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光绪之中华再起-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容于时流,官场一片漆黑,“朝野滔滔,相习成风”。官场腐败更导致上下隔阂,中央政府即使要施行仁政,也因为地方官吏的“壅塞”而导致“美意不能贯彻至民间”,好经都被歪嘴和尚念坏了,而少数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只好在“愤懑不平”之余“退居闲地”,名望日高,隐然形成一股力量。所以,他认为中国是“有治国之法而无治理之人”。
同时报告最后连吴鹏也考虑了进去,认为中国“帝后之争”很可能出现变数,并提醒日本政府注意中国皇帝在东北的所作所为。并且估计以当时的形势来看,早则十年,迟则三十年,中国“必将支离破碎呈现一大变化”。
“你们都年完了吧!说实话,我在看到这份报告的时候惊出一身冷汗,我并不是对国家此时之事心惊,因为此类报告我们之前也分析过,我是因为这份报告出自一个普通的日本间谍之手,一个日本间谍竟有强此眼光,日本本部的情报肯定要比这精准的多”吴鹏看着几个人笑道,这份情报是吴鹏根据几份情况综合在一起拿给他们看的。
“皇上,这可是关于日本最新的情报!”李恩富问道。
吴鹏摇摇头道:“前面部分是一年多前的,后面关于我的那一部分是最新的!”
“皇上,日本人已经越来越急迫了,扩军已经势在必行了,皇上,还是扩军吧!”黄立三道,这是他来的主要目的。他是吴鹏集团中最有名的战争狂人。
“刚才家照说到岁入,我想起了关于日本的这份情报与我们的分析一致,这才拿了出来。现在说说扩军的问题。”此时刘家照给吴鹏与自己四人各倒了一杯茶,几年过去了,在吴鹏这里大家也都放开了,吴鹏小喝了一口之后又接着说道,“立三,你打算把军队扩到多少!”
“根据皇上的情报及参谋部的分析,单从日本陆军来看,由于在陆军编制上设立了常备队、补充队和后备队三种队伍,参谋部分析日本陆军已经有7个师团,加上要塞炮兵、警备队、宪兵队等作战群体,陆军人数已达七万多人。另外,还有大量预备役兵员可随时调用。参谋部认为若战争爆发日本可动员的作战兵力单从陆军来讲应该会超过五万人,爆发的时间越往后推迟,日本所能调动的军队就会越多,而且这几年日本军费翻倍式的增长,虽然大部分投入到了海军,但陆军也在迅速地增长着,所以我认为此次扩军应以五万人为最底目标!”黄立三引经据典地道。
“看来立三在来之前功课准备的很充分呀!”吴鹏笑着说道,随后话锋一转又道:“虽然岁入有九百多万,但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大家都知道改革区的地盘为什么一直往南延伸,我们不仅要有强悍的陆军,更要有海军,海军学员两年前就已经派到了德国,也该回来了,他们回来不能没有军舰,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发展海军,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至少要占用五百万的购船款,这还不算海军的训练与装备钱,另外还要修建一条铁路,从鞍山到旅顺,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皇上,那我们陆军……”黄立三有些急了,照这么算,已经没有陆军的钱了。
“陆军也要发展,但五万太多了,朝廷百万大军消耗掉了国家的六成银子,我们建军一直走精兵路线,你说五万人要分两步走,第一批只能扩军到两万人,日本虽然能够调动这么多兵,但参战兵力不会这么多,而且我们也不是孤军作战,还有朝廷的军队呢!”
****************************************
(求推荐,收藏。新书不容易)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四章 分析报告
更新时间2011…11…26 11:45:20  字数:2768

 不大一会儿,董亮走了进来,董亮招收移民的工作做的非常之好,不过由于年龄已经过了参军的年龄,加之他对于军队也并不是太热心,吴鹏就把自己的情报部门分离出来交给他负责,另外一些外国科学家有一部分也是他弄过来的。
吴鹏的情报机构不仅仅有搜集情报的能力,而且在鞍山还有一部分人专门分析情报,这与后世的国际关系研究人员有些相似。
“既然你们都已经来了,我们就开一个小型的会议,日本对我们情报作的很细,我们在这一方面做的并不比日本差。”吴鹏先对李恩富等人解释道。
“董亮,把你们最新分析出来的情报给各位负责人通报一下。”吴鹏对进来的董亮说道。
“皇上,是不是从头开始说起!”董亮又问道。
“嗯!从头说,反正你送来的材料我也只是看了个大概,现在就一起听听吧!”吴鹏笑道。
“好!那几位可要听好了,时间可能会长一些!”董亮早有准备,把随身拿的文件打了开来。
“日本的明治维新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不过真正的改革也就在这十年内完成的,首先日本是一个很穷的国家,他比我们中华要穷的多,维新要进行经济改革,日本国内并不富庶,而且没有殖民地,没有改革所必须的经济基础,更没有西方国家的资本积累,所以在明治政权雷厉风行的推进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首先对日本广大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全国税收在明治元年(1868年)的三百多万日元,增加到光绪元年的七千六百多万日元,七年间增长了二十四倍多,这个税收也是日本的极限了,这个数字多年来都没有显著变化,只不过从光绪十六年(1890年)开始才明显的增长,我们的分析人员管这种对内掠夺式的资本积累称之为‘国内殖民地’!”董亮说到这里笑道。
“日本在二十几年的对内殖民之后,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开办了一批工业,目前规模最大的就是棉纺业,就两国比较而言,如果不算改革区在内的话,日本今年有40家纱厂,纱锭38万多枚,我大清机器纱厂4家,纱锭13万多枚,可见日本多为小工业作坊式的工厂。不过若把鞍山纺织厂计算在内的话,我们要比日本多出20万枚左右。”
“生丝(桑蚕茧缫丝)也是日本的一大产业,目前改革区还没有此项工业,不过日本丝产量仍远低于大清。日本虽然资源较少,但煤的产量却多于除改革区以外的中华,约为大清十倍,并部分出口到我国。钢铁工业日本多为小规模的钢铁作坊,并没有如鞍山钢铁厂如此的规模,产量极低,数据不详,但绝不会超过我国,更比不过鞍山钢铁厂,在这里还要说一下,张之洞的汉阳钢铁厂马上就要投产了,若投产,将是东亚第二大钢铁厂,当然第一是鞍山。”董亮顿了顿接着说道,“以上均为主要的经济工业指标,下面说一下财政方面”
“财政收入部分,近几年来,日本为了备战,税收又加大了力度,日本今年预计收入为八千多万日元,换算为银子约为五千余万两,我国财政收入超过日本决算数1000余万两。
“目前日本有四大骨干军工企业,即东京炮兵工厂、大阪炮兵工厂、横须贺海军工厂、筑地海军造兵厂。我国不算改革区在内,除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金陵机器局四大骨干企业外,规模较大的湖北枪炮厂,另外还有山东机器局等十六个军工企业。总之中国军事工业的规模、生产能力应大于日本。不过我国的军事工业仍如军队一样,缺乏统筹规划,生产的武器规格也不统一。这是最大的不足之处。”
“分析完战场外因素我们再看看战争的主要因素,双方的军力。”
“今年,日本陆军有七个师团,将近七万人。加上预备役,可动员二十万人以上。”
“我国军队名目复杂,很难找到确切的统计,但总数应有一百余万。旧八旗、绿营不堪一击,有作战能力的只占军队总数的三分之一约四十万人。人数大大多于对方,不过若发生战事,能够调动到朝鲜一线的军队最多二十万,参战的一线部队约五六万人。这是没有计算改革区正规军及民兵的前提下计算得出的。”
“在装备方面日本略优于清国军队,不过这不是主要比较因素,大清国陆军武器装备的最大弱点是武器的种类、规格过于混杂,这会给后勤供应和实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海军方面清国海军目前占绝对优势,但战争不是现在爆发,以目前日本对于海军的疯狂投入看,他的海军成长很快,海军前景无法预料”
“另外还要在此说一下的是,光绪十六年,日本的军费开支约占预算总额的百分之十左右。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日本政府预算总额为八千四百万日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