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策臣轨-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也不知道秦子阑发什么疯,其他人怎么劝都没用,拉着朕喝了整整一坛。”
  顾秉咋舌:“陛下和秦大人都是海量,幸好今日臣走的早。”
  轩辕白他一眼,毫不客气:“你若是在,估计戌时就倒下了吧?”
  安义开口提醒道:“陛下,您为顾大人带的东西呢?”
  轩辕“啊”了一声方才反应过来:“对,勉之方才没吃什么,今天的寿面不错,你赶紧吃些吧。”
  说罢,太监便端上来一碗面条,似乎是龙须面,细的犹如丝线一般,上面还撒了些小葱,香气扑鼻。
  顾秉道谢后,刚准备拿筷子,就听轩辕道:“这是长寿面,勉之可千万别挑断了。其他人的都是鱼汤,朕临时让人给你下的清汤,也不知道是不是淡了些。”
  顾秉低头,找到面条的一端,小心翼翼地用筷子挑起,小口小口慢慢地吃,神情之严峻,仿佛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轩辕托腮看着他孩子气地吃面,心里突然温暖得想笑出声来。
  见这两个人一个傻傻地吃,一个傻傻地看,在一边冷眼旁观的安义直想叹气。此情此景,谁还能想到这个遍植桃李的庭院便是整个天启的国策中枢,而这两人,一个至高无上,一个权倾朝野,只字片语都可让天下风云变色。
  
  “急报!!!”暗黑中,有人疾跃而出。
  顾秉顿了一下,放下碗,艰涩道:“断了。。。。。。”说罢,缓缓起身,看向来人:“怎么回事?”
  来人把一个竹筒递给顾秉,顾秉一惊,对着烛光,赫然是斑斑血迹。顾秉看轩辕,轩辕接过来,方才朦胧的醉眼如今已是一片清明。
  轩辕皱眉,顺手拿佩剑把封口的蜡削掉,手中的信笺还没展开,却猛然发难,一剑把信使斩为两半。湿热的血液溅到顾秉脸上,顾秉的目光却只盯着信使的手。
  他的手里死死攥着一枚袖箭,箭刃正对着自己。
  轩辕挑起嘴角冷笑,眼中杀气纵横,身边暗卫纷纷抽刀警戒,太监们则忙着收拾尸体,似乎对这样的情景并不陌生。
  顾秉靠着墙,淡淡的血腥气弥漫开来,天旋地转中那刺客的面目却越发清晰,终于忍不住扶住阑干吐了出来。
  轩辕叹气,拍拍顾秉的背,又递给他温水漱口:“勉之,我们进去慢慢说。”
  顾秉跟着他进入室内,又七弯八拐地从暗道进入一间密室,陈设极其简单,除了一张榻,连桌椅都没有。
  轩辕指指头顶上,悠然坐下道:“上面便是太极殿,朕的寝宫。”
  顾秉犹豫了下,肃立在门口:“陛下对今夜之事有何交待?”
  轩辕拍拍床,示意他坐下,捏着那张信笺若有所思。
  顾秉不敢造次,仍呆立在原处,轩辕不耐烦地叫了声:“勉之。”
  无奈地在他身侧坐下,顾秉思绪迅忽恍若光电,几万种可能性在心里转了又转,却仍是一团乱麻。
  轩辕把手中的信笺递给他,内容倒是简单,寥寥数语。
  臣莫奎蒙圣主知遇,权知一州军政,垂老无可补报。然今燕贼谋逆,河北道二十余州早已落入贼手,臣唯有一死以尽臣节,还望陛下速速兴兵伐诛逆贼。臣再拜叩首。
  顾秉沉默,末了道:“臣以为,信使虽是假的,信恐怕是真的。”
  轩辕眯起眼睛:“朕在想,若是燕王还未行动,此次只是逼朕先出手,那朝廷便陷入被动,局势便很难说了。”
  顾秉点头:“目前的情况,确实是后发者赢面大些。可若燕王如莫刺史所说,已经行动,而朝廷却按兵不动,岂不是失了先机?”
  “勉之,你觉得信是真的?”
  顾秉对着光,仔细打量半晌:“臣与莫奎均在剑南道当过刺史,臣可以肯定,字确实是莫大人的。”
  轩辕默然;突然开口道:“勉之现在可好些,还想吐么?”
  顾秉失笑:“都什么时候了,陛下还有心情关心这些。”
  轩辕极为疲惫地闭上眼睛:“勉之不觉得奇怪么,这个刺客既然想刺杀你,那便不是朕这边的人,可若不是朕这边的人,为何要帮莫奎传信?”
  顾秉看他脸色有些青灰,建议:“不如,明日我们再和子阑兄,伯鸣兄还有黄大人商量商量?”
  轩辕拍拍顾秉:“记住,明日不管朕说什么,都不要拆穿朕。朕平日常在这儿就寝,今夜你也在这儿将就睡吧。”                        



第十九章:与君心赏向来同

  翻来覆去一夜,顾秉在黑暗中睁着眼睛,难以入眠。一切都像是笼罩在重重迷雾里,而他们则仿似失路之人,感觉到危险的逼近,仿佛是准备周全,却不知道危险何时会来,若真的来了,又该如何应对。
  不知轩辕有没有睡着,一呼一吸悄无声息,尚未散去的酒香混着平日沾染的龙涎香,虽不合时宜,顾秉却禁不住地心猿意马,随即不免一阵自我唾弃。
  突然有微凉的触觉,轩辕伸手抚上顾秉的手背,又轻轻扣住:“想什么呢?不睡。”
  顾秉耳热,想抽出来,却发现轩辕的手劲极大,赧然道:“自然是蓟北的事情。陛下有什么想法了么?”
  轩辕在黑暗中转身,温热的鼻息扫过顾秉的脸:“朕觉得,朝中有奸细。”
  顾秉心下纳闷,朝中有奸细这件事情,苏景明告密时也是提到过的,此时陛下重提此事,乍看有些多此一举,除非。。。。。。
  顾秉声音飘忽,连自己都有些分辨不出:“莫非,陛下的意思是,我们身边,枢密就有奸细?”
  轩辕虽冷心善变,但其实是个极其念旧之人,登基数年,大开恩科,广纳寒门子弟,但真正倚重多为东宫旧臣。他口中的“我们”多半是东宫旧臣,顾秉在脑中搜寻自己所知由东宫而出的诸人,从凤阁鸾台到微末小吏,一张张面孔顶着不同的表情怀着叵测的心思,明明是极其熟悉的人,官服换了颜色,面目反而却愈发模糊了。
  轩辕轻挠他的手背:“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吧。”
  顾秉沉默半晌,没有推辞,轻轻道:“臣对每个人的看法和他们在朝中的风评未必相类,而他们的本来面目就更加难测了,不知陛下想听哪种?”
  轩辕轻笑:“难得你这么老实,唔,朕久居宫中,消息闭塞,那便先听听朝中风评吧。”
  许是黑暗纵容了人的胆色,往常只会腹诽的顾秉冷笑出声:“好吧,看来陛下的暗卫细作都是吃白食的,那臣便只好班门弄斧了。”沉吟了下,顾秉斟酌字句:“我们这些人,大致分为几类,黄大人和史阁老苏太傅都是三朝元老,甚至还是王丞相的同科,自然是德高望重,威望极高;赫连兄和周兄虽一个出身陇西将门,一出身江东华族,但其祖辈均是闵帝旧臣,群臣对于他们,敬畏也好,忌惮也罢,纵有微词也是不敢轻易议论的;秦大人,蔡大人,吴大人,包括臣都是寒门子弟,鲤跃龙门之后再蒙陛下知遇,虽不曾有只言片语飘进臣的耳朵,但臣想,道不同不相为谋,士族诸位大人对我等应还是有隔阂的吧。”
  虽轩辕身子未动,但顾秉可以感到他正侧身凝视着自己,有些发窘。
  “恩,再说说你的看法吧。”
  顾秉抱怨:“陛下就那么喜欢让臣当小人。”
  轩辕笑的有几分无赖:“得罪人的事情,当然留给臣子做,勉之,这是恩宠。”
  顾秉叹息:“臣的看法与其他众臣怕是大同小异,黄大人是当世宰辅,对臣劝导提携良多;赫连则可能会成为名将,但性情火爆,偶尔冲动;伯鸣兄是可与陈平媲美的谋臣,不过私下里有些不检,难免遭人诟病;秦兄这样的能吏,百年也难得一个,然而过于耿直,招人嫉恨。”顿了顿,“蔡同恩,吴庸几个平日里都难得接触机密,臣便不说了。”
  轩辕没有说话,半晌道:“万一,朕只是说万一,他们有的人有异心,勉之你说是谁?”
  顾秉默然:“臣不想猜,心里难受。”
  
  轩辕长叹一声:“勉之,这次的事情,只能朕和你合计出一个办法来。朕,朕心里也不好受,但朕,已经不敢相信他们了。”
  顾秉眼眶发热,不知是为等闲故人心易变,还是为轩辕那一个“信”字,喉间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哽住,半天说不出话来。半晌,顾秉深吸了一口气:“陛下,时至今日,蓟北的局势到了如此地步,其实我们还有的选择不多了。”
  轩辕轻轻重复道:“我们。。。。。。朕喜欢这两个字,勉之说的没错,咱们派去的莫奎不管是真死假死,起码已经证明燕王已经忍不住了”
  顾秉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