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深处的误会 作者:傅国涌-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启超是上个世纪之交“言论界的骄子”,他以《新民说》等大量文 章、著作给中国带来了某种希望。从《时务报》到《清议报》、《新民丛报》, 他那带有感情的笔锋感染了不止一代人,直接影响了蔡锷等学子,间接影 响了几乎每…?个知识分子。在戊戍变法失败后的痛苦岁月里,他走出了老 师康有为的影子,成就了上个世纪之交一个知识分子所能达到的最高成 就。1912年,在经历了 15年的流亡生涯后,他返回祖国,在一次报界欢 迎大会上,他无比感慨地说:清王朝的覆灭、中华民国的诞生,“则报馆 鼓吹之功最高”。他称之为“以黑血革命代红血革命”。梁启超一生耿耿以 ‘‘新民”为念,辛亥革命之前的18年中他先后办过7个报刊,以其言论、思 想改变了一个时代,丰富了民族的精神宝库。他认为立言的宗旨就在于 “浚牖民智,薰陶民德,发扬民力,务使养成共和法治国国民之资格”。(《梁
启超全集》第四册2%9页,北京出版社丨999年版)所以,他回国以后,面对潮水
般的欢迎,他首先想到的是重操旧业,表示愿以办报为自己终生事业。他 的这一认识无疑是相当深刻的。遗憾的是,民国初年他经不起种种诱惑, 一脚踩入了污泥浊水的政坛,为世人所诟病。一个言论界的梁启超,其影 响、作用远大于一个总长的梁启超。
当陈独秀痛定思痛创办《新青年》,打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 大旗,一场孕育了新文化的“五四运动”就呼之欲出了。陈独秀曾言,办 报10年,国中风气当为之一变。邵飘萍、林白水抱定新闻救国之志,不惜 流血。与他们的殉道精神相比,他们的缺点不过是白圭之瑕。《大公报》在 张季鸾、胡政之他们手里发扬光大,赢得世界性的声誉不是偶然的。“小
跳出『周期率』
231
骂大帮忙”的污水遮掩不了历史的真相,百年回首,我们依然为他们当年 的言论风采而激动,他们不仅忠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而且参与塑造了一 个时代。《大公报》为代表的民间报纸对国民党专政、腐败的公开批评,对
#
社会进步、民生幸福的追求,让我们今天读来仍为之动容。在两极对峙、 左右不是的夹缝中,他们始终坚持自身的独立性,坚持中道而行,尽管他 们的一切努力最终都化为了灰烬。
从胡适、傅斯年、罗隆基、王造时到储安平,直接吮吸过西方文明乳 汁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他们对中国的弊端有更清醒的了解。无论他们最后 留在大陆,还是去了美国、台湾,他们对中国的感情是一致的,他们试图 走出专制传统的阴影是一致的。1929年,胡适、罗隆基在《新月》公开批 评国民党一党专政,发起人权运动时,他们没有一丝的胆怯。王造时无论 在写《从“真命天子”到“流氓皇帝”》时,还是在办《主张与批评》、《自 由言论》半月刊时,面对怎样的压力、迫害、威胁,他都没有屈服。这些 拥有博士头衔、洞悉人类文明趋势的知识者,在他们心目中,发言是天职, 枇评政府是常态。当官对他们没有什么诱惑,王造时几次拒绝过蒋介石的 拉拢,罗隆基也曾拒绝当国民党的部长,胡适一辈子有很多从政的机会, 包括做教育部长、行政院长等,他都一一谢绝了,。只愿当战时的驻美大使、 北大校长。
有这样的认识,他们才有足够的底气,坦荡面对一切袭来的横逆。储 安平办《观察》是中国自由主义在20世纪最后一次实践冲刺,《文汇报》、 《新民报》等被封杀,他站出来抗议,民盟被禁,他发表北京48教授的联 名抗议,即使“政府利刃,指向《观察》”,他也要说话……1948年12月, 《观察》终于沉沦在一个漆黑的长夜里。
他们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选择,来自他们独立的人格追求。有独立人 格,不以权力的是非为是非,才有独立判断,独立批评。知识分子站在权 势集团之外,不依附,不献媚,不惟权是从,是言论自由的必要前提。几 千年来我们跳不出王朝兴衰、循环往复的“周期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王芸生先生早已发现的,中国从来只在两个“统”中打转,一个是“正 统’’,一个是“道统”。所谓“正统”,说穿了也就是谁掌握了无限权力,当 上了皇帝,谁就是“正统”,什么篡位、逼宫都不在话下。刘邦当了皇帝, 他就是“正统”,项羽如果胜了,他照样是“正统”。一句话,“成者王,败
历史深处的益^
232
者寇”。历史从来是按照他们的意志修的,即使千古典范的《史记》也类 似于帝王将相的家谱。所谓“道统”,表面上是儒家,骨子里是法家(“阳 儒阴法”)。百代都行秦政制,说出了一个事实,“道统”是为皇权统治服 务的,读书人皓首穷经,八股考据故纸堆,这一切都是为了有朝一日登上 天子堂,为一家一姓的王朝效力,从而光宗耀祖,享受荣华富贵。“道统” 确立了 “普天之下”的统治秩序,对皇权、对祖宗之法一切都容不得怀疑。 中古长夜,何止千年,岁月悠悠,几乎没有人对皇权、对世袭制、对扭曲 的儒家学说提出质疑。读书人除了走科举之路、隐居之路,没有其他任何 路可走。
文明徘徊不前,社会停滞不动,文化无生气,不容许有任何不同思想, 这样的局面持续近两千年,放在世界史上是罕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不 可能生长出现代文明的因子。如果不是列强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闭关 自守的天朝大国还以为自己永远是世界的中心呢。众所周知,睁眼看世界 的第一代中国人首先惊讶于西方的坚船利炮,接着登场的知识分子开始看 到自身制度的缺陷、文明的差距。无论是传教士,还是早期留学日本、西 方的知识分子都给这个古老农业文明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价值。新一代 知识分子在19世纪末以来急剧的社会变动中逐渐成长起来。梁启超说戊戌 变法以后的15年变化之大超过了以往150年,这话说得还是保守了些。
洪秀全没有走出传统造反、坐天下的老路。在康有为身上,我们虽然 可以看到传统的因袭,但变化已经开始。孙中山为创立共和作出的努力, 足以让他名垂史册。宋教仁、蔡锷在幽暗的历史中放射出刹那的光华。如 果我们要重写中国近代史,不能再按照“打天下、坐天下”、成王败寇的 逻辑来写,主角也不是以政治人物为主。尽管戊戌变法、宪政运动、辛亥 革命、军阀混战这些都还是要写的,但对那些切实推动了社会转型的人、 事和机构尤其应大书特书。蔡元培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理念奠定 北大的基础,也是为中国现代大学奠基,其功绩不亚于孙中山手造民国。 陈独秀、胡适办《新青年》,推动新文化运动;张季鸾、胡政之等以“四 不”方针接办《大公报〉h张元济、王云五等对近代出版业的贡献……这 些打破了千年暮气的人物,他们身上都闪烁出有别于传统文人的光芒。袁 世凯、张作霖、蒋介石之流算不上历史的主角,同盟会、北洋军阀、国民 党的活动……也不能占据太多的篇幅,推动文明进步的力量是多元的。一
跳出『周期率』
233
元论的历史观应该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在中国近代史上,一报(大公 报)、一馆(商务印书馆)、一大学(北京大学)值得重视,它们具有象征 意义,以它们为代表的近代大学、出版业和民间报纸为中国引入了新的文 明,培育了几代新型知识分子,是中国思想自由、学术自由、言论自由的 风向标。创办这些事业的知识分子,站在权力以外,与当权者保持距离, 独立开创了历史新局面。其精神价值和实践意义都是永不磨灭的。我以 为,要说跳出“周期率”,只有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希望的影子。
遥望18世纪的新大陆,华盛顿经8年苦战,终于为那片土地赢得了 自由以后,严词拒绝王袍加身的呼吁,解甲归田。这是…种怎样的文化? 这是一些怎样的人?发生在新大陆的故事让全世界耳目一新。比照我们古 老的东方大陆,一次次的改朝换代都没有触动皇权本身。底层农民一旦造 反成功,登上皇位,…样是生杀予夺,颐指气使,以天下力物苍生为他囊 中私有之物。从刘邦到朱元璋,甚至可以算上失败的李自成、张献忠、洪 秀全之类,都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不是“彼可取而代之”,就是“大丈 夫当如此也”。权力是唯一的,任何人当了皇帝,都不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