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丽宋朝的落寞:这才是宋史(壹+贰)-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宦官们将伪书上呈赵祯,并以石介的亲笔与伪书相对照,笔迹完全相同。赵祯虽然连说不相信,但心中的疑虑更深了。

    范仲淹到此时才预感到处境的险恶。他虽然知道这是有人捣鬼,但又拿不出证据。如果这件案子坐实了,他自己、富弼、石介都是灭九族之罪。直到这时他才知道,夏竦、吕夷简等人的阴险、诡诈、凶狠和残忍,为达到目的,他们可以不择手段。改革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皇上已经起了疑心,要想使改革继续进行下去,恐怕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了。他已经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更斗不过吕夷简、夏竦一伙人。他的改革之心彻底死了。

    正在这时,西夏与契丹的形势骤然紧张起来,范仲淹自请以河东、陕西安抚使的身份离开京师,重返西北边境。

    赵祯答应了他的要求,同时,富弼以河北宣抚使离开京师;欧阳修早已奉使去了河东,余靖也自请放外任。改革派被迫退却了。

    范仲淹等人虽然被贬出了京城,京城的那帮人似乎还不想放过他们。

    庆历五年(1045年)初,罢范仲淹参知政事,出知邠州;罢富弼枢密副使,出知郓州。同时宣布废除新法。十一月,罢范仲淹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流放邓州。

    “庆历新政”推行仅仅一年左右,就昙花一现地夭折了。

    积弊难返的北宋,咽不下一剂猛药。

    九后院起火

    1。贝州出了个草头王

    庆历新政失败后不久,宰相杜衍也被免职了。继任者是陈执中,夏竦重新回到枢密使的职位上,文彦博为参知政事。本来,赵祯是要夏竦做宰相,朝中的谏官御使们一再上表弹劾,反对夏竦当宰相,才改任枢密使。

    夏竦是一个佞臣,这种人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折腾,在这种人的眼里,权和名利比什么都重要,谁损害了他的个人利益,谁的声望威胁到他的地位,谁就得消失。他们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朝廷,没有国家利益。

    有个涿州人叫王则,早年因饥饿流落贝州,卖身为奴,靠替主人牧羊糊口,后来投奔宣毅军当了一名小校,在军营里厮混,结识了不少的朋友。

    王则脑子灵活,野心也不小,他见贝州的民俗崇尚妖幻,便经常散布一些谣言蛊惑人心,引导人们迷信,并自创兴民党,印制五龙滴泪经书及诸图谶书,送给士兵和百姓诵读,扬言天下将有大乱,只有投入兴民党,才能保得平安无事。

    贝州的百姓和军营的士兵不辨真假,纷纷加入了王则的兴民党,兴民党的声势迅速强大起来。州官张峦也加入兴民党,而且为王则出谋划策,约于庆历八年(1048年)元旦,烧毁澶州浮桥,集众起事。并联络同党致书北京留守贾昌朝,请他作为内应,一同起来造反。

    贾昌朝虽然不排斥兴民党,但也不敢贸然起兵同朝廷作对,命人拘拿了送信的人。

    王则得知送信的人被拘,担心机谋泄露,决定提前起事,时间定在庆历七年(1047年)冬至。

    冬至这一天,贝州知州张得一正与官属拜谒天庆观,突然,王则率领的叛众冲进来,张得一和他的同僚们无处逃避,全都被活捉了。叛众活捉了州官之后,一齐拥到府库,向通判董元亨逼要府库钥匙,欲乘机抢劫府库里的财物。

第二篇 守成之君 第57节:夏竦又玩阴招

    董元亨坚决不给,并厉声骂贼。叛众杀了董元亨,砸开库门,将里面的财物抢劫一空。兵马都监田斌率兵与叛众展开巷战,因寡不敌众而退出城外,退保南关。

    北京指挥使马遂得知王则叛乱,忙报知贾昌朝,请求率兵讨贼。贾昌朝认为王则只是一个乱贼,难有所作为,便写了一封信,命马遂持信前往贝州招降。

    马遂到了贝州后,费尽了口舌劝降,王则不为所动。马遂一怒之下,突然离座,冲上前去扼住王则的咽喉,要同他拼命。

    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独自一人、赤手空拳,能有效果吗?除了死,马遂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有人说,这是贾昌朝借刀杀人。

    王则占据贝州后,居然建立国号,叫做安阳,改元得圣,旗帜号令,均用佛号,手下的将领以佛为号,封为斗胜佛、无量寿佛、弥勒佛等等。贝州城四面有楼,王则竟改楼为州,各取一个州名。在徒众中命几个头目为知州,贝州似乎真的成了一个独立王国。

    为了防止城内人民外逃,王则还订立五五联保的禁令,就是一人缒城逃跑,其余四人负联保责任,一齐斩首。

    王则,活脱脱一个无知无识的草头王。

    2。夏竦又玩阴招

    赵祯得知贝州民变,立即命开封知府明镐为按抚使,率兵前往征讨。

    明镐率兵直抵贝州城下,城内州民汪文庆等人,自城上射下帛书,愿为内应。

    半夜时分,汪文庆等到人从城上放下绳索,官军数百人登上城墙,还是被发现了,因官兵人数太少,寡不敌众,只得原路返回。

    贝州城城墙高厚,易守难攻,明镐率军数次攻城,毫无进展。经过一番讨论,决定挖掘地道攻城。他将地道选在城南,却在城北组织佯攻,以牵制贼军的注意力。

    正在这时,宣抚使文彦博突然到了贝州,传旨命明镐为副使,明镐拜受诏命后,迎文彦博进入中军帐。

    两人一阵寒暄之后,便转入正题,谈起了军务,文彦博说,此前明镐送往京城的奏议都卡在中途,没有送呈御览,问他是否知道其中的原因。

    明镐思索一下,试探地说:“难道是夏枢密从中捣鬼?”

    事情正如明镐所料,原来,夏竦忌妒明镐,担心他在贝州平叛党立功,遇有明镐的奏折,便百般阻挠,使之很难传到赵祯的御案前。文彦博对此事颇有不平,所以在出使河北时对明镐提起了这件事。

    文彦博见明镐一猜即中,不由哈哈大笑,并说今后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因为他出京时,已经奏闻皇上,有专奏权,今后不会受到夏竦的掣肘了。所谓专奏权,就是直接向皇上上本,不需经枢密院、中书省转呈。

    旬日后,地道掘成,明镐率军从地道攻进贝州,一举破城,活捉王则、知州张德一。

    捷报传到京师,夏竦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朝廷下令,将拘拿的人犯押送进京。

    文彦博亲自将王则押送进京,交由两府审讯核实后,推到菜市口斩首示众。王则从起事到斩首示众,前后只有六十六天时间。

    一场闹剧结束了,有旨赏功晋爵。授文彦博同平章事,明镐为端明殿学士。贾昌朝也受封安国公。

    侍读学士杨偕上书说,贼人就是贾昌朝的部下,他没出兵讨伐,不追究他的责任已经是很轻的了,怎么能无功受奖呢?

    赵祯并没有理会杨偕的意见。但文彦博推荐明镐,说此人可大用被采纳了,诏命明镐为参知政事。

    这个多事之秋,前庭冒烟刚刚平息,后院又起火了。

    3。后院起火

    庆历八年(1048年)闰正月,十五夜,两度元宵,赵祯再欲在京城举行一个元宵灯会,被曹皇后以要耗费大量的资财为由,极力劝止。三天之后的晚上,赵祯夜宿中宫,夜半的时候,赵祯和皇后突然被一阵喧哗之声惊醒,曹皇后立即翻身起床,连声说不好,一定是有人打进宫里来了。赵祯慌忙披衣起来。

    这时,檐瓦溜坠地的破碎声、什物倒地的砸碎声、撬门撞击声、扯帘揭幕声、呼喊声、脚步声杂然纷起,自远而近,一齐向皇后的寝宫逼近。

    赵祯一脸惊慌之色,欲出宫去察看情况。曹皇后一把扯住赵祯,说外面危险,不可贸然涉险。并奏请赵祯火速传旨,召侍卫王守忠立即领兵进宫护驾。

    赵祯立即传旨,命内监宣召王守忠速进宫护驾。曹皇后又命太监传召宫中侍卫速来中宫护驾。

    不一会儿,宫中侍卫、太监、宫女都来了。曹皇后命这些人站成两排,手拿一把剪刀,把众人的头发各剪去一绺,对这些人说:“今日情况紧急,你们每个人都要奋勇向前,拼死护驾,不得退后,平定叛乱之后,明天凭剪发的记号加赏。”

    接着命令左边一排的人去紧守殿门,不奉谕旨,不许开门;命右边一排去拿水桶、水壶、面盆等盛水器物,统统装满水,放在殿门备用。众人领命,分头准备去了。

    曹皇后安排妥当后,拉着赵祯的手说:“走,臣妾伴陛下前去督战。”

    赵祯见皇后如此冷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