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傲笔负凌云(完结)作者:泊桐-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少年傲笔负凌云》作者:泊桐【完结】

文案:
     本文架空,朝代设定为一个刚刚建立的盛世,朝代名啥的没想好,到时再说。现在先暂且叫他李姓江山吧。。。好吧这和唐朝无关,只是觉得李这个姓比较像皇帝==

鉴于最近再写论文的缘故于是朝代名就叫【大历】了。。。

但是,这俩字纯属个人恶趣味,与唐朝无关。绝对无关。尽管皇帝还是姓李==

以上。

作者也不知道作者会不会崩坏,总之作者就是想写于是写了,欢迎阅览,欢迎吐槽,欢迎勾搭。呐,露肚皮~

作者不是BLX,于是欢迎蹂躏!谢谢大家~

以下是真正的文案。

沈薄南是个状元,李姓王朝的状元。

说起来啊这李姓王朝,从一开始前朝某个李姓的外戚乱政开始,到藩王割据成了乱世用了十多年。

后来某位不争气的前朝小皇帝为了保住岌岌可危的皇位引了外狄进来然后打打杀杀了十多年。

在然后赶走了外狄镇压了藩王建立了李姓王朝进入了大历时期又是十多年。

这转眼就是四十年。

而这四十年来终于有了一场像样的科举,在大历三年开春的好日子里,沈薄南拔得了这四十年来的第一筹状元名。

这就是主角,沈薄南。
==================
     ☆、人间见白头

  五十岁的沈薄南住在王都金陵。
  温香软玉佳丽地,住的是前朝大族的一处别院,亭阁水榭风致极好,端的是百年积淀的贵气。这宅子沈薄南已经住了二十多年。他还记得二十郎当的年纪的某一天他打马游街酩酊大醉,穿着大红的状元袍在圣上新赐的宅子上挂了一方牌匾——状元府。他还记得那朱漆的牌匾上青皂色的三个大字,张狂之至挥洒淋漓。
  他还记得那是大历三年的春天。
  可是二十年之后的现在,这宅子同所有的高门权贵一样,挂了墨黑的匾额,上面是描金的沈府两个大字大字。或许唯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这两个字是当今圣上御笔钦赐。
  寥寥不过二十年沈家已经是这王都金陵中最显赫的一户。如今沈家的当家是沈薄南的小侄沈履端,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右相。
  只是烜赫的是沈家,却不再是沈薄南的沈家了。明明牌匾上的写的还是那个沈字,而沈薄南却不是二十三年前那个名动天下的少年郎了。他不过是个年老头白输了朝堂的老文人,偶尔会在不得志的书生口里活泛一下。
  尽管现在的沈薄南没有许多年前的那些荣华,却算不得落魄。他在金陵沈府的院子中颐养天年,到底是一朝元老,高门权贵,总归是富贵生活。然而他坐在自家宅子里的后花园,三月暖春的江南莺飞草长,景致颇好,却显得无比的陌生。明明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熟稔到极致的地方,他却只是默然不语的想起三十年前洛阳城的月亮。
  三十年多前沈薄南在洛阳追随了当今圣上的爷爷,那时候沈薄南不过十五六,而他追随的也不过是个洛阳城守,外戚李家不得宠的小儿子。
  那时候别人是食客三千,而洛阳城的李家也就只有寥寥二三十的食客。他记得洛阳李家的门客中有个郑姓的少年。常与他在中庭喝酒,好夜如水两人席地而坐,说的是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情壮志,喝的是城里人家自酿的浊醪,酒中带着甜味儿。半醉中能看见桂花树枝桠上面的月亮,挺大,挺亮,满月时会带着温暖的颜色,像是上好的女儿红浸过的白杏,微微一点橘色,看着让人安心。
  然而沈薄南已经二十三年没见过洛阳的月亮了。
  他带着开国老臣的身份,状元郎的名头在这王城金陵中沉沉浮浮已经过了太多年了,现今他只是白头老翁,而他所追随的洛阳城守最后却成了李家正统的一脉。沈薄南追随的那位前朝的洛阳城守已经在天子祠堂中静默成了一方纹路清晰的檀木灵牌看着自己的儿孙如今坐在金銮殿上上演着又一次的盛世江山。
  转眼之间,措手不及的就已经变了年号,大历三年已经是陈芝麻烂谷再没人记得那年春光里打马游街的状元郎,现在的已经是洪顺十七年,开国皇帝已成了先帝,现在的天子不过而立,是状元沈薄南的学生,恰巧成了这时光中唯一证明沈薄南辉煌的存在。
  只是可惜这天子心性凡夫俗子揣测不得,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一朝触怒了龙颜那所有的功德便一笔勾销,轻则官场失势重则株连九族。而沈薄南就是前者的代表。
  其实没人知道沈薄南到底做了什么触怒了天子的事情,只是在十多年前的某个秋天,在沈薄南的印象中还是个天气还不错的日子里,已经亲政了六年的天子夺了自己老师的实权,原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帝师沈薄南一日之间就成了不用上朝的闲人,尽管他头上还有个太子太傅的名头,只可惜现今的太子不过是个两岁半的奶娃儿。
  如果没有这场变故,沈薄南或许会成为这个王朝中仕途最顺畅的人,或许他会成为三朝老臣或者是更加重要的什么。然而事实永远是残忍而不可改变的,就在他将近不惑的年纪时所有的荣光都成为了云烟。这个世界上在没有人人争相逢迎的沈薄南了,剩下的就只是过往越璀璨现实就越晦暗的一个闲散老臣,用自己的心血证明了那句“伴君如伴虎”的古话。
  或可以这样说,在并不漫长却慌乱的时光中留下了唯一能证明沈薄南的辉煌的人正是那个终结并迫使人们遗忘沈薄南的辉煌的人。沈薄南在天子亲手制造的一场无明变故中就这样成为了一个闲散碌碌的白头老翁。
  正所谓是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曾记兰台温酒伴月落

  洪顺十七年的冬天,已经将近一年没上过朝的太子太傅沈薄南候在了皇帝的御书房外面。大内总管刘公公依旧是那一脸的菊花褶子,活脱脱是笑不笑都看不清眉眼的一张天生的宦官脸。难得的是刘公公没刁难沈薄南,毕恭毕敬的进了御书房通报,又毕恭毕敬地请了他进去。跟着刘公公走到天子的面前,他自顾自的行了礼,看着天子挥手让旁人退下,待到周遭静了下来,他跪在天子的书案前,保持着行礼的姿势,低头说:“臣请离都还乡”。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臣说出这样的请求并不过分。尽管如今的沈家已经植根金陵,但是稍微有一点心机的人都知道沈薄南始终忘不了洛阳城。那一方城池象征了他一生的辉煌,如若没有洛阳城,那就没有沈薄南。洛阳城记录了他少年十五投笔从戎的豪气,记录了他所有的鲜衣怒马的美好岁月。现如今他已是迟暮之年,看透了金陵种种繁华却没有他的容身之地,那么请辞还乡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然而这样的请求说出口了却形成了死一般的沉寂。天子的书房肃穆依旧,弥漫着特有的龙涎香的气味。这种味道对于沈薄南来说并不陌生,很多年前他也是朝中重臣,会被在御书房同圣上论国事。那时候的御书房也是这样,无论是多么明媚的日光穿过重重叠叠的窗格都变得昏暗,带着一种天然的凝重。只是这么多年之后依旧是这样的书房,那个同他商议国事的天子现如今已经应该称为“先帝”了。时间就是这样过的飞快,稍不留心便是物是人非,所以现在的他站在这同从前没什么变化的书房里却只能俯首在地请辞还乡。
  然而就算是这样的请求都不能被准许。
  他跪在地上,听见书案后面的天子说:“沈卿全族皆迁金陵,谈何还乡?”
  此一问已成僵局,然而他却没表现出来惊诧,甚至在这段时间中他的姿势都没有变过。他说:“臣父叔俱葬于洛阳。”
  这样的话并不应该作为一个臣子对上位者的答复,然而沈薄南却说出来了。很显然换得的结
  果是天子勃然大怒。他看着天子将一沓奏章摔在了自己面前的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没有抬头 ,但是可以感受到头顶带着怒意的目光。然而此时此刻沈薄南却没有想怎样挽回这样的局面,他想的是自己应该等圣上将“平身”两个字说出来之后他再说出自己的要求,因为以他的年纪在隆冬季节跪在地上这样久,着实是吃力了。很明显的事实,在这样的局面下他一时半会是起不来了,然而他却不想在说什么了,或许现在保持沉默不是作为臣子的本分,然而他想不如就这样僵持下去吧。如果这样跪着来一场大病也很好,然后再借着江南冬春的阴寒或可以驾鹤西去也是不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