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去了。
4
三爱背着手风琴走在街上,一路上吸引了众多惊讶好奇的目光。三爱两眼直视前方,佯装没看见。她早已习惯了。
塞北厚重的黄土层,挡住了三爱的视线,却挡不住她向往外面的心。夕阳西下的时候,三爱经常立在杏子河畔,望着塞北连绵的大山,想象着,山后面有什么呢?如果山后面还是山,那后面还有什么呢?
三爱喜欢在星期天的时候爬上大山向四处展望。她看见光秃秃的山梁在太阳的照耀下,会闪闪发光。冷调子的太阳照着它,像银子。暖调子的太阳照着它,像金子。金山银山总是让看见的人们惊喜不已,千辛万苦地去跑近了,一看,却是石头,人就走开了。
三爱却不走。她喜欢躺在山顶上看云。高原的天空是云的天空,聚集了世界上最美丽最多姿多彩的云。云像高原的灵魂,轻盈多姿,飘来飘去,在晨曦和暮色中变幻出缤纷的彩霞。云落在山头是雪,落在山腰是雾,落在山底是深亮的水窠,落在眼中就是晶莹的泪珠。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高原的风是耀眼的。风从远处向人吹过来的时候显得很亮,好像把阳光也刮过来了似的。三爱就常常这样坐在山顶上,让风从她的身边掠过,把无数根太阳的毛刺热辣辣痒酥酥地钉在她的身上。
您所在的位置:人样子>正文回目录
第14节:塞北的腰鼓队
作者: 陈海涛
而歌声就像阳光,照亮了三爱成长的每一个脚印。
三爱和在地区很有声望的薛老师学习声乐。上学期她在地区民歌比赛中得了奖,薛老师是评委,主动要收她为徒,而且照顾到她家的经济情况,上课从来不收钱。三爱每个礼拜天一大早搭乘公共汽车,去离塞北八十华里的地区师范学习声乐,上完课赶天黑再回到塞北。薛老师工作忙有时回来的晚,给她上完课天就已经黑了,没有了从市里发往塞北的车。大多时候三爱会在师范读美术班的老乡建莉那儿借住。建莉待她很好,总是从灶上挑最好的饭菜打给她吃。但经常打扰建莉三爱有些不好意思。没有足够的钱住旅店,三爱就沿着公路边往塞北的方向走。有回走到深夜,脚实在酸疼,她不敢一个人继续再走,就敲了路边一户人家的院门向人家借宿,还好那家的老大爷和老奶奶人很慈祥,收留了她。有时她就壮着胆子搭乘往塞北拉石油的油罐车。看着司机异样的眼神,她不敢去坐在他的身边,就坚持爬上后面的大车厢,迎着刺骨的寒风,站一路回去。
自打收到一封莫名其妙的恐吓信后,三爱就将练习声乐的地点由家里转移到了杏子河对岸的向日葵地。
那封恐吓信是这样写的:蓝美爱,你成天地鬼哭狼嚎,制造噪音,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槐树渠人民的休息与生活,你已经成为人民的公害。你这个没规没矩的野女子,希望你立即停止,不然就对你不客气!后面还加了一行血淋淋的红字:小心要了你的命!三爱很委屈,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平日练声拉琴都是在傍晚放学回来,一向很注意时间的,怎么会影响到别人的休息呢?
三爱立在向日葵地里咪咪吗吗地练习发声,很快就引来一大帮人的观看,真像电影《人生》里刘巧珍刷牙被人围观一样。有人说她不学好,有人说她没个人样子,甚至还有人说她脑子进水了,可能受了什么刺激。三爱尴尬、懊恼之极,她将琴一背,转身往杏子河边走去。她想,反正有奔流的杏子河水哗哗作响,能为自己遮掩不少。有本事你们就跟着!
经过邮电局,三爱又进去看有没有她的信。王涧回北京后一直和她保持着联系,他总是那么关心、支持着她,不知不觉中,王涧对她的称呼已由美爱转成为爱爱。
果然王涧又从北京来了信,还给三爱寄来了高考复习资料和两本乐理书。
王涧在信里对三爱说他很挂念她,鼓励她争取今年考上,那样就可以和他在一起了。他给她讲北京有多美,大学里有多么好。看着信,三爱不禁心驰神往,一颗心早已飞到了北京。
三爱进了家门还没站稳,就听到后窑传来大姐压抑的啜泣声。大姐这几年性情有太多的改变。她有的时候异常开朗泼辣,有的时候却又郁郁寡欢。二爱和三爱经常询问大姐有什么心事,可她什么也不说。
三爱赶忙进去问,大姐你咋啦?是不是胡二水又欺负你啦?可大爱眼泪一收转而一笑大声地说,没什么,往回走被风吹迷了眼。三爱说明明你哭来着,我都听见了,还玄这哄小娃娃的谎做什么?大爱顿时沉下脸来训斥她:小女娃娃家,把自己的学习管好就行了,净瞎操心!锅里有饭,吃去!
礼拜天,三爱又去地区学专业。大爱将她送上了一辆油罐车,大声地给司机叮咛着:“老宋,我妹妹就交待给你了啊,捎到地区师范,晚上再把她等着接上给我捎回来。”
“放心吧!完不成任务你就骟了我!”老宋开玩笑道。
大爱笑着说:“好啊,这可是你说的,你以为我不敢!”
老宋说:“你厉害。服你了。”
她又仰起好看的脸冲着车窗里的三爱说:“三爱,好好学!一定要争气!你大姐没个人样子,你一定得学出个人样子来!”
三爱纳闷了:自己唱歌别人说没个人样子,大姐咋也说她自己没个人样子?她这么好这么俊的人都没个人样子,那谁才配得上有人样子?啥叫个人样子呢?
5
省警察学校里,一帮学生围坐在学校的活动室里观看着电视。中央台里播放的是首届全国民间舞蹈艺术大赛。比赛的气氛很是紧张热烈,正进行到最后一个节目。来自全国的二十多个节目中谁是最后赢家就要被揭晓,大家拭目以待。
女主持人款款上来报幕:最后为我们表演的节目是《塞北腰鼓》,表演者是来自陕西塞北的腰鼓队!
二爱的心剧烈地狂跳了起来,是塞北的腰鼓队,塞北的腰鼓队!
随着一阵激昂的呐喊声,十三个身着陕北民间装束的小伙子生龙活虎地冲上了舞台。他们个个白衣白裤,腰间扎着红腰绸,头上裹着白羊肚子手巾,脚蹬红靴,身挎红腰鼓,身材魁梧健壮,动作热烈奔放,配上亢奋悠扬的锣鼓唢呐声,将黄土地的粗犷与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中间领舞的是一个眉宇清秀的小伙儿,他刚烈熟稔的动作中透着几分细腻。二爱定睛仔细一看,竟是大姐!的确是大姐!二爱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一浪叠一浪的掌声中腰鼓队打得愈加起劲,每一个甩手、每一个踢腿都洋溢着潇洒豪爽,都透着朴实热情,手中红绸飘舞,脚下呼呼生风,头摇得韵味十足。
大爱开始了最高难的连打,她旋转着一连打了八个“过膛”,她精彩的表演将比赛推向了高潮,屏幕内外顿时爆发出热烈而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个熟悉的大嗓门在二爱的身后激动地响了起来:“这是我们塞北的腰鼓队!领打的就是蓝萍爱的姐姐蓝英爱!”
说话的是王警超,只见他立在椅子上挥舞着双手兴奋得满面红光。同学们纷纷向二爱竖起了大拇指:蓝萍爱,你姐姐真棒啊!二爱自豪地笑了。
主持人最后宣布:获得首届全国民间舞蹈艺术大赛一等奖的节目是来自陕西塞北的《塞北腰鼓》!
“噢!太棒了!”大伙欢呼着又鼓起了掌。
喜悦的泪水打湿了二爱的眼眶。她为大姐高兴,为塞北腰鼓队取得胜利而高兴,更为自己有着这么一位好姐姐而光荣、骄傲。虽然大姐和她并不是一母同生,却胜似亲生姐妹,大姐为她和妹妹三爱所吃的苦、对她俩的关爱早已永远铭刻在了她的记忆深处。为了她和三爱读书,大姐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啊。
二爱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自己返校时的情形:公共汽车在亲人们一声声的叮咛中徐徐开动,父亲与三爱使劲地冲自己挥着手,大姐追在车屁股后面大声地喊:“二爱,好好学啊,一定要学出个样子来!”
您所在的位置:人样子>正文回目录
第15节:扬眉吐气站起来
作者: 陈海涛
二爱的泪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她匆匆挤出人群跑回了宿舍。她躺在床上,眼含热泪,心潮起伏,久久难平。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就像塞北川底的杏子河水一样在她的心头汹涌澎湃,使劲地拍打着、奔腾着、激荡着。
6
塞北腰鼓一下子在全国出了名,吸引得众多外界人士前来塞北参观、采风、交流。大爱也终于得到了塞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