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迈克尔·波特_竞争论-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料 来源:财务 报表。 
4。 占据日本市场的地位 1 9 6 3年时,卡特彼勒登陆日本与 
三菱企业合作投资,后者是小松制造所长期但威胁不大的竞争 
厂商 。就经营上来 看,此种合资 适用于日本市 场;在战略上 , 
它可检视小松制造所的市场占有率和现金流量。日本市场约占 
全球建筑设 备市场的2 0 %,但是却占小松制造所8 0 %的全球资 
金流动比重。这项合资,虽然只为卡特彼勒抢到市场第三名的 
地位,但是能发挥限制小松制造所利润的效果。日本的赋税记 
录显示,卡特彼勒与三菱的合资,获利极为有限,但对卡特彼 
勒的战略性价值却颇大。2 



302

爱立信:小就美? 
瑞典的爱立信,借着发展与探索技术上的利基,而成功地 
变成全球性的竞争者地位。大多数主要的国际电话交换机制造 
商,都会先在大型、受到保护的国内市场营运,以便能达到最 
佳的规模经济。额外的利润则投入研究开发,作为积极的竞争 
工具。瑞典的本国市场并不大,然而爱立信将先进的电子交换 
技术,转变成强有力的全球标准,打乱国际市场中其他竞争对 
手的利基。在2 0世纪6 0年代的电子机械式交换机时代,电话交 
换机行业很难全球化。交换机系统结合了软件和硬件。此一阶 
段, 7 0 %的总 安装成本 是在硬件 上面,而 硬件成本 中的7 0 %, 
又来自直接人工、制造成本,以及设备安装费用。 
每个 国家的电话 系统都有其独 特性,规模 经济通常较低 , 
工资水准对成本的冲击,远比交易数量来得大。在2 0世纪6 0年 
代后 期,主要的国 际厂商(包含 爱立信),逐渐 将电子交换机 
制造转至海外设厂,不仅是要取得较便宜的劳动成本,也是为 
了回应当地政府的电话公司发展本身资源的期许。 
最后,每家母公司都将资源集中在核心软件和关键零部件, 
并且在国内市场导向的规模中竞争。爱立信集中投资在与欧洲 
没有殖民地关系的发展中国家、欧洲国家中没有国营电信供应 
商,以及应用与瑞典相同交换系统的市场。 
到了2 0世纪7 0年代,电子交换技术萌芽,就在这项技术快 
速改变成本结构,并威胁到爱立信长期觊觎的市场地位时,电 
信产业也开始全球化。如今,软件占总成本 的6 0 %,硬件成本 
中的5 5 %是精密的电子零部件,它的生产与规模有密不可分的 303 
第二篇 
地点的竞争力

关系。要发展一套新的交换机系统,最初的研发投资也增加到 
1亿多美 元,只有主要 国际大厂能胜 过爱立信。 此外,电子化 
走向也破坏了爱立信与小国电信公司之间的长期关系。很明显 
地,为了配合各国需要,每一台电子交换机的软件都需要大量 
的固定成本投资,这使得爱立信赖以成功的小型电话系统的新 
技术,变得非常昂贵。 
表8…2 爱立信的技术杠杆工具: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软件成本 
代表 性系统 所需 新模块 目前(使用 的模块) 
第一 年 瑞典 S 。 d e r t a l j e 5 7 0 
第二 年 法国 奥兰(O r l e a n s) 2 2 5 7 
第三 年 芬兰 阿堡(A b o) 0 7 7 
资 料来源 :波 士顿顾 问公 司,《 瑞典 产业政 策的 架构》,U b e r f o r l a g, 斯德 哥尔摩 , 
1 9 7 8年。 
爱立 信知道,小 型交换机终将 采用电子技 术。与此同时 , 
它还面对丧失在小型市场地位的可能性,因为它无法满足全球 
竞争的赌注。 
爱 立信 采取一 种先 发制 人的 策力性 创新 方式 ,以作 为回 
应—这是一套模块化技术,将电子功能引进小型交换机内。此 
外也发展出一系列套装的模块软体,能够用在不同的组装上,以 
可接受的价格,来满足多元化电话系统的需求,而且每套后续性 
的系统,所需的新模块并不多。如表8 … 2显示,第一套系统,由瑞 
典的S 。 d e r t a l j e安装,全部需要新的模块,但是到了第三年,芬兰 
的阿堡(A - 
b o)系统已完全不需要新模块。因此,随着软件系统的 
销售数量增加,爱立信快速地分期摊销研发成本,形成规模经济。 
随着电话系统变成电子式,爱立信的成长随之加速。这家 
公司如今享有软件种类和成本上的优势,而且这项优势还在不 
断强化中。因为这套技术,爱立信拉高了其他厂商进入小型系 



304

统市场的障碍。 
本田公司的营销天才 
在本田公司成为全球化厂商前,全球的摩托车产业明显细 
分成两个市场:在亚洲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骑乘小型、 
简单的摩托车去工作;在欧洲与美国,则有一小群人口以大型、 
精致的摩托车为玩物。在亚洲销售的摩托车既大众化,又是便 
宜的运输工具,在西方国家,摩托车制造商运用风格和品牌形 
象来 细分彼此的产品 。西方国家的市 场不超过1 0万辆的规模 。 
车种 多、生产量小 的形态意味着 ,追求规模经 济的机会不大 。 
主要摩托车制造 厂商像美国的哈雷(Harley Davidson)、德国 
的宝马 (B M W)、 英国的凯旋(Tr i u m p h)和B S A,虽然有产 
品出口,但是产量并不大。 
本田公司采取让美国中产阶级骑摩托车休闲的方式,让产 
业得以全球化。因为这家公司在市场上的创新,从2 0世纪5 0年 
代末期到6 0年代末期,每年成长率超过2 0 %。本田公司接着将 
注意力转向欧洲,并取得相同的结果。在形成持续获得能力之 
前, 本田公司连续 进行7年的投资 ,资金则来自 本国,和美国 
市场居领先地位而获得的现金融资。 
本田公司要达到这样的成就,经历过三个重要的决定性关 
键期。首先,本田公司设法让市场偏好转向己方的产品,而非 
美国和欧洲竞争对手的产品。本田公司锁定新的消费者,使用 
广告、促销和商展来说服顾客,摩托车并不贵,而且性能可靠, 
容易操作。本田在销售网络上大额投资,包括大约2 000家经销 305 
第二篇 
地点的竞争力

商,零售人员、慷慨的保证金和服务协助,以及快速的补充代 
备用零件,都成为营销诉求的后盾。 
其次,借着高级产品线引发顾客的兴趣,本田得以持续成 
长。在新的摩托车买主中,接近半数会在一年内进一步购买大 
型、昂贵的车种,而且品牌忠诚度很高,本田便运用这些趋势 
来扩张它的产品线,从小型摩托车到1 9 7 5年涵盖各种规格和功 
能的产品。结果是:销售金额持续上升,并推出一系列能产生 
更高利润的车种。较高的销售量降低了营销和经销的成本,改 
善本田公司的地位,其他日本制造商,也趁势侵入传统由欧美 
厂商垄断的7 5 0 C C的“超级摩托车”市场。在这场战役中,本 
田以更好的引擎、更低的价格,和能将开发成本稀释在广泛产 
品线内的能力,击败了其他竞争对手。 
表8 … 3 摩托车生产中,产量对各种制造方法的影响 
成本要 素 低生 产量 高生 产量 
工具机 人工 ,一般性用 途 数位 控制,特殊 用途 
转换时间 人工 、慢(以小 时计) 自动 定位、快( 以分钟计) 
进行中的 库存 高( 以工作天计 ) 低( 以工作小时 计) 
材料处理 装配 堆高 机、卡车、 间隔组装 自动 化机车装配 线 
工具机设 计 在公 司外部设计 、同业都能 取得 企业 内部自行设 计,有专有 权 
重复工作 较多 较少 
资 料 来源 :《对 英 国 摩托 车 产业 的 战 略性 选 择》( S tra teg y Al tern a tiv es fo r the 
M o t o rcycle In dustry),1 9 7 5年7月 3 0日。 
本田公司的第三步是通过集中生产和后勤支援,发展出规模 
经济。摩托车发动机和组装摩托车的销售量日渐增多(每个月超 
过5万台),让本田公司使用小厂无法应用的低成本生产技术(见 
表8 … 3)。整整1 0年,本田公司的工厂生产力,以每年平均1 3 。 1 %的 
速度成长。这个数字比欧美制造商高出好几倍。再加上较低的运 



306

输成本,本田增加产出,便得以借单位成本低于竞争者的姿态安 
全登陆。接下来,较低的生产成本协助本田进行大量营销和经销 
投资所需的资金。最后,营销和经销上的规模经济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