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广点了点头,觉得李建成说得有道理:“迁都和开凿运河都耗费巨大,不过功在千秋,朕花在上面的钱很快就能赚回来。”
“而且是钱滚钱,利滚利,花费是一时的,但是收益却可持续千万年。”李建成补充道,“不过大隋富强,却不是为了被番邦夷狄抢劫。《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便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果一个国家任人欺侮,不论这个国家多富庶,在其他国家看来,也不过是只肥羊,根本得不到尊敬,而且积累再多的财富,也很快会被掠夺一空。突厥欺我大隋已久,高句丽又常有不臣之心,若是陛下能永除此二患,便又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伟业。”
“确实。”杨广还仅仅是太子的时候,受突厥和高句丽的闲气便已经受够了,“一群化外蛮夷,朕早晚灭了他们。”
“陛下有这份雄心固然是好事,但总不见得御驾亲征,亲自上阵杀敌。修建运河、迁都也都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工程,但是陛下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需要得力的左膀右臂为陛下分忧。陛下身边可有这样的人才?”
“你有什么推荐的人选?”
杨广以为李建成会趁机把李渊的亲信安CHA进朝廷,或者毛遂自荐,不料李建成只给了他两个字:“没有。”
“没有?”杨广颇为诧异。
“建成不过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书虫,整天关在家里,连大门都不常出,和其他世家子交往也不多,怎么会认识什么贤才?只是建成在史书上看到在位期间有所作为的皇帝,身边都有许多贤能的人辅佐。像是汉武帝,纵然他一个人再能干,若没有主父偃、东方朔、桑弘羊等能人,又怎么会有大汉的盛世?”
“莫说是主父偃、东方朔,光是汉武帝身边的卫青、霍去病,就足够让朕羡慕了。”杨广长叹一口气,“可是当朝的卫青、霍去病在哪里啊?”
卫青在哪里他不知道,不过霍去病现在就坐在他面前。李建成想。
“可惜萧皇后空有卫皇后的贤德,却没有卫霍那样的兄弟子侄。汉武帝身边有多少能人贤士,可是朕身边有什么?饭桶、马屁精……”杨广不禁苦笑。
“汉武帝能得卫霍,自然是运气好,但是一味信任外戚是什么下场,李广利也作出榜样了。陛下要得贤才,也不能靠运气,而要自己去找。”
“去哪里找?”杨广冷笑,“王亲贵戚中的能人朕都找遍了,要论猛将,也只有宇文化及那种货色还勉强能撑撑场面。”
“《左传庄公十年》上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陛下艳羡的桑弘羊原本是满身铜臭的商人,主父偃出身贫寒,东方朔也不是世家子弟,卫霍更是奴隶出身……贤才未必出身于贵戚之家,反而是底层百姓中能人异士众多。撇开攀裙带的卫霍不提,其他出身贫寒的贤才都是汉武帝通过公车上书招纳来的,如果陛下予以效仿,从平民中筛选文武人才,何愁身边没有贤士辅佐?”
“好,太好了!”杨广兴奋得直搓手,“这个办法好。”
“不过陛下也别急着得意。”李建成无视兴奋得几乎要手舞足蹈的杨广,不温不火地当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从民间选□的贤才大多原本出身贫寒,陛下提拔他们、对他们委以重任,他们自然会对陛下感恩戴德。但是这些人就像出身贫寒的绝色美女,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很容易就会被收买,很可能为了一点钱一点利就背叛陛下,三国时的吕布便是其中的典型。”
“这个……”杨广向李建成投以求助的目光,“汉武帝是怎么对待这个问题的?”
“重赏。汉武帝对手下的贤才从来不吝啬赏赐,光是漠南一战赏给卫青一人就有四十万两黄金。卫青纵然出身贫寒,但是如果拿惯了动辄数万两黄金的赏赐,一二百两白银的贿赂、收买,他还会放在眼里吗?汉武帝就是靠重赏来吊高能臣的眼界,让别人就算想收买他们,也付不起收买他们的价钱。”
看杨广听得两眼放光,李建成只觉得好笑。他只从史书上看到刘彻在位期间的成就,却没看到刘彻在位时,有东方朔时时纠正他偏激的行为,有桑弘羊替他背刮地三尺的骂名,有不贪名利的卫青宠辱不惊地为他效力,霍去病自己更是对他掏心掏肺——刘彻的赏赐固然丰厚,但是霍去病除了自己一家人最基本的吃穿用度以外,把刘彻赏给他的所有钱财都用来修建边关城池、加强军备,每次出去打仗还是能抢匈奴的就不用自己的,暗中替他节省军费开支。有这些人一起努力,大汉才能在刘彻手中发扬光大,而不是国库被他挥霍一空。可是杨广身边有什么人?任人唯亲的宇文述,贪财好色的宇文化及,中饱私囊的杨素,溜须拍马的裴矩……第一次读《史记》的时候,李建成就觉得司马迁那厮阉得一点都不冤枉,现在看来,也多亏他号称“前无古人”、“据实而写”,实则掐头去尾、胡编乱造的《史记》误导后人,杨广才会把李建成的亡国之策都当成治国之策,李建成才有希望推翻大隋的统治,把李世民扶上皇位。从这方面来看,李建成还真得感谢司马迁,让红莲有了一条生路。李建成决定回头去给司马迁上柱香。
杨广不知道李建成在盘算什么,只觉得听他的话,犹如醍醐灌顶:“朕从很早以前就想让你入朝为官,又怕你年纪太小,做不了什么事。现在看来,朕直接让你做个丞相,你也能游刃有余。”
李建成做丞相的时间比杨广从出生到现在的时间还要长。不止是做丞相,大将军他也能做。如果他乐意,可以一个人把朝堂上的文武官职全都包了。
“朕决定赐你官爵,就封你为……”
李建成连忙打断杨广:“陛下是希望后世称颂陛下高瞻远瞩、雄才伟略,还是希望后世认为陛下只是个没主见的庸人,仅仅是凑巧遇到了几个有能力的大臣,才能做出一番事业?”
杨广愣了一下。
“如果陛下不希望被人认为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庸才,那么这些主意都是陛下自己想出来的,与建成无关。既然建成从来不曾向陛下进言,无功不受禄,若是陛下执意要赏赐,可能反而会传出难听的闲话。”现在让杨广独占“功业”,等到这些“功业”都成了“罪业”,也只有杨广的事,李建成才不要跟着杨广一起下地狱。
“你……”杨广觉得心口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你为朕如此出谋划策,却连一点赏赐都不要吗?”
“建成只是进宫来赴陛下的夜宴,把酒论风花雪月,确实十分尽兴。可是我们谈到过什么正事吗?”
“朕何德何能,能遇到你。”杨广都有些哽咽了,“建成,你的名字是建功成业的意思吧?”
“是。”
“今年是朕即位后的第一年,朕一直都没有想好该用什么年号。现在朕决定了,新的年号叫‘大业’——你我一起成就的‘大功大业’。”
是,李建成一定会帮杨广成就他的……大罪大业。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四章 亵渎
哥哥在和皇帝说什么,李秀宁完全听不懂,只是好奇地打量第一次看到的皇宫。这里比唐国公府奢华美丽千倍万倍,但是一直打量同一间房间,李秀宁很快就腻了。已经过了二更,可是哥哥和皇帝好像还没有谈完,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早就过了该上床睡觉的时间。杨广为了不让两个孩子碍事,还不怀好意地给李秀宁和李世民各灌了一杯酒。这些酒都是宫中陈酿,后劲十足,还没成年的孩子怎么抵得住?二更过后,李秀宁终于再也撑不下去,倒在李建成身上睡着了。
李世民则是努力地和瞌睡虫作斗争。皇帝看似人很好,可是李世民总觉得他看李建成的眼神让他觉得非常讨厌。他绝对不能睡着,不然说不定一个不注意,哥哥就会被欺负。
该聊的事已经聊完,李建成见李秀宁已经靠在他身上打起甜美的小呼噜,李世民似乎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保证眼皮不耷拉下来,便要向杨广告辞。
“你还要回去?”杨广打量李建成的眼神越来越露骨,“让你们家的下人带他们回去就行了,你何必再多跑一趟?”从李建成出现,杨广就已经忍不住遐想他一头黑发洋洋洒洒地披散在枕席上,如玉的肌肤在□交缠下微微泛红,清冷的声音发出难抑的娇喘,动人的美眸溢满激情的泪水,会是如何动人的风情。
“陛下是什么意思?”李建成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