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貌似宋朝的几个有名的女子都改过嫁,李清照、陆游的妻子,还有传说王安石把自己的儿媳妇改嫁了,不过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而且,好像模糊记得宋朝的法律中女子也有继承权,这好像是封建朝代中的唯一一个。
朱熹那厮好像是南宋的,而南宋有名的女词人朱淑真还写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样婉致浪漫的小词,也必是实景写照。而欧阳修都写过与妻子闺房中的调笑“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这样的朝代,怎么看都不像朱熹那种道学家的时代。
莫惜心里疑惑着,又想起了胡楚的率真大胆和这两个月来看到的身边官妓光明正大的和情郎的约会。天,难道我来到了一个“女权主义”时代?这也,这也……
这也太爽了吧!哈哈,以后可以自由的追俊男,和帅哥约会,就算嫁人了不高兴了还可以把老公给休了………
莫惜为着自己的推理,几乎想要高声大笑了。
好一番纠缠,衙役把冠亚季三军领了上来。在万众瞩目下,官妓中最出色的龙靓、沈欢和私妓中最出色的云锦小姐分别给三个人颁奖,除了奖金,还有官府自制的福钱,形同奖牌。两外47个健儿自然也由其它女妓颁发安慰奖,赏些小钱意思意思。莫惜因为身形尚小,根本和那些健儿的身高不在一个级别,并没有被授予颁奖的光荣任务。
宋朝的官妓除了“陪吃”陪喝”“陪玩”,对长官进行“三陪”,还有一个重要身份就是出席各种政府举办的活动充当“礼仪小姐”。当“礼仪小姐”不够时,政府可以从各大青楼妓院里无偿征召有名的私妓参加活动。
官妓是女妓中最出色最有才艺的一个阶层,平时这些小民哪能看到?而被征召的私妓也多是非达官贵人不见的名妓,这些健儿多出身乡野,看到这么多美女打眼前走过,还亲手为自己颁奖,哪能不激动如狂?下面的小民看到这么多平日闻名不见面的“明星”,自然也是拼命的呼喊狂欢着。
授奖典礼结束,健儿们依次下台,众人欢呼雷动,前呼后拥,几群人拉着他们去自己的幕棚喝酒,像迎接明星一般。而那些被征召来的私妓也趁机溜了找刚才的心仪者约会去了,反正她们是受官府征召出来的,干完了事,这一天的时间就归她们自己安排了。而官妓们当然没有这么自由,还有一大帮的长官们没有尽兴呢!
樽前还唱使君诗 (1)
弄潮比赛结束,全民娱乐却才刚刚开始,商贾富民在自家的幕棚下看着请来的歌舞妓唱歌跳舞、吹拉弹唱,自然引来不少人围观;普通百姓围观着看街头“大力”表演和各种游艺,诸如滑稽戏、耍猴戏、僧侣拳击、说书、钢丝走绳、打花鼓、杂耍、傀儡戏、相朴之类,还有的开设赌局聚众赌博的;文人雅士们则跟带出来的妓女们大手牵小手沿岸观看海潮,谈诗论赋,卖弄风骚;当然还有一些意犹未尽的弄潮儿继续下水弄潮,寻求刺激,引得不少观众继续关注……
莫惜只看得那个心神激动啊!这才是真正的与民同乐啊,这才是大宋朝的繁华!
“好高的潮头,只怕这样冲来几个月,这海堤又要大修一次了。”陈襄游玩之时不忘关注民生。
“吴越王当初治吴,为江潮侵岸所恼,便让三千衣水犀甲衣的弓箭手向钱塘江潮放箭,竟然吓退了钱塘江神,至此数十年钱塘江两岸不复被江潮所侵。不如陈公也调来三千厢兵来射潮退江神。”苏轼笑道。
“这个典故我却没听过,莫不又是子瞻杜撰的吧?”陈襄笑道。
苏轼只是笑而不语。莫惜也望着苏轼微笑,苏轼杜撰典故可是出名了,当初在制科进士考试中都杜撰“皋尧杀士”的典故,让欧阳修摸不着头脑,还特地“请教”。
“去年八月十八子瞻观潮作了首《南歌子》,惜无人能唱,今日西湖魁首在此,子瞻可要好好作几首诗词,让慕雪小姐一展歌喉。”陈襄又笑道。
“这是自然,对大江潮涌,佳人新妆,怎可无词?”苏轼哈哈而笑,叫了声“拿笔墨来!”便挥手而就一首《瑞鹧鸪》: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
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
侬欲送潮歌底曲,樽前还唱使君诗”
陈襄自然让莫惜唱来,莫惜只是心里直翻白眼,纸上的繁体字认识她,她可一个也不认识,这个陈襄,怎么这么健忘,明明是为难自己嘛!
“慕雪妹妹刚才一路唱了三支歌,嗓子也该歇歇了,不如龙靓来唱苏大人的这首词,知州大人肯否?”龙靓笑着解围。
周韶临走前将莫惜托付给龙靓,莫惜自然对她也剖心相对,告知了并不识字的事实。龙靓为人沉稳,对任何事都冷眼旁观,对任何人都不即不离,绝对的四平八稳,不会惹祸。她虽然冷眼却是热肠,尤其对真心相交的朋友。莫惜告知她自己并不会识文断字后,她怕教坊众人看不起莫惜,也并不泄露,只是每每有“露馅”的时候便替她解围,令莫惜感动。
樽前还唱使君诗 (2)
被龙靓一提醒,陈襄也想起来莫惜不识字的事,也不强求,只让龙靓唱来,莫惜琵琶伴奏。龙靓的歌声却也不俗,她本来就是一富商家歌女,后来那富商因私贩盐铁被株连九族,她也被没籍配卖,因为颇有才艺,便编入教坊。因为自小在压迫下生存,她早已深知明哲保身之道。有时筵席调笑之间,莫惜多有偏袒苏轼之语,龙靓便时常劝诫,语重心长,莫惜虽念其好心,只是口头答应,屡教不改。
宋词都是先有曲后填词,每个词牌名便是一种曲调,龙靓一说曲牌,莫惜自然知道,调好琵琶弦便奏起《瑞鹧鸪》来。待莫惜奏到好处,龙靓便开喉歌唱,珠圆玉润,婉转低回处如风转花落,雄奇壮阔处如海浪拍岸,那样的高音就是莫惜也自叹弗如。其它官妓在一旁轻敲红牙板,于起承转合处按拍哼调相和,使得整曲如行云流水丝毫不歇。
莫惜听清最末两句“侬欲送潮歌底曲,樽前还唱使君诗”,不禁失笑,这个苏轼,处处不忘展示自己的幽默和自得呢,竟然说自己的曲子能够送潮!
弦歌阵阵、飘出窗外,引来亭下游人一阵围聚。不过,亭下早就围满了人,靠得最近的是一帮文人学士,自然是慕苏轼大名而来,恭候在侧,用无限真诚无限崇敬的目光望着自己的偶像,为着能亲眼看到偶又一首大作的出炉感动得一塌糊涂,浑身抽筋。
听得龙靓唱出苏轼的词,立即有人唰唰唰的记录在早已备下的纸上,然后递给身旁一人:“快拿回去叫老板刻印!”
莫惜又是目瞪口呆,难道这是印书坊的人?宋朝是可以私人刻印书籍的,这莫惜当然知道,却不料苏轼受捧到这种程度,竟然一首诗一出来马上就有人抄着拿去刻印售卖。不过,她马上想到了版权问题,看着苏轼洋洋自得的模样,莫惜只是心底无限哀叹,哎,这个家伙,只知道炫耀,一点产权意识都没有,平白的让别人赚了钱去,自己捞不到一丝好处。
然后,她想到了第二个问题,他们就这样听着,也没看原文,怎么就不怕抄错?也许,古代书籍中的种种错字就是这么来的,无语啊!
中秋观潮:官员聚赌 (1)
曲终,各位官员一阵交口相赞,又品评着苏轼的诗作,喝酒猜拳,说些荤段子,然后……扔起色子来。他们在赌博!一群官员在众目睽睽下赌博!虽然,他们是在赌哪盘菜归谁,莫惜还是激动得无以言表。
宋朝算是对赌博严禁最松的一个朝代,传说当初宋太祖与陈抟老祖赌博,输掉了半座华山,于是华山成了宋朝的“太岳”。去年华山有一面山体崩塌,满朝皆惊,以为是上天示警,宋神宗还因此移居偏殿,粗茶淡饭几日以示顺天之意。
宋朝上至帝王,下至贩夫走卒都喜欢赌博。在中国古代所有的王朝中,唯独宋朝不抓赌——他们都是官府保护下、有照营业的合法纳税人。甚至,官府都开赌坊赚钱,苏轼曾有诗云“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就是讽刺那些执行新法的官员在官府旁开设赌坊,让农民子弟把刚到政府贷来的青苗款投到了赌坊中去,弄得倾家荡产的事。
当然,一些特殊人群是不可以赌博的,例如作为百姓表率的官员。不过,宋律有另一项规定,在公共假日,可以公开赌博,而宋朝的公共假日据说有30多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