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愕然的看着孙坚,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好了,黄盖一本正经的对孙策说道:“你干的很好,不过还是有点优柔寡断,你应该直接带兵把江夏打下来的。”孙策愈加的愕然,就听到程普给他分析道:“你看,江夏弹丸之地,平时的驻军也就不满一万人,你已经干掉了他五千人,那么黄祖的手上多说也就好有三四千人马,除了留守江夏所必须的1000来人之外,他能调动追击你的,也就是三两千人。那个时候不管你是继续伏杀他的追兵还是直接攻打江夏,都是很有把握的。”
孙策木然半晌,心想孙坚和他的手下怎么都这样强横霸道的啊——不过他们的话却让人听了很振奋,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那样。
他讪讪的问孙坚:“父亲,那么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孙坚哈哈大笑,说道:“既然算来算去还是咱们赚了大大的便宜,也就不用去和刘表那杀才赌气了,反正府库里的粮草也不多了,先休养生息些日子,等到秋粮丰收之后,再去找刘表报仇!”
孙策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只要孙坚暂时不和刘表开干就行,毕竟长沙这里准备的越充分,将来打败刘表的几率也就越大。
孙坚对黄盖、程普。韩当三人说道:“好了,既然事情是这样的,咱们也就没什么紧急的行动了,你们也累了,都回家休息去吧。”转头吩咐孙策道:“替为父送送三位将军。”
程普等三人告退,孙策一路把他们送到了大门外。程普与韩当相继告辞,黄盖走在最后,对孙策悄悄的说道:“你说的那个东西,我还真找到了,就在章华殿的附近的水井里,打捞出来了那个盒子。”
孙策吓了一跳,问道:“我不是不让你们去章华殿么?你怎么……”黄盖有些无奈的说道:“孙郎,你下次再写东西的时候,记得把字写全了,你那封信,我看了半天,就认出来了‘章华殿’‘水井’几个字,派兵去打捞了一番,果然找到了口小箱子,就给你带回来了。”
孙策听的目瞪口呆,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写给黄盖的信件,用的是后世所用的简体字,与他们现在所使用的繁体字有着很大的区别,感情自己费了好多力气准备下的“锦囊妙计”,黄盖压根就没看明白。
孙策紧张的问道:“小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黄盖挠了挠头,说道:“上面有把锁头,我没有钥匙,没打开——”他看了看孙策,哑然的问道:“你怎么知道那口井里会有东西呢?”
“咳咳!”孙策支吾了两句,说道:“我听思苦大师说章华殿里的那口水井很有名的,喝了之后能延年益寿,想让你给我装一葫芦水回来泡茶喝的——”
黄盖笑道,这点事情,也用得着神神秘秘的写信啊,直接和咱说一句不句行了。”他苦笑了一下,说道:“估计那口小箱子里还能装回来点井水,你去行军库房把那个小箱子领出来看看。”
………………………………………………………………………………………………………………………………
孙策心急如焚,火烧火燎的赶到了行军库房,从里面把那个小箱子找到了。拿回自己的住处,支走闲杂人等,自己闷在屋子里,仔细观察,见那小箱子乃是檀木所制造,上面挂了一个小小的铜锁,扭断铜锁之后,掀开盖子,拿出来里面的东西一看,只见那东西大小有三寸(即古代的四寸)见方,雕刻着五条交接盘绕的龙纹,一个边角破损后,用黄金补齐,翻转过来,是八个古篆书字,却不认得写的是什么。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三章 四海烽烟延续】
更新时间2011…7…14 13:47:26 字数:2151
话说孙策手里捧着传国玉玺,看着那上面的八个字发愣。他虽然不认识,但是猜也猜出来那是“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八个字。天哪!传国玉玺还是来到了江东。
孙策虽然明知道手里的这个东西不是个吉利的东西,应该早早的把它送出去。但是把那沉甸甸的玉玺拿到手里,感觉是那样的舒服!这可是传国玉玺啊,翻开了《三国演义》,看到书上是这样描写的:“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明年,始皇崩。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近闻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出北邙,回宫失此宝。”
这个东西可比蔡文姬家里摆的那个破瓦罐子值钱多了,它是无上权力的最高象征,随便写个什么东西,拿着这个玉玺在上面盖个章,就可以心想事成了——这个东西简直比一大本可以无限透支的空白支票还要好无数倍!
这么好的东西,难道非要拿去送给袁术么?孙策颇有点犹豫了,觉得反正这个事情也没人知道,为什么要便宜袁术那**?干脆自己把这个东西私藏起来,以后用到的时候再取出来。下定决心之后,孙策乐呵呵的把玉玺从新封装在小箱子里,趁着夜黑无人,偷偷的把小箱子沉入了后花园的水塘里。
自从有了传国玉玺之后,孙策变得更加勤奋,每天除了仔细研读那本《三国演义》之外,都在潜心的跟随小渔儿学习她那套棍法,艺业倒也与日精进。只不过问起小渔儿她那套棍法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小美女总是一笑不答。
…………………………………………………………………………………………………………………………
却说袁绍自从洛阳离开后,把属下拉到了河内地区,苦于没有地方做为后勤保障,粮食草料等用品渐渐的短缺,正愁眉不展的时候,河北冀州州牧韩馥得到了消息,派人给袁绍送来了粮草。
谋士逢纪对袁绍说:“大丈夫纵横天下,怎么能等着别人来养活自己!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为什么不想办法把它夺过来,据为己有?”
袁绍苦笑道:“这个问题我何尝不知道,只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啊。”逢纪笑道:“想拿下冀州,那还不简单——将军可以暗中写书信公孙瓒,让他发兵攻打冀州,只说两家打下冀州之后,与公孙瓒平分冀州。公孙瓒鼠目寸光之辈,必然会欣然同意。韩馥懦弱无能,必然要请将军到他的冀州去帮忙;将军顺理成章的就可以把大军带进冀州,冀州岂不是唾手可得。”
袁绍听了大喜,立即给公孙瓒写信。公孙瓒得到了袁绍的书之后,看见信上说袁绍要约会自己一起攻冀州,平分其地,大喜,即日兴兵。
袁绍却让人密报韩馥,说公孙瓒已经带领大军来攻打冀州了。韩馥慌忙聚集荀谌、辛评二谋士商议。荀谌说道:“公孙瓒率领着代州强兵,长驱而来,其锋芒不可阻挡。屯兵在河内的袁绍智勇过人,手下名将极广,又受过将军的恩惠,将军应该马上把他请到冀州来帮助我们抵挡公孙瓒。”韩馥立刻让冀州别驾关纯去请袁绍。
袁绍顺利的带领大军进入了冀州,封韩馥为奋威将军,让田丰、沮授、许攸、逢纪等亲信一起掌管冀州的大小政务,把韩馥的权力抢了个一干二净。韩馥懊悔无及,扔下家小,孤身一人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去了。等到公孙瓒率领大军到了冀州城下,才知道被袁绍给耍了,大怒之下指挥大军与袁绍决战,被袁绍手下猛将颜良、文丑一顿冲杀打得大败,如果不是刘备带着手下及时赶到救援,公孙瓒恐怕连代州也回不去了。
…………………………………………………………………………………………………………………………
消息传到淮南,袁术见哥哥袁绍兵马强壮,势力庞大,不免羡慕,派人到了冀州,向袁绍索要战马1000匹,袁绍也在扩大兵力,拒绝了袁术。袁术怀恨在心,派人到荆州刘表那去借军粮,打算直接去冀州硬抢。不料刘表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袁术从此也记恨起了刘表。
此时的袁术已经不是小小的南阳太守了,孙坚自长沙起兵之后,一路北上,还没跟董卓交战,就先后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不但帮助袁术稳稳当当地占据了荆州最靠北的南阳郡,而且几乎将身后整个荆州都划入了袁术的势力范围「注:那个时候孙坚虽然本领强悍,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