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央警备团警卫纪实-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渡,从这个渡口安全渡过了金沙江。
过江后,中央和其他领导同志立即研究渡江后的行动部署和各项工作。
江边有几间茅屋和几个山洞。保卫大队的战士和首长身边的警卫人员,选了一个比较干净的洞,把里面的脏东西清扫一下,并找来一块小木板。毛主席亲自动手,和大家一起,在这个潮湿的洞里,把木板架起来当桌子使用,摆上地图。
1935年5月,红军夺取并通过泸定铁索桥1935年5月9日,过了金沙江,红军把长征以来一直尾追的敌人甩掉了。
5月中旬,红军到达四川会理县,在此地进行了休整。5月20日,毛主席在会理城郊外一个叫铁厂的地方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政治保卫大队担任了警卫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政治局委员以外,红一、三、五军团的主要领导同志也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决定:红军继续北上,跨过大渡河,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会理会议后,政治保卫大队保卫着中央红星纵队向北进发。中央红军先遣部队已经一路冲杀,连克四川德昌、西昌等四座县城。政治保卫大队和中央红星纵队随后跟进。
特别是进入彝族区后,红军坚决执行毛主席规定的民族政策。保卫大队不断进行宣传教育,说明红军是帮助少数民族求解放的。经过艰苦的工作,红军顺利通过了彝族区,出其不意地占领了安顺场渡口,准备渡过大渡河。红军先头部队以神速的动作,占领了安顺场,歼灭了敌人两个连,缴获了一只木船,控制了南岸渡口。
5月26日,中央红星纵队到达安顺场渡口。毛主席一到渡口,得知因船只太少,大部队一时难以过河,部分敌人已经渡过了金沙江,正向红军赶来时,他立即召集有关同志开了紧急会议,当即决定,红一师及干部团用船迅速过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部队沿河右岸北上,两路部队直取泸定桥。
泸定桥是四川通往康藏地区的咽喉,桥东是泸定城,有守敌刘文辉部的一个团。桥头、河岸早已修好了工事,有重兵把守,桥板已经被敌人全部撤掉了,剩下的几根铁索悬挂在空中。
红军夺占泸定桥(油画)为迅速夺取泸定桥,按照毛主席的部署,红二师二团昼夜急行军,抢先占领了泸定桥西头。接着,组织突击队,同敌英勇作战,冒着敌人的火力,越过铁索桥,抢占了桥东头,同沿左岸赶到泸定城的红一师和干部团会合。部队在刘伯承总参谋长和聂荣臻政委的指挥下,向敌人发起了猛攻。
经过激烈战斗,红军将守敌歼灭,很快就夺取了泸定桥。前卫部队占领桥东头后,急速抢修铁索桥,搞了很多木板和门板将桥搭好,使大部队迅速过河。
随后,保卫大队保卫着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等领导同志,于1935年6月2日从泸定桥上过了大渡河。

胡昌宝献身保卫毛泽东(1)

1935年6月初,红军抢渡大渡河之后的一天,警卫班在胡昌宝班长的带领下随同毛泽东主席从花岭坪出发,计划当天赶到水子地宿营。
下午,途经一座大山,行军速度突然慢了下来,原来这儿竹林茂密,野草丛生,有些地段路窄坡陡人多,需要踩倒小毛竹才能踏出一条路来。这样,队伍便不得不常常停下脚步,等前面的同志通过以后,方能慢慢跟上。抓住这个机会,毛泽东从衣兜里掏出书本,边走边看起来。当他们走到山腰一段开阔地时,突然天空传来一阵马达声,胡昌宝抬头一看,只见几架黄膀子敌机正向他们这里飞来。警卫员们心情立刻紧张起来。胡昌宝再一看,毛泽东仍在爱不释卷地边走边看,仿佛正在思索着什么,一点都没有察觉敌情。以往,敌机总是转悠一阵才开始扫射或投弹,这次却好像发现了什么目标似的俯冲下来。接着,机翼下发出一串刺耳的尖啸声。
胡昌宝意识到敌机已经投下炸弹,忙大叫一声:“不好!陈昌奉,注意主席!”
说着,胡昌宝腾空跃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毛泽东推向岩后,随即纵身扑了过去。与此同时,陈昌奉也不顾一切地冲到毛泽东跟前。就在这时,只听“轰隆隆”一阵巨响,顿时,尘土腾空,弹片横飞,滚热的气浪掀起了层层烟雾,块块乱石,笼罩了人们的视线。一阵轰炸过后,敌机远去了,毛泽东从烟尘和弹片乱石堆中站起来,立刻发现用躯体掩护了自己的胡昌宝,只见他满身血污,腹部中弹,已经颓然倒在血泊之中。
毛泽东轻轻而焦急地呼唤着胡昌宝:“小胡,小胡,昌宝同志!”
胡昌宝两手紧紧捂着热血直流的肚子,呼吸急促,微微睁开了双眼。当他发觉自己躺在了毛泽东怀里时,便想挣扎着起来。然而,严重的伤势,过多的出血,已使他无力动弹。
胡昌宝嗫嚅着嘴唇,十分焦急地探询道:“主席,你?”
毛泽东说:“小胡,我好好的!”
听到这回答,胡昌宝放心了,一丝欣慰的笑容浮上眼角,遮住了他脸上强忍的痛苦。
毛泽东急切地对卫生员钟福昌说:“小钟,快,给小胡上药,包扎!”
胡昌宝轻轻地摇了摇头,无力地阻止道:“主席,我怕是不行了,药,留给同志们用吧!”
毛泽东温柔地抚摸着胡昌宝的头说:“不,小胡,你会好的!再坚持一下,我们把你抬到水子地找医生治治,就会好的。”
然而,这时的胡昌宝却微微地闭上了双眼。
这时,毛泽东小心翼翼地将怀中的胡昌宝轻轻托起,慢慢地放下,从简陋的行装中抽出一条夹被,缓缓地盖在他的身上。
当时在场的警卫战士们无不被主席与士兵的这种真情所打动,都悄悄地流下了泪水。
胡昌宝
胡昌宝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毛泽东主席,这个感人的故事在警卫部队一直被官兵传颂,一直是激励警卫部队官兵搞好警卫事业的生动教材。
胡昌宝是卫戍警卫部队的英模人物,在英模谱等各种史料中都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他1914年出生于江西吉水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担任警卫班班长期间,对毛泽东主席忠心耿耿,关心备至,照顾周全,在危急关头,又挺身而出。但作为一个英雄模范人物,至今还没有他家里人的情况。北京卫戍区警卫一师原参谋长张春水说,1987年他负责编写北京卫戍区英模谱时,曾经到过江西吉安地区进行调查采访,找到了胡昌宝生前战友,但他们都不知道他家里的具体地址。后来,他又到江西省民政厅在数以万计的烈士名录中查找,也没有找到胡昌宝的相关情况。最后,他找到了陈昌奉回忆录,因为他与胡昌宝是同时入伍,一起从江西走上的长征路,但他也不知道胡昌宝家的具体地址。但是在陈长生的回忆录中有不少地方写到了胡昌宝的事迹。张春水参谋长便以此为基本素材,编写了胡昌宝的英勇事迹。
翻越夹金山,走出水草地
保卫大队保卫着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红星纵队通过渺无人烟的高山后,没有道路可走了。天下着雨,脚下烂泥很深。保卫大队的指战员们就砍倒一些树枝,让首长们坐在上面休息。等到天亮后,红军才走下山去,向天全县出发。
红军先头部队击溃了敌川军的堵截。1935年6月8日先后占领了四川省的天全、芦山、宝兴几座县城。保卫大队保卫着中央纵队到达天全县住了一天,因敌军逼近,随即赶到了宝兴县。接着又从宝兴县开往大晓碛。挡在前面的是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夹金山。但是保卫大队的指战员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战胜困难,征服雪山。
红军翻过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夹金山,位于宝兴县城西北,懋功之南,又名神仙山,是一座海拔有四五千米的大雪山,一上一下要走七十多里路。
6月11日黄昏,保卫大队保卫着中央红星纵队到达山下,抬头仰望,山峰直插云霄,看不到山顶。
1935年6月12日上午,红军开始翻越夹金山。虽然已近夏天,但到了夹金山上后,就感觉寒气逼人。红军战士们都只穿着单军衣翻越雪山。保卫大队的队员们的情绪都很好,谁也不愿意掉队,还互相关心照顾。有同志病了,走不动了,大家都帮助他们背枪,背被包,扶着他们走。有的不小心滑倒了,旁边的同志就立即上去扶起来。有时不慎掉到几米深的雪窝里,大家会主动递去木棍或绑腿带子,拉他上来。
来到山上后,保卫大队的队员们发现,这雪山真是个“怪山”,气候多变,一会儿突然出现一块黑云,随即刮起怪叫的狂风;一会儿大雾弥漫,一时浓一时淡,使人觉得像腾云驾雾一样。风雪吹打在脸上,像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