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以排除,都会遭来不必要的反对。固然,任何个别的努力都
会掺杂怀疑、偏执、各行其事、机会主义等成分,但是最成功
的产业簇群发展计划,会带来教育其中成员,形成自我努力的
效果。因此,任何选择不参与的个体,也会比较没有批评或反 287
第二篇
地点的竞争力
对的立场。最后,产业簇群发展计划,会使得成员愿意努力改
善条件。
民间部门领导 政府积极参与民间部门主导的产业簇群的
发展 ,绝对比政府 全盘掌控,更 有机会让产业 簇群发展成功 。
企业通常比政府更能找出它们发展途径上的障碍、限制与机会。
由民间部门领军,也会降低产业簇群发展计划的政治问题,并
具备 民间执行能力 的优势。产业 簇群发展计划 应该是超党派 ,
独立于各个政党、行政部门之间的议题。立法部门、行政部门、
反对党,以及所有拥有政治权力的人,都应该参与产业簇群的
发展计划。理想的情况是,产业簇群发展计划最好是由一个立
场超然的政府推动,否则一旦政权易手,原本看好的努力随即
落空。3 6
密切注意个人关系 一个新兴或萌芽中的产业簇群,并不
保证内部的联结功能一定良好。许多产业簇群的好处是,个人
关系更容易联结、大家支持开放沟通,建立起信任感。当产业
簇群计划结束时,信息应该是生产力的一部分,而成员之间的
关系,更能改善内部状态,使得这个产业簇群能持续并继续强
化。鼓励沟通是成功产业簇群发展计划的关键。在内部原本缺
乏信任的基础,彼此关系又未发展之时,中性的沟通机制通常
有助于形成沟通。一开始,主要的努力就应该放在确保具有效
率和定期的内、外部沟通上。任何成功的事迹,都应该广为公
布。
对行动的执着 产业簇群发展计划的动机,乃是渴望达成
结果的期待,它不应由学术机构、思想库、政府机构等传统上
是为研究而研究的单位来发动。对话和宽广的未来愿景,必须
竞
争
论
288
组织成具体和行动的步骤。无论政府或民间部门,都需要强有
力、资深干才来推动此事。企业家精神的领导和意见领袖的参
与,正是所有成功计划的特色。
机制化 产业簇群升级是长期性的过程,需要数十年的光
阴,非短促的努力能成功。它需要整个概念、关系、各组成部
分之间联系的制度化。在民间部门,新生或重生的同业公会通
常在产业簇群升级上,扮演了领导的角色。在政府部门,产业
簇群升级的制度化可能由适当组成的政府机构、组织,通过搜
集与广为传播经济统计数据、控制产业结构,并成为产业咨询
群组的成员等方式来实现。
总 结
产业簇群是一个厂商与机构交互关联的体系,它的总和远
大于个体的集合。产业簇群在竞争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它的
出现对企业、政府、大学和经济体中的其他机构,都具有很重
要的启示。
在了解一个经济体、建构经济发展与设定公共政策等方面,
产业簇群代表一种补充性的新途径。了解一个地方的产业簇群
状态,会对该经济体的生产力潜能,以及未来发展的限制,提
供非 常重要的洞察 力。因此悖论 的是,在全球 化经济趋势中 ,
区域型经济通常是最具竞争优势的体系。
289
第二篇
地点的竞争力
注释:
1。 就最近的事例,参见C a i r n c r o s s(1 9 9 7)。
2。 Enright(1 9 9 3 B)描述了簇群的不同地理分布。
3。 Enright(1 9 9 3 C)就如何描绘簇群边界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说明。
4。 产业分析涉及供给方、渠道和消费者,而簇群分析大大拓展了分
析空间,以至包括了各个层次的产业链和相关产业,还包括广泛的制度。
5。 意大利的例子有助于我们对产业区的研究。在意大利类似的簇群
是非常常见的。产业区就是一种特殊的例子。
6。 有关于此的文献使用了许多相互之间可以替用的术语,例如技术
中心和科学城。参见A。 Advani(1 9 9 7)。
7。 参见迈克尔·波特(1 9 9 0),第3、4章。
8。 Harrison; Kelley和G a n t(1 9 9 6)对此做了很好的总结。足以支持供
给方实现规模经济产出的当地消费者(或下游厂商)的集中度、足以保证
提供特殊基建(一般经由当地政府实现)的本地厂商数量,足以实现劳动
力特殊分工的规模构成了静态聚合经济体。所谓的动态聚合经济体由技术
学习与技术改进等优势构成。
9。 施蒂格勒(1 9 5 1)。最近的重述见克鲁格曼(1991 B)。
10。 众多文献对这些优势展开了研究,包括P a s c a l与M c C a l l(1 9 8 0),
A n g e l(1 9 9 0),R a u c h(1 9 9 3),和G l a e s e r与M a r e(1 9 9 4)。
11。 例如A d a m s与J a ff e(1 9 9 6)发现母公司研发对移工厂生产力的影
响随着地理距离的扩大而缩小。
12。 Saxenian(1 9 9 4)论述了重要信息在硅谷是如何扩散的。
13。 Stahl(1 9 8 2)的模型捕捉到了一些这样的因素。
14。 参见Monitor pany(1 9 9 4)。
15。 参见E n r i g h t(1 9 9 0)。
16。 实证研究强有力地证明了在公司之间和高校与公司之间,在研发
和创新领域存在的溢出效应。J a f fe; Tr a j e n b e rg与H e n d e r s o n(1 9 9 3)的研
究显示了知识溢出效应的地理局限。A u d r e t s c h与F e l d m a n(1 9 9 6)发现在
新知识的重要性与空间簇群之间存在很强的联系。Har rison; Kelley与G a n t
(1 9 9 6)也尤为重视创新的地理因素。
竞
争
论
290
17。 例如G l a s m e i e r(1 9 9 1)对瑞士手表业所做的研究。
18。 在迈克尔·波特(1 9 9 0)的基础上,E n r i g h t(1 9 9 0)的论文提供
了对地理集中度作用的基本应对措施。另可参见E n r i g h t(1 9 9 3 A)。
19。 例如von Hippel(1 9 8 8),C a s e(1 9 9 2)与R o g e r s(1 9 9 5)。
20。 参见波特与C a v e s(1 9 7 7)。
21。 例如,Burt (1997); Granovette r (1985); Henton; Melville与Wa l e s h
(1997); Nohria (1992); Perrow (1992) ; Putnam; Leona rd与Nah (1993);
Fukuyama (1995); 和H a r r i s o n与Weiss (1998)。
22。 一些实证研究开始揭示簇群效应对城市化所产生的影响。G l a e s e r
等(1 9 9 2)和Henderson; Kuncoro与Tu r n e r(1 9 9 5)的研究找到了它们之
间存在积极关系的证据。
23。 我用“出口”一词来描述与外部另一个地理区域存在竞争的产业,
即便另一区域不是一个国家而仅仅是一个州。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多数的出
口确实是把商品运到了另一地方,但仍有一些出口产业(主要是服务业)
是把外部的顾客吸引到了所在地。
24。 参见I n g h a m(1 9 9 5)。
25。 人们更多的努力是把簇群思维带入经济发展的主流中。例如对世
界银行私有部门发展部而言,簇群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核心方式。也可参见
F a i r b a n k与L i n d s a y(1 9 9 7 B),及R o s e n f e l d(1 9 9 7)。
26。 经济地理学家们近期所做的工作就是越来越多地寻求全球化与区
域化的联结点。参见C o x(1 9 9 7)和S t o r p e r (1 9 9 7)。
27。 拙著《国家竞争优势(1 9 9 0)》包含了对簇群生命周期的基本应对
措施。许多关于簇群的研究也从历史的角度做了透视。波特、S o l v e l l与
Z a n d e r v a n(1 9 9 3)对瑞典做了特别详细的历史分析。亦参见van der Linde
(1 9 9 2);及Hernesniemi; Lammi与Y l a … A n t t i l a(1 9 9 6)。
28。 参见都市理事会(Metropolitan Council,1 9 9 5 B)。
29。 Rosenfe ld(1 9 9 7)提供了一些有趣的例子。
30。 参见R o s e n f e l d(1 9 9 6 B)。
31。 我所在的研究小组制定了新的分类标准,对S I C与S I T C产业做了
新的划分。这一体系作为对统计研究的协调起点,认识到本地化改造往往 291
第二篇
地点的竞争力
是必须的。这一分类也是可资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