听来不寒而栗。她的一生为中国历史带来了许多变数,也为后人留下了太多可供谈论借鉴的传奇。
帝业从这里开始
对于武则天早期的经历,人们早已经耳熟能详。她是并州文水人,十四岁进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在此期间又与太子李治产生了感情。唐太宗死后,她在感业寺出家,几年后被已经即位的李治重新接回皇宫,并赢得了他的宠爱和在后宫的绝对权威。有人说她的精明来源于父亲武士彠的商人生涯,但事情并不仅仅如此。武士彠曾为唐高祖的反隋事业立下功劳,因此受到李唐皇室的优待,已经从官商向新兴士族转化。而武士彠的妻子也拥有隋朝皇室的血统,因此武则天并不像反对者所说的那样出身寒微,事实上她应当拥有一定的优越感和贵族意识。
后世流传着许多关于这位女皇的传说,比如“唐三代后,女主武王”的传言,唐太宗因此还杀掉了一个官员,因为他的小名是“五娘”。传说当时著名的星象家袁天罡和李淳风都在这场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这究竟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还是后人的附会,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但可以确定的是,十四岁的武则天在得知自己被选入宫中时并没有表现出惶恐与悲伤,面对痛哭的家人,她只是说:“谁知道这不是好事呢?”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小姑娘在进宫初期已经抱有某种程度的理想,但至多只是想到成为妃嫔或者皇后,肯定还没有想到日后自己会成为一位女皇。
入宫后的武则天被唐太宗赐名为“武媚”,这个名字也是“妩媚”的谐音。她的漂亮乖巧不单赢得了唐太宗的欣赏,也让太子李治为之动心。当时的武媚服侍在唐太宗身边,时常会与前来看望父亲的李治见面,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年岁与武媚相仿,也许富有心计的武媚根本不想把一生的幸福寄托在已经步入暮年的唐太宗身上,所以从那时起,她就已经和李治建立起了不一般的感情。但这种感情并没有被唐太宗察觉。他身边的妃嫔太多,武媚可能也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得宠。所以唐太宗没有注意到她和自己儿子关系的不一般,感到受冷落的武媚因此也与太子走得更近了一步。
几年之后,唐太宗逝世,武媚和其他未曾生育的妃嫔一起被送往感业寺出家。据说她在寺院里度过了一段清苦的生活,但以她的个性,人们相信她从没有放弃过回宫的理想,而是想出各种方法让李治尽快想起她,将她接回皇宫。在进入感业寺的最初几年里,已经即位的李治并没有把武媚接回宫中,有人说他在这段时间里忘记了她的存在,只是在后来的感业寺里的一次偶然相遇中才又重拾旧情。也有人说他们为了避人耳目,一直在暗地里来往,并在这段时间里生下了两个孩子。但无论如何,李治和武媚终究是在感业寺中重逢了,这为武媚的生活带来了一个转机。
在后宫中树立权威
正在这时,李治后宫里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两人的争斗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为了赢得皇帝更多的好感,王皇后打听到武媚的消息,并派人将她接到自己的宫中,希望藉此表现自己的大度与善解人意,赢得皇帝的更多眷顾。武媚当然知道王皇后利用自己的目的,但她没有让王皇后如愿以偿,而是抓住这次机会让自己成为了最大的赢家。此后局势的发展证明了王皇后的失策,李治在对王皇后表现出一些感激后,立即将所有的注意力转向武媚,王皇后和萧淑妃同时遭到冷落。而武媚则很快显示出富于心计的一面,她在后宫的明争暗斗中如鱼得水,很快就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关系网,并将耳目安插到王皇后和萧淑妃身边,探听她们的一举一动,让自己赢得绝对的主动。失宠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转而联手对付武媚,但并没有带来转机,武媚在后宫中的地位日渐上升。
在赢得了实际的恩宠之后,武媚盯上了皇后的位置。后宫中的争斗时常比官场更加残酷,而当几个角逐者都富有心计和坚定的意志时,这种争斗的结果就更加惨烈。倘若一方失宠失势,对手极少会给她们留下退路,只能面临打入冷宫甚至死亡的命运,所以踏入争斗漩涡中的人有进无退,不是踩着对手走上更高的位置,就是成为对手脚下的牺牲品。当武媚在后宫的角逐中占据优势时,她开始盯上皇后的宝座,这个名分会让她获得更多权力和更稳固的地位。
虽然王皇后没有子嗣,但也没有过失,李治没有轻易废去一国之后的打算。这时武媚生下了一个女儿,王皇后前往探视。当王皇后离开之后,人们发现小公主已经死去,这让王皇后百口莫辩,因为没有人相信作为母亲的武媚会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但许多年之后,当武媚用一系列狠辣的手段除去政敌、成为天下之主时,人们开始相信她确有杀死亲生女儿的决心。
因为这件事情,李治决定废黜王皇后,导致朝堂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辩。在不同意废后的大臣中,一些人与皇后家族有关,也有一些人位高权重,不愿意看到后宫中发生什么变动,从而对政局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改立一个皇后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而许多中层官员却积极同意改立武媚为皇后,因为他们希望藉此机会赢得皇帝和新皇后的感激,为日后带来加官进爵的机会。就这样,一场风波从后宫中蔓延到朝堂和官场上,成了一场既得利益者和觊觎高位者的激烈争斗。支持废后者首先获得了直接的利益,被流放的官员甚至会因为支持武媚而被赦免和提升,而王皇后的亲属却受到打击,她的舅舅首先被降职,又被流放到边远地区,她和母亲又被指控使用巫术诅咒武媚,这些都让她的地位岌岌可危。
在众人的意见中,著名的开国元老李世勣的态度格外有分量。他认为废立皇后纯属皇家私事,外人无权干涉。这位老臣的态度使支持武媚的势力占了优势,但他这时还想不到日后自己的孙子徐敬业会起兵反对武则天,从而给自己的家族带来了灭门之祸。
当这场争论进行到最后时,李治摆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即使是一个农民多收了庄稼,也会拿这笔钱来换一个更合心意的新妇,自己身为皇帝,更应当拥有选择皇后的权利。于是王皇后和萧淑妃很快被贬为庶人,但李治有时仍会感念起旧情,并打算将她们从被关押的地方重新接出来。获知这个消息后,武媚展现出残酷的报复心理,她认为这两个昔日的对手依然存在威胁,于是将她们砍去四肢溺于酒坛之中,在她的政治生涯中迈出了屠戮对手的第一步。
斜封除官唐史纪:中宗委政宫闱,安乐、长宁公主,及韦后妹郕国夫人,上官婕妤、尚容柴氏、女巫第五英儿,皆依势用事。卖官鬻爵,虽屠沽臧获,用钱三十万,则别降墨敕除官,斜封付中书。时人谓之斜封官。上官婕妤等皆有外第,出入无节。朝士咸出其门,交通贿赂,以求进达。
从幕后走上前台
在武媚成为皇后不久,她与李治所生的长子李弘被立为太子,使得她的地位更为稳固。武媚与李治共育有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四个儿子和女儿太平公主,在此后的岁月中,他们都因受到母亲的影响而改变了人生的轨迹,迎来了坎坷的命运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