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林平被从飘飞不知何处的思绪中拽回,啊的一声应了,便抬脚往门里走,徐康策几步跟着,抓住他的手腕,在贺林平跨过门槛之前拦住他,说:“愣什么了!进门房,别进大门。”贺林平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被攥住的手腕,又抬头看了一眼那匾额,再望向徐康策,眼中俱是不解与迷惑。
“怎么了?”徐康策看着贺林平眼中流露的困惑,心中也跟着敲起了闷鼓。徐康策抬手搭上贺林平的肩头,才发现他外衣俱已湿透,又说:“先进去把湿衣服晾晾,别的咱们生了火再说。”
贺林平反手握住徐康策的手,颤巍发抖的指尖如鼓槌轻击在徐康策心头,贺林平领着徐康策往前两步,站到牌匾之下,抿着唇犹豫片刻,说:“你看着匾额的花纹,与我的玉佩是一样的。”
“嗯?”徐康策未懂贺林平的意思,贺林平便从胸前掏出自己随身的玉佩,徐康策低头凑到贺林平颈处细看,再直起身去端详那牌匾,又左右走了几步,读那题诗,观门上的花纹,说:“的确是一样的,这门上也有如此花纹,不出意外,应当是此家的族徽。你从何处的到那玉佩?”
“这是我母亲的遗物。”贺林平垂着头答了,他方才想得与徐康策所言一致,母亲遗物上的纹样为何会出现在此处,据他所知,母亲从未离开过北疆,这事实在蹊跷。
徐康策此刻方觉出贺林平为何疑惑,低声问:“你母亲不是渤海唐家的三小姐么?唐家的家徽好像不是如此……唐家竟然在南方也有产业?此处难道是唐家暗桩之类的地方,所以换了个纹章样式?”徐康策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只换回贺林平的一句,“我也不知”。
“咱往里看看,也许能寻出些线索。”徐康策抓紧了贺林平的手就往里走,跨入门内后,又转头吩咐说:“跟紧我,别乱动。”
贺林平走在徐康策身后,打量着这座空荡荡的宅子。
一进门,就是一块影壁,立在一丛枯黄的杂草之间,通体透白,竟不似普通石雕,就像是用玉石做成一般,上书“药炉汤鼎煮孤灯,禅版蒲团老病僧”,贺林平读了,不得其解,只得继续往前。
越过影壁,视野顿时开阔,贺林平与徐康策才发现这居所比他们心中设想的还要更大,徐康策指那廊上的画柱,贺林平拂去灰尘看了,果然又是玉佩上的纹章样式。
进得堂屋,屋内仍是昏暗,借着屋外雪地反射的光线,倒也可以看清一二。
只看得座椅凌乱,更有桌子被劈成两半散落在地,显然是利器所为,徐康策将贺林平的手攥得更紧些,从腰间拔出佩剑,又将贺林平往自己背后扯了扯,越发小心的走着,贺林平此刻也放轻了步子,贴着徐康策缓缓挪步。
近看那桌椅,蒙着厚厚的灰尘,也不知是积了几世,那椅凳脚处甚至还有蛛网,在暮色下闪烁着点点银光。
出了堂屋,他们继续往深处走,入眼是一片空地,东倒西歪的散落了不少瓦罐与炉子,青石板的地上还有大火灼烧过的黑色。贺林平去看那瓦罐,极是熟悉,就是日常熬药用的。散落一地的碎瓷也同那些家具一般,落满灰尘。
贺林平往东厢廊下看,竟是一排排药架,他轻拽徐康策,引他往东厢房去。
入得东厢房,入目就是从墙根到屋顶的药架,密密麻麻的小盒子挤在一处,饶是在京城最有盛名惠春堂,也未见过如此壮观的景象。贺林平连开了几个小盒,每个小盒上都有贺林平玉佩的纹样,里面都盛满了药材,码放的整整齐齐,洗练得也极为干净。
“小心!”徐康策低呵一声,扯着贺林平蹲在东厢房窗下,稍稍抬头去观察屋外的状况。
一个黑影从西厢房中走出,似乎在小心的左右查探,他手上握着把短剑,脚步轻巧的向东厢房走来。
“你躲在此处。”徐康策拎了佩剑就闪到东厢房门边,隐在门后。
那黑影也不进屋,顺着雪地上的痕迹停在东厢房门口,喊了一声:“敢问兄台何人?”
徐康策听了这句问话,心中一惊,这声音他再熟悉不过,是他的太子哥哥徐淼钦!
“二位雪夜来访,不妨去暖房坐坐。”那黑影声音又起,那声音温润的像玉,澄澈得像高山溪流,徐康策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徐淼钦!
徐康策从门后显身,见那风雪中立着的人身着墨色道袍,疾风吹得那宽袖猎猎飞舞,此人不是徐淼钦还能是谁!
☆、第 32 章
“康策!”见到门后闪出的人,徐淼钦也是一愣,还未等他走向前,徐康策便飞扑了过来,额头砰的一声磕在徐淼钦的下巴上,徐康策也顾不得喊疼,带着颤音的“太子哥哥”便喊了出来。
贺林平听到徐康策那声“太子哥哥”,也忙从屋内走了出来,就见到徐康策与徐淼钦拥在一处,徐康策头埋在徐淼钦身前,低声嘟囔着什么,而贺林平努力长着耳朵,却是一个字都听不清楚。
徐淼钦发现了站在廊下的贺林平,低头在徐康策耳边说了几句,推开徐康策,同贺林平点了个头算是打招呼。
“去那边坐,暖和些。”徐淼钦说着,就引路往西厢房走。
开了西厢房一处的门,徐淼钦点了灯,屋内整洁清爽,除了床具和木匣,就只有个书桌并几把小凳,屋内烧了个炭盆,暖融融得很。
三人就着小凳,围着炭盆就坐了下来。贺林平一坐下,就觉有些头晕,轻晃两下,倒是被徐康策瞧了个正着。
“太子哥哥此处可有多余的衣物,借我俩换换。”徐康策说着,就解了自己的外袍,又递给贺林平一个眼神,叫他也把外袍脱了。
“唤我燃明。”徐淼钦如此说着,就去寻衣裳,留给徐康策一个瘦削的背影。
徐康策听了徐淼钦的话,一下子便忆起离别那时的情景,酸楚之感又涌了上来,贺林平把徐康策的神情变得俱是看在了眼里,挪着小凳离他近些,握着他的手往炭盆上,揉搓着,替他取暖,轻声说:“别多想,过去的不要再提。”
徐康策感到一阵阵暖意从手间涌上心头,淹没了方才的酸楚,他冲贺林平点点头,俩人就这样握着手一同靠着炭盆取暖。
“只有这些粗布麻衣了,你们将就些。”徐淼钦取了衣服递给他们,两人接过便直接换上。
“我去那东厢房取些药材来,熬一锅,祛风寒。”贺林平换好外袍,又取了件挂在门边的披风系上,就要推门出去。
“我去吧,你别又冻着了”徐康策起身,就要拦了贺林平。贺林平将他推回屋中,说:“你又不识得这些东西。我去去便来。”说完,贺林平捂紧了披风就出了门去。
屋内只剩下坐着的徐淼钦和站在门边的徐康策。
“太……燃明道长……”徐康策说了此句,也不知该继续说些什么,讪讪的搓了搓手,又坐回炭盆边,低头看着噼啪燃烧的木材,丝丝青烟直往他眼里撞,弄得眼睛很是干涩。
“康策。”徐淼钦轻声唤他,“能与你再见实在是太好了。”
徐康策闷闷的嗯了一声,抬眼去看徐淼钦,徐淼钦也正望着他,眼含笑意,一如幼时。
“他还同你在一处。”徐淼钦说,声音不闻喜怒。徐康策自然明了他指的是贺林平,便点点头,末了,又补了一句,“他对我很好。”
徐淼钦撇了门口一眼,低头轻叹一声,说:“他是贺家人。”
徐康策的目光又挪到炭盆上,从脚下拿了块木材添了进去,轻声说:“我知道。”
“秋狩之事……”徐淼钦开了个头,却还是把自己的话吞了进去,“罢了。”
“我听蔡炳说了。”徐康策拨弄着炭盆,火越烧越盛,“他同我说了,你们查出来是贺家针对徐家做的。”
听闻蔡炳的名字,徐淼钦神色微动,眼波摇曳,他终是闭了眼,摇了摇头,说:“最为难解是真情。”
两人又沉默了,俱盯着炭盆里,看着那跳跃的火苗。吱呀一声,门被推开,贺林平抱着个陶罐就走了进来。徐淼钦接过陶罐,加了水,便放到炭盆上煮,不多时,一股药香就弥漫开来。
“燃明道长为何在此处?”还是徐康策打破了三人的沉默。
“战乱流民无依,几位道友在此地施粥,我云游此地,便过来帮忙,在此处已经住了半月。”徐淼钦说,“你们是随军来的?”
“嗯,正要去主营,被大雪拦住了。”徐康策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