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林方丈-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话未落音,一口鲜血喷在龙袍之上…… 
武帝不知满朝文武当时是如何惊惶变色的,当他惊痛万分地扑到大哥身边时,大哥一面大声喘着气,一面死死地抓着他的手用力摇了摇,弥留的眸光中流露出无以言说的企冀和悲怆…… 
大哥因担心朝廷动变可能引发的杀伐争重、天下大乱的局面,也为了他这个兄弟能够顺利继承帝位,至死都未在群臣面前流露出自己遇毒的真相…… 
很多年过去了。然而大哥临终口传遗诏时那强抑灼痛却不动声色、刚毅镇定的神情,弥留之际那沉甸甸的眸光,常常会在半夜时分突然闯入武帝的梦中,令他骤然惊醒,不敢松怠…… 
两位皇兄相继死于奸相毒手后,武帝成了大周国的第三位傀儡国主。 
他这个嗣帝,一做竟是十三年。 
十三年里,宇文护始终不再提还政之说。而年过而立的武帝无论是在家事还是国事上,似乎只肯听凭和依赖太师的主见。朝臣面前,总是赞叹宇文护乃当今的管仲和周公。私下与宇文护见遇,虽有君臣之别,却从来只以家礼相待,以皇兄称之。宇文护也以管仲、周公自居。 
一年又一年,眼见大周国的第三位嗣君整整做到三十多岁仍旧还是一介懦弱无能的嗣君时,朝中大臣或因心灰而退隐;或虚与周旋;也有干脆投奔到宇文护麾下,以捞得荣华富贵的。 
宇文护从最初的疑虑重重到渐渐释然,更加专横跋扈了。太祖生前扶持的忠臣良将如孤独信、李远、孙恒、宇文贵等,也相继被开缺或是害死。从京师朝廷到各州郡县的军国大权,几乎全被宇文护的儿子和党羽们把持了。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整整十三年里,武帝这个“无能”的傀儡嗣君,竟是咬着一个字挺过来的:等! 
他十分清楚:眼下的大周国,东邻大齐,西接吐谷浑,南有强陈,北有突厥,危机重重,任何一点的内乱动荡,都可能引发异邦外族趁虚而入。为江山社稷虑,当下最关紧的不是谁来主政,而是内安外交、积蓄国力。 
只要国家安定、百姓得乐,无论奸相如何专权擅政,他都能视而不见…… 
今天是宇文护的生母阎氏八十五岁大寿。武帝亲临贺寿,第一次驾临刚刚落成的太师府第。即令是居住在皇宫大内的武帝,若非亲眼所见,他也决料不到新建太师府竟会如此奢华富丽—— 
从太师府门外数里长街到太师府内,高大的殿堂台阶和甬道两旁,层层阵列着全副盔甲、荷戟扶钺的卫兵。整个太师府内,黄顶碧瓦、飞檐雕栋不知有几重几进。亭台园林,曲涧回廊,无一处不阔于皇家御苑。正殿外几十阶台级栏杆皆是镂空花鸟,台阶中的斜坡上是石头雕成的游龙戏珠。偌大的镶石青砖大平台上一对赤铜琉金的雄狮两人多高。正堂地面的琉金大砖照出人影。正殿内,一条锦毯沿阶一直铺向太师座。太师座正中偌大的雕龙楠木扶椅上,赫然铺着绣有云水盘龙图的明黄锦垫。一围多粗的四架顶梁上的五彩盘龙腾腾欲飞。其殿堂台阶的巍峨高大,摆设铺陈的奢华张扬已远远超过了帝宫建制! 
寿宴之上,九九八十一名身着青绫粉绡的乐伎们铜钹鼓磬、丝竹管弦齐发,清平仙乐袅袅萦徊之中,七七四十九名红罗绿绮的绝色美女轻歌曼舞,疑如仙子。   
少林方丈(第一章)(3)   
而一向以节俭修身齐家的武帝,即使是遇皇宫大典,也从未动用过如此阵势庞大的鼓乐歌舞…… 
以往十三年中,无论奸相如何僭越,武帝都能做到不动声色。然而,在四方未平、强敌逼伺、家国危困之际,边陲前线御国杀敌的大周将士们每天每时不仅要面临流血送命的危险,还要忍受严寒酷暑下缺衣少粮和粮草兵马不足只苦。奸相却如此大肆侵吞挥霍公私资财, 
这才是武帝忍无可忍的! 
夜深时分,激愤难已的武帝独自在屋内踱来踱去,仿如一只被关进栅笼的狮子。他的目光阴厉、神情威烈——除了爱妃李娥姿,满朝文武甚至所有掖宫的宫人卫士中,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料到,一向温和憨厚的武帝还有这样的神情! 
此时的武帝两手攥得快要出血:奸相一党丧心病狂,恶贯满盈,又逢内部崩裂之际,此时乘势诛逆,必得人神共助! 
娥姿发觉,这两天,武帝每到夜半时分又开始出现虚热冷汗之症了。 
自长兄明皇帝被毒弑后,武帝嗣位的这十多年里,每当他遇有什么重大心事时,夜间总会出现这样的症状。 
娥姿用汗巾轻拭着武帝身上的虚汗,一面轻轻地为他抚捏着额头的印堂、太阳,脊背的心俞、关俞,颈部的风池等穴位,使他绷紧的心神渐渐得以舒缓…… 
武帝终于深深地叹了口气。 
十几年来,多少风诡云谲、刀光剑影的夜晚,他都是在李妃这般深情的抚摩中终于放松了绷紧的神经和身心,一天一天撑过来的。 
待听到武帝的呼吸渐渐缓弛下来时,李妃一面用柔软如绸的手儿在他身上轻轻游走、一面悠悠低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音…… 
武帝焦躁紧张的心绪在爱妃李娥姿的似水柔情中渐渐平息了下来。他呼了几口气,仿如在半昏半睡中,轻轻握着娥姿的手,沉吟再三后,终于把一桩天大的心事吐露给了娥姿…… 
娥姿这一惊实在是非同小可!可她表面却未显露出紧张。 
自小便开始历经世事和命运沉浮的娥姿,加上多年来和武帝一起过着刀光剑影、韬光养晦的日子,早就练成了机敏的心智和沉练的外相。 
此时,她把脸儿偎在武帝的膀子上,停下了歌吟,而绢绸般柔软的手儿依旧在武帝胸腹上游走着…… 
李娥姿原是南朝王公之女。当年,娥姿的父亲安国公在江陵之战中城陷被俘,公府上下男女老少数十口统被当时还是北魏太师、大冢宰、大司马的武帝的父亲宇文泰的俘虏。 
那是一个隆冬酷寒季节。南朝被俘的王公贵族们连同他们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们,和数以万计普通的南朝俘兵一样,被人用同一条绳索捆缚着,千里迢迢、顶风冒寒的被人一路押解到北魏都城后,分配到各王公将相的府上做奴为婢。 
娥姿的父亲被押往北朝的途中便因病身亡。全家人四分五裂分发到北魏各王公府上为奴为婢。生得颇有几分姿韵又知书达礼的十二岁的李娥姿被太师宇文泰留下,赏给了当时还是鲁国公的武帝做了侍女。 
娥姿自幼攻书习文,就算沦为奴婢,她身上的高逸气韵也仍旧难以遮掩。武帝很快发现了娥姿过人的才智,于是将她收为侍妾。娥姿文采横溢,闲暇时仍旧披览古今籍册,偶尔也能为武帝释译今古,武帝越发引她为知己。废魏建周后,武帝被封为鲁王,武帝奉明皇帝遗诏嗣位后,诏娥姿所生的皇长子宇文赟嗣袭武帝鲁王的封号,娥姿也从侍妾到夫人,又从夫人被晋为姬嫔,最后册为帝妃。奸相擅政的十几年里,夫妻二人患难与共、相知相依。后宫六七位嫔妃夫人当中,武帝所有心事也只有李妃一人尽皆知悉。 
武帝在李妃的抚摩下渐渐入睡了。 
娥姿却在黑暗中大睁着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她心内蓦地一动! 
天色微亮时分,娥姿终于忍不住摇醒了武帝…… 
武帝虽觉此计颇为稳妥,转而又有些犹豫:“娥姿,如此为之……是否会遭天下物议?”   
少林方丈(第一章)(4)   
“陛下,为了大周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非常之时,只能以非常之法而了断啊!”娥姿道。 
武帝又沉思了一番:“此事……是否与孝伯和王轨再商量商量更为稳妥?” 
李妃忙道:“陛下!家国存亡的生死关头,少一人知悉便可多一分的安全。当年三皇兄 
闵帝与大臣谋除奸相,便是知情者告密导致杀身之祸。臣妾以为,陛下若担心势单力薄,倒是六弟卫王,与陛下原本一母同胞的手足兄弟,又因新近被奸相罢黜而对奸相仇怨之际,陛下不妨与六弟合力为之!” 
武帝和李妃二人又再三再四地斟酌了各处细节,觉得万无一失时方才决定依计而行…… 
天和七年三月,太师、大冢宰、晋国公宇文护率部出巡同州返京。 
宇文护依例进宫,到文安殿面见武帝并禀说西巡诸事。叙谈中,宇文护看出武帝面露忧烦之色,疑惑地问:“陛下面露忧色,可有什么烦恼之事?” 
武帝犹豫了一会,叹气道:“唉!皇兄不知,太后虽春秋至尊,这两年竟越发醺饮无度,酒后常有失态之事。弟虽数次劝谏,太后不仅不肯听从半点,反倒呵斥弟多事。弟闻听百官常有私议,此虽后宫家事,毕竟有伤朝廷脸面,故此烦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