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林方丈-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而,便在宫外的家中一直等到天色昏朦、掖宫将要关门之前,才着了宫中侍卫的公衣,携了铜牌悄悄潜到东宫。 
慧忍曾在太子的东宫值宿数月,对宫中大小路径依旧记得清楚。恰好这天傍晚又起了些黄风,除了缩头缩脑的几个宫门兵吏之外,一路冷冷清清地倒也很少遇见多余的人。 
来到了东宫,慧忍趁门前守卫转脸的功夫,运起轻功,狸猫儿一般一跃,便跳过了门槛、径直来到了太子的寝殿。 
透过帘帷,就着摇曳的烛光,慧忍见一身朱红常服的太子脸色果然比过去更见憔悴瘦削了。此时,他正和一位年长的宫监在灯下下棋。旁边一位青衣宫女正在剪着烛灰,另一位宫女立在两人后面,服侍倒茶添水。 
慧忍跃入门槛来到两人身边时,正专心对弈的太子头也没有抬头,只管望着棋盘说:“药煎好了?先放桌上吧!我这会儿嘴苦的很,不想喝。太子妃怎么没一齐过来?” 
慧忍合十道:“贫僧释慧忍遵李娘娘懿旨,特进宫参见太子殿下。” 
“嗯?”太子闻声急忙抬头来看,只见一身宿卫打扮的周将军,不知何时已闯进殿堂,站在了自己面前。 
陪太子对弈的宫监大惊,迅速拔出短剑挡在太子前面,厉声喝道:“大胆!你是何人?竟敢私闯太子寝殿?” 
太子挥手笑道:“张宫监不必惊慌!这位是我妹妹的奶哥哥,也是我的旧日属下宣威将军周翰成。” 
张宫监是李娘娘身边的心腹,娘娘出宫时放心不下太子东宫的下人,才特意把他派到太子身边,并准其剑履上殿侍候的。太子遇毒后,他又遵陛下之命,和陛下派来的两名侍卫轮流值守在太子东宫。因与公主的奶娘多年同为李妃的左右心腹,往日护奶娘出宫,也曾见过少年时的翰成,此时早已认了出来,赶忙收剑道:“不知是周将军,多有得罪。” 
慧忍巡视一下左右,低声说:“娘娘命贫僧进宫来探看太子殿下,因怕引起他人注意,属下只好悄悄进殿,不意惊了太子。” 
张宫监为人极是警觉,闻说是娘娘派来的,说了声“殿下和将军只管说话,奴才到外面守着门”,便悄悄退出殿堂、亲自到外面守门去了。 
太子惊喜地问道:“层层宿卫,你是如何闯进来的?” 
“回禀殿下,娘娘得知殿下遇毒,令贫僧火速进宫来探看实情,下山时交给我了一副出入宫掖的腰牌和公服。” 
太子急切地询问:“我这些天不能出门,和山上也断了消息。母亲、公主和奶娘她们可还好?” 
“殿下不必挂牵,寺里现有七八位宫人卫士日夜值守。虽不如宫中锦衣玉食,却也比宫中清静一些。倒是娘娘和公主,闻知太子遇险后,牵挂殿下甚紧,来,我先看看你的脉象如何。” 
慧忍一面说着,一面便握起了太子的手腕把起脉来。 
就在慧忍开始为太子把脉的当儿,眼见太子的手就开始颤抖起来,接着就见他脸色也开始骤然青白,另一只手紧捂住胸口,冷汗即刻便渗了一脸。 
慧忍一面诊脉,一面叫了声:“殿下……” 
太子喘着气、抖着声说:“自遇毒之后,虽有太子妃母女事先备下的还魂解毒散当即灌下,捡了条命,可是腹内疼痛每天还会发作两三次。这腹内……此时,如同被人灌了热铅……” 
翰成请太子伸出舌头看了看,又翻了一下太子的眼睑:“血肉和经络中还有少许余毒残存,所幸入腹的量少,又有隋公夫人求来的解毒药及时解救,否则,殿下的情形只怕难说了……”一面说着话,一面早已从衣袋里取出一只两寸长的小葫芦来,从里面倒出一粒朱红色的小药丸,“殿下!快把这粒轮回救生子服下,然后再请殿下忍耐片刻,我为殿下排毒……” 
慧忍一边将药丸放入太子口中,一边开始阖目运气发功,为太子排毒解痛。 
太子咽下药丸,闭目入定,接受慧忍所发的功力。不久便觉得腹内仿如溪水喧腾一般上下涌动,后来突觉一阵翻肠搅胃地剧痛后,“哇”地一声便吐出了两大口褐紫的污秽来。   
少林方丈(第三十章)(3)   
因翰成气功的强力推助,身子原本孱弱太子有些不堪承受,早已气喘吁吁,通身大汗淋淋地了。 
慧忍一边拿来杯盏让太子漱了漱口,又拿绢子亲自替太子擦了汗和嘴角:“殿下眼下的身子太弱,我也不敢太过用气。等殿下静养几天后,我再进宫来为殿下继续排毒。否则,哪怕只有少量毒液积存在体内,也有可能致殿下留下神智狂躁之症。” 
太子闻言惊骇不已:“周将军!这个掖宫太可怕了。我是一天也不想再待下去了,你立马把我带走吧。” 
“殿下!殿下肩负江山社稷承前启后之天大重任,岂能是说走就走得脱的?再说,娘娘和公主相继离宫,对陛下的伤痛已经够深重的了,你若再突然出走,岂不令陛下愈发绝望心痛?陛下一旦有什么好歹,殿下岂不成了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千古罪人了么?”翰成急忙拦阻。 
太子听翰成这般顾念父皇,心下更是感慨不已——他原是被父皇一道圣旨断了前程的人,如今竟一点也没有记恨,反倒比自己还知顾念父皇的身心和江山社稷。如他这般品行胸襟,实在天生一介忠良!可惜,他的忠诚竟不能为一向有识才爱才之称的父皇和朝廷所知所用! 
太子思量了一番,虽也不忍丢下父皇离宫遁去,却也实实在在厌倦了这种被人监视、为人加害,处处小心、时时忧惧的日子。“周将军,这种小心忧虑的日子实在让人心神难宁。如果我能出宫暂时躲一阵子,心神便可以乘此得以松缓,岂不更有益于疗养和恢复?再说,凭我眼下这副情形,不仅不能为父皇分担国事家事,实则反倒成了他老人家的累赘和牵挂。如能出宫一段日子,父皇果有改嗣之心的话,其实,彼此便都有了可进可退的理由了啊。”太子忧戚地说。 
慧忍见太子说的有理,思忖如果情形真是这样,太子出宫退隐一段时日倒也不是一件坏事。而眼下情景,若把太子一人留在宫中,娘娘和公主母女恐怕会天天担心忧虑,自己为太子理气疗毒也不大方便。 
见慧忍仍旧还有些犹豫,太子便叫过张宫监来与他相商。张宫监起初也不大同意太子出宫去,但思来想去,若从太子的恢复和长久之计着想,出宫清静一段日子其实对太子的身子恢复倒也是件好事。于是,三人遂商定:只待明天黎明宫门一开,两人扮做出宫买菜的宫监潜出宫去,暂避一时。 
计策议定,头天夜里张宫监便送来了两套出宫采买菜蔬的宫人的公服。第二天天还未亮,宫门侧门一开,张宫监、太子和翰成便乘天尚昏暗,彼此相遇眉眼还看不大清,而宫人们又各自忙着洒扫洗涮,还顾不上细查进出人等面目的时分,匆匆混出了掖宫。 
出了宫门,三人先来到慧忍京城的家中,此时周家的家人早已套好了一辆带篷的马车,众人扶太子上了车,慧忍和张宫监骑马卫护在左右。此时,出城和入城赶集的人流已经稠密了,三人乘机混出城门后,一路径奔嵩山而去。 
太子失踪之事,一时令武帝如同晴天一个霹雳砸下! 
伪齐已灭,诸乱亦平,眼见大周国势强盛,接着,扫平南陈、荡涤西北,一统天下的雄图王业也正在加紧酝酿之中,这个时候,身为大周储君的太子却继公主和李妃先后离开宫掖之后,紧接着也突然背离了自己! 
做为一国之主,他能触变不惊、临危不乱。可是做为一位肉身凡心的父亲和丈夫,武帝发觉自己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怆凉、哀痛和失落一齐袭上心间时的虚弱。 
正烦怒焦灼之际,闻报太子东宫宫伊求见,报说从小宫人手中接到一封太子托他呈送武帝的一封书信。 
武帝脸色苍白、双手发抖地打开信急急地浏览了一番。末了,见太子在信上说到“此番出宫是因为身子太虚,心神过于抑郁,出宫一段日子只不过是散散心、养养病。而且身边又有武艺高强的张宫监陪着,故而请父皇不要担心、也不要声张,等过些日子身体能康复一些,自然会赶回宫来继续奉孝父皇”等话时,武帝的烦怒焦灼虽说了舒缓了一些,但仍旧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伤难以释怀。而太子在书信中流露出的厌世情绪和卸重之心,更令武帝感到心酸和失望,“儿臣无论意志抑或身心皆不争气,不是一个能让父皇宽慰的儿子,更不是一个称职的储君,恳求父皇念在儿臣身体虚弱难当江山社稷之重任,思忖改立其它兄弟或叔父诸王为嗣……” 
武帝清知,太子此番大病未愈便潜出宫去,并留下这封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