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位同学,昨天下午我们花了一个小时演算的那道物理题目,大家还记得吗?”朋亮中说,“计算量特别得大,虽然最后算出来了,但消耗了太多时间,薛经纬同学刚刚提出了一个新的解法,非常好,我们让他来讲讲。”
薛经纬从不回避崭露锋芒,他闲庭信步般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开始在黑板上面画出题目中设计的运动路线图:“其实如果把这样一个运动想象成一条光线,经过不同的介质,发生了折射的话,用光学思路去做这道运动学题目,就简化很多了,比如……”
薛经纬只用了简单的几个步骤,但是期间蕴藏了莫测的变幻,用强大的思维推理加上简单的算式就成功地将一道复杂困难的题目迎刃而解,薛经纬轻描淡写的话语却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实在是令虎低头,猿倾耳。
“厉害!厉害!”任杰赞叹道。
“我怎么记得题库里好像有过这种解法。”史遥抱着他的那本大题库又开始寻宝一样地翻索。
薛经纬讲完后,朋亮中带着一种既有失落又有欣慰的笑容说:“很好啊,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对我的解法找出破绽,想到更简明更奇特的解法。我们今天还是做练习题。”然后朋亮中就擦净黑板,开始写下三道题目。
大多数同学都翻开笔记本开始抄题,有时间的话就试着演算一下,没时间的话就等着朋亮中讲解。
薛经纬一般是看着题目若有所思,然后拿起笔在稿纸上象征性地演算一下关键步骤,难关一旦攻破,薛经纬就放弃题目本身而开始总结归纳;文韬则是习惯从头到尾细心演算,哪怕是已经水落石出了,文韬也坚持将最终答案演算出来才会罢休。
除去薛经纬、文韬两大牛人,排在八班的第二批物理方面的种子选手就是叶汛、任杰和史遥了。
叶汛在上一次物理竞赛中拿了个二等奖让不少人对他刮目相看,但他一直很低调,低调地学习着任何内容,他从不认为自己学得比别人好,从不担心自己学得比别人不好,他只是保持着平和的态度不断地学习着;任杰的学习能力和他的外表一样优秀,不仅是物理,其他课程,包括英语和语文他也一样手到擒来,语文课上的作文范读,任杰的作文是被范读的几率是男生当中最高的,重要的是,任杰很谦虚,他总是尽一切努力去向别人学习;史遥是物理科代表,他在物理方面的能力是慢慢发挥出来并且被朋亮中注意到的,一年之内,史遥的物理试卷得分从120分左右直线上升到140分左右并且稳定在了高分线上,史遥的自信也随着物理试卷上的得分直线上升,史遥很相信他的那本题库,也同样很相信自己的才智。
朋亮中抄完题目后转身点名:“文韬、余然、叶汛,你们三个上来做题。”
剩下的同学们都放弃了抄笔记,朋亮中这次让三大高手同台露手,很有观赏价值。
史遥看着看着便皱起眉头,对任杰说:“你看叶汛,第一个力学算式就分析错了,绳子对球的拉力肯定沿着绳子嘛,他怎么将那个拉力偏离绳子而去通过球心呢?”
任杰点头道:“对,可能叶汛一时想错了吧。”
史遥撇撇嘴:“这可是基本知识,叶汛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上次物理竞赛怎么拿的二等奖?”
任杰斯文地笑了笑:“可能他一时糊涂了呗,或者他拿手的不是力学题,咦,文韬好像也被难住了。”
文韬的确碰了个大钉子,他上台时朋亮中指明了那道电学题由他来做,文韬分析了一番,有了个大概思路,但就是依然找不到突破口,于是就在题目面前干巴巴地站了许久,没有动笔写一个字。
相形之下,余然对付那道光学题目就显得顺利多了,他一手随意地垂着,一手在黑板上上下左右地标着光线图,然后标定几个点,列出六个算式,又在黑板一角兀自演算一番,最后标上答案,便回到座位了。
朋亮中看着余然笑道:“余然你很聪明嘛,但为什么总是不把聪明表现出来呢?”
余然轻轻弹着手指上的粉笔灰,淡然地笑着。朋亮中其实很不明白,他始终坚信余然很聪明,但是为什么余然的成绩总是滑在能力的底线部分。其实余然自己也不是很明白,也许真的如佟灵说的:“余然,真的要到高三了才会努力么?”
朋亮中对仍在演算的叶汛和文韬说:“好了,你们也回座位吧。”
朋亮中拿起红色粉笔批改着叶汛的演算:“首先绳子的拉力方向分析错了,但是后面的分析思路都是对的,所以以后要注意了,否则一错则全错。”叶汛不好意思地连连点头。
朋亮中又指着干干净净的文韬处理的那道题目:“其实这个题目很简单,半球形的带电体以前我们也碰到过,这次稍微有些例外,但不外乎还是一个微积分的运用。有时候不要总是一个人埋头在底下鼓捣自己的东西,如果没有效果的话岂不是浪费时间,也是浪费自己的才能嘛。”
所有人都知道朋亮中的话是说给文韬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