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宫两朝演义-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琶峡。四面围聚,想擒那吐谷浑的可汗伏允。

哪知伏允已是率了数十骑潜遁。却命一个酋长,诈作了伏允,保守车我真山,坚持不出。各军却也不敢深进,两相并持了多日。隋廷方面,却有个右屯卫大将军张定和,原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他见两军按着不动,好生焦躁,再也忍耐不住,便自请入山,往捕伏允。杨义臣百般劝阻,他兀是不从,只率了三百名步卒,入山搜寻,杨义臣急命裨将柳武建,率军追踪入山,步步为营,哪知张定和已是中了伏兵,和三百名步卒,一齐送了性命。武建虽也遇敌,却斩俘吐谷浑兵至一千五百余人。还有个左光禄大夫梁默,也中了伏允的伏兵,丧了性命。只有卫尉卿刘权,军出伊吾道,总算得了两次胜仗,虏得了千余口,回来报功。吐谷浑仍未灭尽,炀帝却命刘权,居守河源,扞御吐谷浑。

通道西域,并因裴矩绥远西域有功,进绶青光禄大夫,遂车驾东还。行经大斗拔谷,那条山路,甚是仄狭,只能一人一骑,鱼贯而行。恰值天气又是严寒,朔风吹面,宛似刀割一般。天公又是不肯做美,竟飞扬了一天大雪,阴冥暗晦,白昼也同傍晚。部卒前后不能相顾,弄得零零落落,不成模样。

不要说驴马冻死了不少,吏卒也多僵毙,随驾的后宫妃嫔,皆是狼狈不堪,憔悴了花容。好容易出了山谷,炀帝顺便到了长安,又因长安无甚可玩,仍回转洛阳,改称了东都。

至大业六年正月,有天的清晨,炀帝尚在梦中,忽有内侍慌忙击叩寝殿宫门。炀帝惊醒,忙问:"何事?"内侍报道:"有盗潜入建国门,抢夺卫士的甲杖!"炀帝听了,不觉大惊:"都门重地,怎会有盗混入,定有图谋不轨的人!"急忙披衣起来。萧皇后也从梦中惊醒,吓得花容失色,抖抖索索的随着炀帝,一同结束下床。正在这个慌急的时候,禁卫中的护驾官儿,宇文述、郭衍等,都已到齐,听候炀帝拨付。不一会,内侍报道:"诸盗已被齐王栋率兵抵御,将他们杀死净尽,没有一个漏网。"炀帝不觉大喜,即召齐王栋入宫。

原来齐王栋,乃是炀帝的次子,孔武多力,善于兵事。当时见了炀帝,炀帝便问栋盗事的始末,栋道:"那般强徒,共有百数十人,在今晨穿了素冠练衣,焚香持花,混入了建国门,自称弥勒佛临凡,初劝该处的卫士起叛,说什么隋朝气数告终,真主已是出世等的胡说。卫士即欲擒住他们,他们便抢卫士甲杖。一时的势儿甚是凶猛,卫士们寡不敌众,险些被他们冲入。幸有人就近报知了臣儿,臣儿赶忙率了侍卫,前往抵敌。赖父皇的威德,杀死了众盗。"炀帝听了,自是欢喜,温慰了栋一番,方命退出。

本来自从太子死了,东宫未立,依了次序,齐玉栋应得立为太子。只是栋也有一件大病,和乃父相似,便是性善于色。这次有了功绩,他越发任意了,竟私纳府僚长史柳謇的女儿为妾,又与妃姊韦氏通奸。韦氏已为元氏妇,被齐王占了去,虽是不敢上书诉讼,怨言已是流传都中。炀帝也隐有所闻,栋却肆无忌惮,反召相士遍视后庭。相士却指韦氏当做皇后,栋更是心喜,又恐炀帝册立了嫡孙,阴嘱巫觋作厌术。哪知俱被炀帝所悉,赐死了韦氏,府僚大半获罪。栋虽未削爵位,已是失宠,便始终不得正位东宫。正是:不求修德邀恩宠,反失君皇一片心。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六十五回 江都宫吴歌翻旧曲 辽东城隋将大丧师  






吴女十五貌轻盈,一曲当筵倾至尊,酒绿灯红,花圃锦簇。四壁的曼妙乐声,悠悠扬扬,随着唱喉婉转,靡靡消魂。在那正中席上,坐了个风流天子,便是炀帝。在他的四周都是绮年玉貌的美人,一个个倩装如画,眉目妖娆,尽是吴地佳丽。南朝金粉,胜了北地胭脂,在炀帝眼中看来,当时却有这个思想。

原来炀帝正在东都留了多时,觉得西苑里面的风光,不如了昔年。其实西苑里面,依旧是花娇柳媚,人艳歌清。只是炀帝生了厌心,便觉风色减色了,又想着江都,便决计再下江都。萧皇后等虽是婉言劝阻,炀帝一团高兴,怎肯打消,定欲前往。后妃等没有法阻止,只得任他起銮。萧皇后却未随往。

便是十六苑的夫人,也只黄雅云、樊玉儿、刘云芬、柳绣凤四个喜游的夫人,相随了炀帝。袁宝儿和袁紫烟没有到过江都,便也随往。美人里面却有妥娘、俊娥、吉儿、冶儿也愿再到江都,炀帝又拣了数百名采女随行,仍坐着龙船南驶。

到了江都,江都宫监王世充,一闻炀帝驾临,便出郊迎谒,将炀帝接入了城中。炀帝到宫中巡视,见新筑的宫室一切备置,尽皆合意。一般宫女,又来拜谒,都是轻盈吴女,一片万岁,清软动听,炀帝更是心欢,顾了王世充笑道:"卿布置得宜,不愧为一个干材。"原来王世充本是西域胡人,原姓支氏,其父早殁,他的母亲不耐寡居,世充便随母嫁了王氏,因冒其姓。

世充性甚诡诈,颇善辞令,好读书,善于兵法,能通律令,本为江都郡丞。

江都宫监的职儿,原是榆林太守张衡兼充。张衡初为御史大夫,怎会降为榆林太守。只因炀帝在太原建汾阳宫,张衡国太原已有晋阳宫,尚未落成,遂谏炀帝息民节财,反触怒炀帝,乃出为榆林太守。又命督役江都宫,张衡不免怒言,遂被王世充所奏。炀帝大怒,本欲将他杀死,念及了大宝殿、芙蓉轩中杀逆的事,便贷他一死,削爵为民。始命王世充为江都宫监。

世充深知炀帝性情,只是声色是娱,故选了美色的吴女,入宫执役。炀帝见了宫女的窈窕,不禁深嘉。世充得了炀帝奖词,越发的献谀逢迎,遂为炀帝所宠,便将金帛大赏世充,世充当然拜领。当下在宫中,大开筵席,呈上美酒佳肴,那般吴女宫娃,各携着乐器,弹唱歌舞。不但炀帝瞧了心爱,陪宴的雅云,也笑顾柳夫人道:"究竟是南方佳丽,一副歌喉,天生成这般清脆,比了北地的歌女,歌声细中带粗,更是动听!"云芬接着笑道:"柳夫人原是吴人,如今听了故乡的妙音,谅来有些动心,勾起了思乡情绪吧?"

绣凤嫣然一笑道:"倒也未必。"妥娘笑道:"夫人竟也乐不思蜀了?"炀帝也忍不住笑了。这时又见一个吴女,悄立当筵,曼转歌喉,脆生生的唱出几支歌儿,俱是吴语土歌,第一支道:送郎八月到扬州,长夜孤眠在画楼。女子拆开不成好,秋心合着却成愁。

第二支歌道:

约郎约到月上时,看看等到月蹉西。不知奴处山低月出早,还是郎处山高月下迟。

第三支道:

你在东时我在西,你无男子我无妻。我无妻时独还好,你无男子好孤凄。

第四支歌道:

树头挂网枉求虾,泥里无金空泼沙。刺潦树边栽狗桔,几时开得牡丹花。

炀帝听了只觉得靡靡动人。绣凤笑对炀帝道:"这些多是吴地土歌,乡

间俚曲,虽是靡曼动听,却不能登大雅之堂。依贱妾看来,不如将圣上的《清夜游曲》,录给了她们,命她们学习了歌唱,岂不甚善!"炀帝不禁大喜,连连点头道:"朕原在思索,也觉得她们所唱,在宫殿里面,不甚相宜。"

世充伺候一旁,早听清了绣凤和炀帝的话儿,便即含笑上前道:"下里巴音,上渎天听。既有御制歌曲,理应由臣录述,以示她们。"炀帝笑顾妥娘道:"便烦卿口述。"妥娘点头应允。世充早取过了笔墨纸张,妥娘便将《清夜游曲》,一句句念出。世充奋笔疾录,不多一刻工夫,已是全曲抄录停当,世充即传示诸女。

到底是吴中丽质,灵秀天生,都是十分聪慧,其中却有一大半知书识字,能通女墨,便用心默记,即能-一背出。其中更有一个妙人,只看了一遍,已是过目成诵,竟婷婷的到了当筵,含笑奏道:"圣上御曲,且待贱婢歌来,若有差池,还望曲恕!"炀帝听了,不觉大异,四夫人和五美人等,也各听了吃惊。只见那个美女,身穿浅碧宫衫,淡黄裙子,腰束着一条紫色汗巾,足上穿了一双青缎弓鞋,瞧上去她的芳年,谅还不到破瓜年纪。生得十分动人,春山淡扫,秀气分明,秋波含水,媚态流露,娇滴滴脸儿,微红映白嫩,怯生生身材,细腰显轻盈,真是吴女班头,宫娃绝色。早把个色界魔王的炀帝,惊得呆了半晌,才含笑对她道:"你且歌来。"那个吴女,便不慌不忙的,随口成腔,曼声度出,一曲告终,却是没有丝毫错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