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板上的母亲-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候,看热闹的人围一大圈儿,大多是孩子和好奇心坠着总也不会老的大人们。 
秦老六杀猪不要工钱,收拾利索了,掂一挂肠子或是肚子或是几个猪蹄子就挡了。杀猪的时候,先空两天不喂食儿,净净肠。杀之前在空场上支起一口大锅,烧一大锅响水。捆着四条腿儿的猪被插上杠子,抬起来放到事先支好的门板上,等在一边儿的秦老六瞧空子上去就捅一刀,回手一拔,鲜红的血咕嘟咕嘟冒着沫顺刀口涌了出来,那拼命嘶叫的畜生弹腾不了几下就不动了。秦老六从腰里拔出一把尖刀,抓起一只猪后蹄儿豁开个三尖口儿,用刀尖儿往里探探,然后拿起一个指头粗的铁挺杆儿往上通通,拔出挺杆儿,也不嫌腥臊,一张嘴堵上去,鼓着肚子吸一大口气就往里面吹,吹几口拿棍子夯夯再吹,直到把那还没变硬的猪吹得又饱又胀,四个人一人一条腿,拉过去扔锅里翻几个个儿。烫透了,先拔猪鬃,那东西好卖钱,拔下来用线捆着挂一边儿,算是秦老六的外快儿。接下来几个人又是薅又是拽,把猪毛煺个八九不离十,秦老六再用他那块儿砸石欻几遍儿,头朝下吊起来开剥,人们最爱看的就是这一会儿。 
秦老六那把刀真利,哧啦一刀下去,皮开了,再哧啦一刀下去,五脏六腑扑噜噜全都露了出来。他也不急着摘心肺掏肠子,将那把沾血带毛儿的刀往胳膊肢儿里一夹,瞧准心肺后面热乎乎颤悠悠的肥油,抻手撕一大块儿,脸一仰,吐噜一声喝面条儿似的就咽到肚里去了。众人喝一声彩,他吐噜又一条子下去了。嘴咂着,眼眯着,拍拍肚皮过足了瘾,再拽一块儿下来,绕圈儿往看热闹的人们嘴里塞,吓得大伙儿又是摆手又是捂嘴直往后退,“俺可没这口福,俺可没这口福……”到末了,秦老六逮住一个小孩儿,一边把软鼓囊囊的肥油往他嘴上抹,一边劝说: 
“谁不会吃这是谁没福,娃儿,听你伯的话,只管尝尝,温乎乎哩,香死了香,要是搁锅里炒熟了,就没这味儿,真是香死了,你就尝尝吧,伯不坑你……” 
无论他怎么说,那个被他拉住的小孩儿还是使出吃奶的劲儿挣跑了。 
老洋人 
就在孩子们那个冬天的乐园——末子堆南面,紧挨沤坑,由西向东再往南拐个直角,围着一道人称铁院墙的橙刺林子,里面住着一户外号“老洋人”的人家,几个孩子都长得高鼻子大眼睛的,老四还是卷毛儿。听大人们说,老洋人的女人是他当兵的时候从新疆带回来的,除了不吃猪肉,还会叽里咕噜地说一口别人听不懂的“洋话”。这个新疆女人早早地就死了,有人说是死于水土不服,有人说是怀孩子害喜害死的。 
早些年,农村里人口没有现在的一半多,房子盖得懒懒散散,每家院子里都种着几十棵大大小小的树木,还有一个种麻种菜也种几棵麻秆花儿的园子,连上墙根儿的青苔、树下的小草、地上乱跑的鸡鸭猪狗,算是一个青青葱葱扎根在泥巴里的大家族了。 
在橙刺林子里居住的,就是这样一个家族。离房子后墙一米多远的那道橙刺林子,有两米多高,大的橙刺比鸡蛋还粗,密密实实,连条小狗儿也钻不过去。林子外是条水沟,流到宅子东面的三角坑里,雨大水大,雨小水小,天旱久了,就只剩下绿丝绒似的一层青苔,和护在沟岸上的青蒿、白蒿、马鞭草、益母草。三角坑要是满了,水就顺着东边那一溜橙刺林子外面的沟往南流。在这片家宅的东南角,还有一个比三角坑大的莲菜坑。夏秋季节,东南风一刮,莲叶莲花的清香味飘得满屋满院。莲菜坑紧挨着老洋人家的菜园子,坑边儿栽好几棵大柳树,三伏天,不管哥仨谁去浇菜园儿,拿个洗脸盆儿站水里往上泼,方便得很。 
全村的孩子都喜欢这个住着五条光棍儿的宅院儿,橙刺林子和一条黄眼珠子大得吓人的狗,越发给这个地场儿增添了探险的诱惑力,院子里不但长着几棵马牙枣树和木郎蛋枣树,还有一棵每年都结果绣辫子稠的香核大杏树。这帮淘气鬼通常都是买通卷毛儿四儿,让他提供情报,好趁老洋人和他的三个大儿子都不在家的时候,跑去偷杏打枣,要么就去摘老洋人种在菜园里的麻秆花儿。 
有一天上午,几个孩子在四儿的带领下,刚刚脱了鞋爬上那棵大杏树,老洋人忽然回来了。四儿只顾仰着脸指着哪一枝儿上杏稠,就被他老子照屁股上一脚,踢得扑通摔倒在地上,牙也磕流血了。四儿是个没娘孩儿,从小被老洋人娇惯坏了,看见他老子不但不害怕,爬起来又是蹦又是喊: 
“老洋人,瞎胡抡,出门掉到洗脚盆!” 
老洋人气不打一处来,脱下一只鞋撵得四儿鸡飞狗跳。树上的小孩儿也忘了下来,这个说:“四儿,快往东!”那个说:“四儿,拐弯拐弯,一拐弯老洋人就撵不上了!” 
撵了好几圈子也没撵上,老洋人气得破口大骂,越骂声音越高,越骂越难听,到末了,这个老糊涂竟然骂出这样的话来: 
“你这个吃里爬外的小杂种!我日你妈,你妈那个×!你知道你妈那个×在哪儿长着哩!” 
这话让正蹲在茅缸上解手的邻居大嫂听见了,笑得上气儿不接下气儿,提着裤子从刚刚隐住身子的茅房里跑出来,隔着两户人家打趣道: 
“老洋人哪,你可真会骂,娃们不知道你会不知道?!” 
这场活景后来成了村子里的经典笑话之一。 
1975年一场大水,冲毁了所有的房屋,全村人搬迁到一里多远的老北岗去了。橙刺林和大大小小的树木都被连根儿挖除,那里成了一片庄稼地。在油菜花黄的日子里,我去那块被麦苗覆盖着的地里转悠,除了两只喜鹊和一个兔子窝,连一棵橙刺也没有找见。搬迁不久,老洋人就去世了,一头卷毛的四儿和他的一个哥哥也相继离开了这个世界。那片地里所有的沟和坑都被推平种上了庄稼,青青的麦垄上,无边的寂静正被阳光晒透。 
柳条儿 
丈把高的水头子下来的时候,看水的人们还在河边儿捞西瓜、捞鱼闸柴。眼尖的人看见有麦秸垛一悠一悠飘过来,接着又看见了瓜庵棚子、箱子、柜子、锅盖儿,被翻滚的浪头儿推着,一件儿一件儿飞快地往下游飘去。 
“快跑,水头子下来了!” 
随着这一声喊,吃西瓜的把瓜一扔,捞柴的也不顾那一堆柴了,六脚拉叉往家跑去。人到村边儿,水也到了村边儿,赶猪的,牵羊的,扛箱子的,拿包袱的,女人们抱着孩子拿着胡乱包起来的衣物,有的打把破伞,有的干脆往头上扣个洋瓷盆子,沿着记忆中的地高水浅的地方往村子北面的山冈上跑。人还没出庄儿,就听见咔嚓嚓——扑通,房子卧水里去了,溅起树梢子高的水柱子。 
全村只有一个人没有跑,就是柳大顺家的二闺女柳条儿。全家人赶猪牵羊往外逃的时候,她正蹲在夹道里解手。慌乱之中,大家都当她前头跑了,等到在老北岗顶上聚齐,稍稍稳住神儿,才发现柳条儿被大水困在了村子里。这时候哪还有村子呀!旱天几步就能过去的小河,一下子涨到十几里宽,白茫茫一片,村子所在的地方,隐隐约约只剩下几棵大树的树梢。 
柳条儿从夹道里出来,大水已经涌到她家门外下坡处的碾盘上。柳条儿进屋一看,妈和姐都不在,就开始翻箱倒柜找相片,找六月六才和她姐见过面儿的那个军人的相片。柳条儿满打满算也不到十五岁,别看她水灵得像棵葱,眉黑脸白的,走起路来风摆莲似的好看,却不识仨钱数儿,天生是个傻子。自从那个军人来过之后,她心里一直晃动着他的影子,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还穿着一身军装,咋就长恁好看哩?军人走的时候给了姐姐一张相片,柳条想看看,姐就是不给。这会儿好了,都走了,要是能找出来,就归柳条儿了,我也不让你看,叫你成更半夜地想去! 
柳条儿把她家菜柜和衣柜上的四个抽屉全都抽出来,哗啦哗啦倒在床上,调菜一样翻了两三遍儿,也没看见个相片的影子。她又把挂在过梁上的王篮够下来,碎铺衬烂套子一层一层拉开,扔在地上的铺衬立马被水洇透了。头顶上的屋梁发出了咯咯吱吱的响动,柳条儿抬起头看了看,梁咋有点不对劲儿呢?床底下的鞋船一样漂了出来。就在这时,柳条儿抓住了姐姐装鞋样儿的书包。她抱起书包,本能地从屋子里跑出来,院里的水已经脚脖子深了。 
柳条儿不知道该往哪去,转身看见了她家那棵毛桃树,树上的毛桃儿结得很稠,有两个对在一起的,有三个对在一起的,已经发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