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舍细细商议。
萧泓站在堂前看着,浅浅微笑,再无阻拦。耀辉刚柔并济的应答,恭顺而严谨的神情,无不在他的眼目中,如此清标傲骨的好男儿,他求之为荣。
耀辉所言之计,虽不易,却也可行,若能做成,未尝不是名动上京的盛事,真不知耀辉是如何想出这么个简单又实际的法子的。
这下子真安心了的萧泓忍着笑,再不拂逆耀辉,正待离开之际,围墙外,传来熙攘的声音,一直候在院外的家将靠着门外禀告道:“将军兵部遣了书吏寻找了过来,请您速速前往禁卫营。”
时间还早,这么快就出事了?萧泓暗下摇头,那些凭着自负去挑衅的,决计没想到塞北来的区区乡巴佬敢真让他们溅血在校场吧,如此一来,对结垢多年的禁卫营,进行一番大动作,可有了由头了。
等不到自家将军的回应,门外传来的声调有些颤音,“听说,禁卫营闹出人命了。来寻您的大人们将巷道口堵得好生严实,您看……”萧泓随侍家将很紧张,此事是回避,还是前去,大公子快快拿主意才好。
出事是正常的,不出事才是反常。心中早有准备的萧泓撇嘴,溅血沙场和成天耍着花枪的放在一起以生死为搏,若是耍花腔能赢得,那是作伪到了家了。再矫健的鹰,要是豢养在笼中,也不如树头的燕雀。
“禁卫营隶属京卫戍,不得皇令,登册在兵部武官名册中的我如何违逆去得。”萧泓沉声回道:“把这话大声传于来人听了。”
“是。”外头的家将应声,赶紧去巷道外传达去了。
“你自己去说!”被山长携着一手的言耀辉脚步一顿,侧过身,握紧手中的扇子,就算脾性再和顺,也被再三在原地踏步不去的撩拨得再无可忍了。众多繁杂,亟需在今日内予以整肃,萧泓居然如此倍懒,还想坐享其成么!
第一次见得耀辉发起脾气来,错愕后,萧泓反倒没心没肺得欢喜得笑了。
让素来波澜不动,逸态闲情的言耀辉急了,且不论是不是得了反效果,在萧泓来说,耀辉的心境可算被他拨了动了一下,实在是桩大大的进步。见好就收,萧泓含笑告辞,转身即离开了。
第九十六章
陡然刹不住脾气,呵斥了萧泓离去,千百功夫,失在一瞬,严耀辉也自觉得好生没趣。只得将脸色更加端肃起来,欲盖弥彰。
好在,细细领悟适才言三少的话意,斟酌之后,亦能领悟言氏经历重重,实在艰难,众书生们心底里那点点戏谑均湮灭了去,再看敛容谨节的言三少时,反到益发恭谨了。
萧泓一走,簇拥着山长,言三少等,书生们按序随着进了堂舍,由言三少之言领悟了看似风光无限的扬州言氏处境何其艰难,一众再看向温雅和熙的言三少时,无不在神色间多了些恭顺。至于,那适才出言唐突的书生满面羞愧,缩身据末,黯淡自怨。
读书之人无不在礼数上有吊书袋的癖好,风华楼一事也让众位“同窗”积满一腹痛愤之气,刚刚也见识了一位无端发难,言耀辉可不想留下任何骄狂的印象,谢绝同好们拱他往上首的美意,谦谨的在侧而坐。
就正如言耀辉自己强调的——事有不测,时有不给。这会儿没人有在虚礼上浪费的时间。论资排辈,书生们赶紧沾着凳子边沿坐下,默待言三少的指点。
人各有见,一旦言起,难有相同意见,不想留下狡黠之态的言耀辉轻轻抿着嘴唇,刚刚经历了明里暗里的试探,对此行,他心意也有些淡了。
在言三少进了院中始,有眼色,手脚勤快的,已经将茶水准备妥当,到了这会儿温凉了的茶水虽不能品评,却也正好拿来解渴。山长和奉事等等,均端起粗陋的茶具,等着言三少细细道来。
就像亲家公子林政皓所言,在京城,谁也做不得庄家。言耀辉敢做这个庄,实在是手中大有底牌,一来,言耀辉确信有人肯借势;二来,在此案中,礼部和私学山门中的鸿儒均难脱不教之责;若不能寻出祸患之源,刑部许多官员也得牵扯进去。故此,但凡稍有牵连的,谁个不胆颤心惊。
再来,风华楼一案中被刑部录名在册的名单可妙极了,牵连此案中的寒门儒生只占少数,另外多半都是些为看热闹扎堆在雅室间的士族公子,其间不乏有家世显赫的。
故此,言家父子合议再三,皆对重启辩学盛会,把握甚大。当然,若是受阻不能,对言家自身也并没有太大损失,只看天意允不允得了。
在众目渴望的凝视下,想速决此事的言耀辉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恩师,各位同好,对重启辩学盛事可有异议?”
言耀辉话音一落,堂舍中的脑袋立即都开始了左右晃荡。
绝无异议!现在言三少的主意就是最救急的,再无其他的法子可以助得所有人一起脱出是非。
“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扫过迅速摇晃的脑袋,算是得了一致的认可,言耀辉道:“各位均也听了,明日起,耀辉就将斋戒,学仪,耀辉建议,今日就办了吧。”反正只是个表面功夫,不在乎场面的大小,只要想脱离是非得人来得够多,够有气势就行了。
随着言三少的话,内堂中的脑袋皆移转看向门外高悬的艳阳,就在今日月满楼的时辰么!一想到明日起就将见不到三少,没了主心骨的惶然蔓延了开,是否能成事,依照眼下,万万离不得三少提点,情知时间紧迫,齐齐等着言三少的吩咐。
为了共同的利益,没有异议的对话就此结束,言耀辉抬眼,守着门外的两名随从捧着个锦盒进了来,在三少的示意下,将其放在上首的山长手边。
现在不是客气寒暄的时候,山长在众人瞩目下,打开了锦盒。盒内放满了若许尚未写好名录的柬(jian)帖。非^凡^
言耀辉则取出了一份记载着若许人的名录。除了赵魁想办法寻来的因风华楼一案被刑部登记在册的若许名册之外,承办过“为君分忧,为民解难”赈灾义卖的言家耀辉手头上自然有若许资源,何况还有言家小六的帮衬,远在塞北的江夫人对京中态势,可是了然得很。
看着眼前达贵名录,执事们犹豫了,山长则毫不犹豫,解决此难,来再多的儒生,可没半点作用,只有将京中显贵们绕进来才有更多助力。山长示意服侍在一旁的弟子去准备笔墨,时辰不早了,京城可不是乡野村寨,要是不赶着时间尽快誊写,尽快转送出去,错过了今天,明日将有怎么样的变局,可就说不准了。
“三公子对辩题,可有什么建议,以便写入柬帖中。”等着弟子们准备笔墨的空档,山长询问。一旁翘首期盼的众书生们再次紧迫起来,选题是否妥当,是能否取悦上意的关键,万万敷衍不得。
“今日耀辉此行一应行程皆记录呈送了永固王府,耀辉想,若是由得王爷提点赐题是再好不过。若是不能得,耀辉倒有点小小的建议,以‘忠君’,‘至孝’为题,如何。”收敛含蓄,言耀辉直言道:“千古史料皆有证明,但凡用上‘忠君报国’‘百孝为先’等等名目说事,就算不成事,也难挑出茬。”
……没错!
简陋的厅堂内顿时一片明朗,山长抬眼向言三郎微微一笑。忠君报国,被朝廷再三嘉许的言三和萧泓就是辩证现成的例子,此议不但可以帮助了众人脱困,更会让言三脱困,至少只要参加此议的,此后不但绝难对言三郎有所鞭挞,还得为言三的声誉负责。
迎着山长了然的笑意,言耀辉微微前揖,一派坦荡。要最快解决风华楼危局,除了这个法子,再无其他,就算那些牵连于此的士族公子千百不甘,只要想脱身此难,就拒绝不能。谁个心底里没有自己的算计,若是没点利益,谁个会白做。他所提议的此议,只是各取所需,他要保身,保声誉,他人何尝不是为了保得前程和性命。
对言三少的小九九,书生们皆刻意得忽略了去。相互对视,面色间满是跳跃的惊喜,刚才言三少所言,此事已经传报于那永固王爷?!相互确认着的儒生们全部挑动了,兴奋了,有晋魏遗风的永固王爷不但是天下名是效仿的楷模,更是天下儒生敬仰的贤德亲王,若能参与得永固王爷亲呈辩题,就算不能脱出此难,也是心满意足,死而后已了。
知晓了言三少已经将此举通报了士族楷模的永固王,适才还有所犹豫的执事等等,皆振奋惊喜,有了永固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