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至亲至疏兄弟-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妻’,若是成亲之后,自是会和妻子更亲些。大哥娶了大嫂之后便甚少与我一起嬉戏了,当时还颇有怨气,现在倒是能理解大哥了。礼佛当日一见余小姐惊为天人,臣当时还怕余小姐不肯上香,直到此时仍然甚为忐忑,因此虽然期待着,却是不敢重提礼佛之事,唯恐被拒绝,以致颜面无存。”
  一口气说到这里,叶夕自己都以为自己说的是真心话了。
  皇上听完,然后点点头,似乎极想做这个媒人:“余爱卿,你可知令爱心意?”
  “回皇上,小女只恐不能配得上叶大人,万分感激叶大人当日舍身相救之恩。”
  “既是如此,便是两情相悦了。爱卿,你认为呢?”
  “圣上金口玉言。”叶迁的声音没有任何波动,仿佛只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恍若那在大殿中央一跪一站的两人不是他的儿子。
  皇上似乎突然兴致高昂起来:“李爱卿,什么时候宜婚嫁?”
  礼部侍郎李由突然被点名,立刻稳住心神道:“回禀皇上,五月二十日正是大吉之日。”
  “还有五天时间,余爱卿,是否太过仓促?”
  “一切听凭圣上做主。”余晋回答得规规矩矩。皇上又转向叶迁:“爱卿觉得呢?”
  叶夕心里一颤,他明白为什么之前自己觉得怪异了。只有在喊叶迁的时候,皇上才会只喊“爱卿”两个字,而且语气却又和别的“余爱卿”“李爱卿”什么的略有不同:“爱”字微微拖长了一点点,“卿”字结尾轻柔。叶夕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升起一股愤怒,父亲,不该被皇上这样称呼!
  可是没有人知道他的愤怒,他也不能让别人知道。他听到叶迁说:“臣以为非常仓促。”
  作者有话要说:  


☆、09

  09
  叶夕惊讶地抬头看向自己的父亲,然后心惊地注意到了皇上脸上一闪而过的阴冷,正要开口为父亲解围,却又听到叶迁慢慢道:“但若余大人没有意见,臣只有全力替小儿张罗。”
  “如此甚好,太后想必也极为高兴,她老人家一向疼爱朕这个表侄女。”皇上说完这句话,似乎心得意满,他微微换了下姿势,然后居高临下道:“余爱卿,叶侍郎退下吧。叶洗马也起来吧,好生听着点朝议的内容。”
  答声“是”,余晋和叶辰回到原位,叶夕慢慢站起来,膝盖都跪疼了却不敢揉,他往后退,然后站到了最后一个大臣的后面。
  叶夕虽然心里难受,但是他却出乎意料地一字不落得听全了朝议的内容。朝议期间,大多数人都是沉默的,一旦被皇上点名,回答也都小心翼翼,再三斟酌。皇上似乎极为享受这种被人敬畏着的感觉,可是却也因为大家都在缄默而小小地发了两次火,然而他一表现出不满来,便会有人争着出来建言献策,于是火气便很快被熄灭了。
  有一件事叶夕特别注意,有官员站出来说是最近江湖之上颇不太平,根据以往的经验,探子回报说是很可能是夏国异域邪教十年后卷土重来,请皇上定夺。皇上听后并不惊讶,显然是已知此事,但他显然想先听大臣们的意见。
  右丞相范溪道:“十年前,朝廷放任自流,邪教被江湖人士灰溜溜赶走,这次大姬较十年前更加国泰民安,小小邪教,可让大姬侠士自行解决。”
  左丞相徐景比较激进:“邪教来自夏国,恐对大姬有所不利,不可忽视,江湖人士散乱,各自为政,不可倚靠,应该派出官兵和精锐捕快,多方调查,斩草除根。”
  辅国大将军曹锐凭经验道:“朝廷人马行走江湖多有不便,建议派高手伪装成江湖人士从内部打探消息,一方面可以查看邪教动向,另一方面也可趁机打探各派消息。”
  太子少保贺记真只说了四个字:“法相庄严。”
  叶夕不懂贺记真的意思,但是也猜得到和和尚有关,估计是集合了范溪和曹锐的意思,但是不同的是要利用一向正派且深受皇恩的少林寺来以江湖治江湖。众人各抒己见,叶夕暂时忘了自己的事情,也在心里想着方法,此时方才觉得朝内也不全是酒囊饭袋,他甚至产生了指点江山的豪迈感觉。可是当他看到大家越讨论越激烈,声音越来越大,可皇上轻哼一声大家便立刻住口大气不敢出一声的时候,心,立刻就灰了。他清楚得知道,不该是这样的,可是又觉得大家似乎都没有错,难道真是皇上错了吗?难道他讨厌皇上,不是因为他一直对皇上有偏见?他想起了文疏,窒息般的压抑和难过重新冒了出来。
  从讨论此事开始就一直不语的皇上此时却开口了,他问:“爱卿觉得呢?”
  叶夕心中一窒,在听到叶迁开口的时候,心里涌上了强烈的怒火:果然,“爱卿”两个字是专指自己的父亲的。虽然早知父亲极受恩宠,可是,却没想到上朝第一天他就讨厌起了这特别的“恩宠”。
  人人都言叶迁是御封的“智囊”,可是在叶夕眼里,叶迁不过是一个稍嫌冷淡的,俊美无俦、儒雅无双的父亲。可是听完叶迁的话,叶夕却为自己的无知感到了羞愧。
  叶迁说:“经各位大人提点,令我想到了‘知秋堂’,多年来知秋堂做事一直不温不火,虽无大过,亦不曾为我朝效忠。此次江湖朝堂面对共同的敌人,为了黎民百姓,想必知秋堂也不会轻易拒绝朝廷的邀请。”
  叶夕一直以为自己虽不是通天晓地,但是凭自己的智慧和武功,在阏京早已是游刃有余,想必在其他地方也必是如鱼得水,可是,今天才发现,和足不出户却纵观天下的父亲相比,和朝堂之上不疾不徐应变自如的大哥相比,他真的什么都不是。
  关于知秋堂,或多或少大家都是听过的,只不过正因为它的不温不火,才让大家都忽视了它,经叶迁一提,才猛然发现此堂已经存在许多年了。江湖是残酷的,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帮派成立,又有多少帮派悄然消失,可是知秋堂却生存了下来。
  奇怪的是,大家明明都听过它的名号,可是回过神来的时候却发现对它所知甚少。
  按理说,这样的小帮派叶夕是不会在意的,他之所以记得也是因为不止一个人跟他说过,可能是因为大家在说它的时候会有些漫不经心,也可能是因为在说完它的时候都会加上句类似于“不过是不起眼的小门派罢了”之类的话,于是也便这样忽视了它的存在。
  然而对一个存在已久的事物一无所知,总是让人感觉不舒服,甚至是恐惧的。
  或许是因为这话是由叶迁说出来的,不知道为什么大家突然对知秋堂的存在感到了丝丝不安。其实,叶迁只是说了很显而易见的事实,并暗示朝廷先向知秋堂示好,利用知秋堂对付邪教。而他开口就说是受大家提点,加上他“智囊”的称号和皇帝的信任,各抒己见的朝臣竟然都觉得神秘的知秋堂确是一大隐患,都轻易一致接受了叶迁的说法,尽管叶迁貌似并没有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但是叶夕却知道,叶迁最多只说出了自己知道的冰山一角。虽然看似是不经意地提起,但是他既然这样说,定然是经过多方调查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叶夕只是好奇,父亲,到底是如何得知这些情报的?
  果不其然,皇上追问道:“关于知秋堂,想必爱卿还掌握了其他重要的情报。”
  众人均有些惴惴不安地期待着叶迁的回答,却听叶迁道:“臣只是最近处理事务时多次见到知秋堂的名字而略微警惕,大胆臆测罢了,说不定它也不过是不值得兴师动众的小门派而已,一切还请皇上定夺。”
  皇上点了点头:“朕考虑一下,稍后再做定夺。”
  其后讨论的问题,叶夕大都觉得没什么意思,但是不变的只是,每当皇上说出“爱卿”这两个字来的时候,他的心就会随着颤一下,然后从心底升起一股强烈的羞愤。事情无法解决或是很容易定夺的时候,皇上都会最后问一下叶迁的意思,人人都道叶迁是百年来难得一见的“智囊”,但是叶夕却发现,除了极个别的事情叶迁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外,其他时候他都是在附会着别人的说法,甚至有的时候叶夕会觉得那样的决定是不明智的,可是叶迁却说“臣没有意见。”
  叶夕觉得一切都是怪怪的,他自己虽然不是什么善良之辈,也明白人心险恶,习惯了人前笑脸,但是今天朝堂上的一切都让他觉得不舒服。当“退朝”两个字被李公公高声喊出来的时候,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很想现在立刻跑回去向文疏一诉满腔的不满,可是一想到文疏,他的心情立刻跌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