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妃感激地说:“谢皇上厚爱!皇上请。”于是她亲手给皇帝解扣脱衣,搀扶他慢慢入到香汤浴盆。然后自己躲在一侧室内脱光衣服,围着浴巾出来,走到浴盆旁边,滑下浴巾,从皇帝的脚头潜入进去……
嘉靖皇帝搂着美人洗着香汤浴,早把国事忘了。身为礼部尚书的严嵩比内阁首辅、大学士夏言还忙,礼部衙门前车水马龙,严府院内人来人往。一些贵族勋爵,名伶商贾,就连皇亲国戚也想通过巴结严嵩来讨得皇帝的封赏。严嵩的儿子严世蕃自从知道嘉靖皇帝横刀夺爱,恨得咬牙切齿,将那一脑子的聪明都用在研究皇帝的喜好上,以便赢得皇帝的欢心,为控制朝廷作准备。
严嵩随皇帝南巡回宫后,越发得到皇帝的宠信。他利用这种宠信,做了不少见不得人的事。他知道自己的前头还有一道坎,而自己是依靠这道坎,得到夏言的信任提拔,才有今日的。对于夏言,严嵩认为自己一时半会还无法越过,还得处处小心,以前辈相待,再承受一些时日的屈辱。
有一次,严嵩在自己的府上设宴招待宾客。开宴之前,各路亲朋好友都按约前来,而这次宴会的主角、内阁首辅夏言却迟迟没有到场。对于这位前辈,严嵩是早已下了请柬,并当众宣布过的。他如果不来,叫这宴会的主人怎么下台?严嵩心里好不惊慌,只好匆匆忙忙亲自赶往夏府。谁知夏言一点面子也不给,闭门不出。严嵩没有办法,双手捧着请柬,低三下四地跪在夏府门外。侍从三番五次地催促夏言,说严尚书亲自跪在府门外怪可怜的,劝他还是赴宴去吧。
夏言得知严嵩如此作践自己,好像出了一口恶气,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以为这次给了严嵩一点教训,他以后会知恩图报,忠诚老实一些,便做出让步,接受严嵩的邀请,随他一道去了严府。
然而夏言哪里知道,他在关键时候使严嵩遭受如此的奇耻大辱,只能更加激发严嵩要颠覆他的决心。在朝廷上,严嵩看见夏言坐在首辅的位置上,心里如同鱼刺梗在喉咙一样难受。
皇帝南巡回宫,对道教愈加崇拜,已经达到痴迷的程度。他自诩为“飞玄真君”,身为大明王朝的一代天子,出入宫廷都戴着香叶道冠,穿着青色道袍,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地地道道的道士。他把自己道教化还嫌不够,看着身边的重臣穿着官服也感到不顺眼,便令中官专门做了五顶道帽,称作“沉水香冠”,分别送给夏言、严嵩、顾鼎臣等五位重臣,嘱咐他们也要像自己一样在入朝时戴上。
不拘小节的夏言对此不屑一顾,将皇帝赏赐的道冠弃置一边,还是和往常一样官服朝冠地去拜见皇帝。嘉靖皇帝每次看见他,总是眉头微微一皱,表达出心中的不悦,但又不好当面指责,由此慢慢地对夏言生厌。
有一天,嘉靖皇帝与几位重臣商讨朝中大事,臣僚们都恭恭敬敬地戴着皇帝亲赐的“沉水香冠”,唯有夏言依然官服打扮。而在他们之中,只有严嵩一个人装扮特殊,只见他在那顶崭新的“沉水香冠”上面又罩着一层透明轻纱,像西域女子一般。皇帝远远看见好生奇怪,便问道:“严爱卿,为何打扮得像西域女子一般啊?”
严嵩立即跪在龙案下启禀道:“皇上恕罪!圣上亲自赏臣‘沉水香冠’,臣恐风吹日晒,尘沙侵蚀毁了颜色,故以轻纱遮盖。”
嘉靖皇帝一听,心中甚喜,顺口而出道:“难得爱卿想得周到,耿耿忠心。哎,夏爱卿为何偏偏不戴呢?”
几个重臣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移到夏言的头上,又面面相觑,仿佛觉得那后面带着两根黑羽的官帽是何等的丑陋!
夏言却镇定自若地老老实实说:“请皇上恕罪,臣一时还不习惯,常常忘记此事。”
嘉靖皇帝看到人多,没有当面责怪这个夏首辅,只是“哦,哦”地敷衍过去,便召集大家研究起国库增收和边垂防务等事务来。
当时,鞑靼吉襄部进犯大同。那里驻军松弛,边防指挥周岐被犯边的鞑靼杀害,西北边防人心惶惶。而在朝廷,户部尚书梁材又致仕,造成宫中财政十分窘迫。嘉靖皇帝深深叹息道:“如果梁材在,就不至于此啊!”
议事完毕,皇帝宣布散朝,严嵩磨磨蹭蹭地留在后面不想走。他看着夏言等几个大臣已经走出大殿,悄悄地对皇帝道:“皇上,臣是看您心里不快才留下来的,其实皇上对夏首辅那件事不必放在心上。”
嘉靖皇帝本来对刚才的事已经忘记,经严嵩一提又记起来,问他道:“哎,你说夏言为何不戴朕赐的香冠啊?”
严嵩看皇上终于上了钩,报复夏言的时机已到,便阴阳怪气地说:“夏首辅曾说这‘沉水香冠’不伦不类,戴在头上人不人鬼不鬼的有失身份。”
章三十六 迷道恋丹 忠奸难辨(4)
嘉靖皇帝听后“哦”了一声,心里很不舒服,但转念一想严嵩和夏言近来总是别别扭扭的,平素也听见些风声说他们两个越来越貌合神离。眼下见严嵩背地里说夏言的是非,不免有些将信将疑。遂又说道:“夏言还不至于此吧!”
严嵩见皇帝有所不信,又怕自己言多露出破绽,便故意说:“夏首辅一向对皇上忠心耿耿,臣也不敢乱说他的坏话。他只是说过自己不信皇上搞的那一套,永不参与崇道求神。”
听罢严嵩的这一重炮,嘉靖皇帝气得透不过气来,心里开始嫉恨夏言。连续几天,嘉靖皇帝心中的怒气无法排解,精神有所不支,加之晚上在曹端妃那儿销蚀精力,快乐的阳具慢慢成了软囊,进而阳痿。他恼羞成怒,认为这都是吃那段朝用炼的丹丸所致。
段朝用自被嘉靖皇帝召进皇宫,甩开膀子要在皇帝面前大显身手。他为了取得皇帝的信赖,主动向朝廷奉献银子一万两帮助修建刚开工不久的雷坛。这时嘉靖皇帝刚刚修建了万寿山七陵和湖广钟祥的显陵等几十项重大工程,耗费了大量的金银钱财,使国家的财政几乎陷入枯竭。段朝用的区区万两银子对这些浩大的工程来说虽不足挂齿,但它的意义却非同小可,一是为嘉靖皇帝解了燃眉之急,二是帮助皇帝找到了缓解财政危机的路子。嘉靖皇帝对于段朝用的耿耿忠心立即给予回报:授他为“紫府宣忠高士”称号,领文官正五品俸禄,另外还将红胪场的旧所赐给他作为宅地。后又接他进入宫中,令他专门炼丹,“点物成银”。
段朝用突然由一个流浪街头的术士变为宫中皇帝的红人,好不得意。到了宫中,他与陶仲文臭味相投,故意让陶仲文测算卜卦,选择点化的方位和宫殿,制造一种神秘气氛。陶仲文因为预测卫辉大火有功,嘉靖皇帝以为他比邵元节更胜一筹,对他言听计从。段朝用便对陶仲文说建炼丹炉需要银子一万两,陶仲文找到皇帝一说,凭旨到国库领取。以同样的方式,段朝用以炼出“仙银”为名,先后从嘉靖皇帝手中掏走四万多两银子。而嘉靖皇帝在收到段朝用点化的“仙银”时,总是对它们崇敬有加,视若宝贝,根本不想想那些银两是从哪里来的,只是迷恋于段朝用炼的“仙银”和丹药。
时间一长,嘉靖皇帝感到段朝用献给的丹药并无特别之处,在曹端妃那儿,他搂着妩媚婀娜的美人,心急如焚,血涌脑门,那腿根的小东西却无动于衷。皇帝只好丢下曹美人躲在旁边偷偷服用丹药,可连服几次,也不能使他尽到性儿,急得皇帝直挠鼻子。当天晚上,皇帝便传旨,将段朝用逮捕入狱。段朝用有个徒弟名王子岩,对段朝用受宠于皇帝早有不满,段朝用事发之后,王子岩主动向嘉靖皇帝揭发了他的骗术。发现自己受了骗的嘉靖皇帝,一怒之下,将王子岩也打下了大狱。
章三十七 邪说惑帝 日蚀罢相(1)
严嵩与陶仲文互相勾结,将夏言首辅陷害出了内阁,但嘉靖皇帝并没有任严嵩作首辅,而是提升翟銮接替夏言,这对严嵩多多少少是个打击。
嘉靖皇帝识破段朝用的骗局,将他下狱,按说也是犯了欺君之罪要杀头的,但皇帝出于面子上的考虑,生怕众臣讥笑他的愚昧,大言不惭地自圆其说:“黄白之术,古昔有之。只是段朝用这人的道行太差,所以无法修炼成功。”在对待段朝用上,皇帝表现出惊人的宽容,只将“紫府宣忠高士”降为“紫府宣忠仙人”,官职降为御林卫千户。然而想到段朝用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嘉靖皇帝又忍不住把怒气牵至武定侯郭勋的身上。
对于郭勋,嘉靖皇帝是既可怜又可恨。他知道郭勋是礼仪派大臣,应该保护,但他接连上奏的几件事都在朝廷中造成不良影响。先是他建议恢复镇守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