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彼得的哥哥伊万皇子先天不足,但却因此被渴望权力的姐姐索菲亚大力支持。索菲娅笼络了射击军的一批将领,军权在手的她让彼得的母亲、纳雷什金娜皇太后根本没有招架之力。皇太后的众多亲信甚至家属都成了射击军的刀下亡魂,幼小的彼得在还没有充分认识世界之前,就先活在了夜以继日的恐惧中。沙皇俄国不打算介入皇家的争权夺势之中,他很有技巧地两边不得罪,但在看到瑟瑟发抖的彼得以后,终于还是动了些恻隐之心。
在局势基本稳定、索菲娅大获全胜以后,伊万向皇太后提议将彼得送到莫斯科郊外,远离宫廷纷争。皇太后迫于无奈接受提议,仓促地带着儿子离开莫斯科。而这一举动却被索菲娅公主误以为是伊万支持她的表现,从此开始对伊万大抛橄榄枝,伊万想反正他还要在这个宫廷里待下去,和实权掌控者搞好关系没什么坏处,因此大大方方地接下了。
闲暇之时,他派人多留意被“流放”在外的彼得,竟然得知他整日沉浸在打仗游戏中。随时间推移,彼得的游戏越发不可收拾,伊万从那一份份申请正规武器和编制的文书中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那时索菲娅就在他身边,看了彼得的要求欣喜道:“哎呀,这可再好不过了,就让这小子天天玩去吧!快快,把他的要求都批准,千万不要让他想着回莫斯科!”
伊万忍不住看了索菲娅公主一眼,公主却并没领会他的意思,仍然沉浸在得意之中。于是伊万也不打算多说,按照公主说的去做了。很快,武器、人员和教官整整齐齐地摆在了彼得的面前,正是由伊万引领而来。
“伊万!”彼得很高兴看到从前在莫斯科的朋友,“现在见您一面真是难得啊。怎么样,莫斯科的一切都还好吧?”
“一切都很好,沙皇陛下。”伊万从马上下来,回答说。在彼得准备越过他去视察他的装备和人员的时候,伊万拉住了他的胳膊,“沙皇陛下,您还准不准备回到莫斯科呢?”
彼得受到惊吓一般愣了一下,从伊万手中抽回手臂。“会回去的,”他脸上属于孩童的飞扬跳脱消失不见,“我一定会回去的。”
他的诺言很快实现了。他回到了莫斯科,姐姐索菲亚因此感到压力与日俱增。不仅因为彼得那支越来越不像是游戏的童子军,同时也因为她在这个弟弟身上,看到越来越多自己不具备的东西。
索菲亚惶恐了,伊万注意到了。于是在一个深夜,尖锐的警报突然响起,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传来——射击军拿起了武器!
美梦正酣的沙皇彼得被“砰”地一声巨响惊醒,他急忙从床上弹起来,看到伊万风风火火地闯进来。“您快走,”伊万手中的风灯里火光失了控地摇曳,照得他脸上的表情忽明忽暗,“射击军起事了,皇宫不安全!”
彼得还没太反应过来,下意识地一边穿衣服一边喊:“那我们怎么办?”
“不管怎么说,先找地方避难,我可以护送您!来吧。”话音未落,伊万就抓住了他的手,一把拖着还没系好扣子的少年冲出了卧室。他能感觉到彼得的手心在剧烈地出汗,皮肤一片冰凉,身后传来的呼吸声也十分急促紧张。伊万握紧了他的手,两人连夜从皇宫的侧门逃出去。
把彼得扶上马背的一刻,伊万感觉到他的腿都在发抖。他知道马背上的少年在想些什么——一切都太相似了,他不可能不想起九年前索菲娅大肆屠戮他母亲的亲信那件事。同样是射击军,同样是不知何时会发生的冲突,血腥和暴力填满了他的大脑,多年未曾骚扰彼得的恐惧在今夜再次将他裹紧——
伊万在他身后翻身上马,有力的手臂牢牢扣住少年的腰身,抓紧了缰绳往圣三一教堂奔去。在极近的距离里,他听到身前的少年渐渐平复了呼吸。
那一晚没有人睡得安稳。射击军叛乱的消息很快传开,彼得的大量支持者涌向圣三一教堂,随后又有索菲娅的使者前来澄清叛乱消息是虚假的,双方在教堂争执开来。彼得坐在教堂尽头的长凳上,冷眼旁观。
忽然,人群中有人说:“大牧首来了!”这时彼得才从椅子上站起来。
莫斯科大牧首像摩西分开红海一样,从人群中穿过,来到彼得面前。彼得问:“您带来什么消息?”
大牧首说:“公主派遣我来劝说您回去。”
人群里传来一阵骚动,来自射击军的和彼得支持者的都有。彼得挥手让他们都安静,又问:“好的,我知道了。今夜是一个误会。那么,您还有其他要对我说的吗?”
大牧首在人群的沉默中,后退一步,在众目睽睽之下朗声说:“沙皇陛下,是主立您为全俄罗斯的皇帝!”
教堂里这次没有人再说话了。伊万站在彼得的身旁,离他最近的位置,他看到在大牧首表示向彼得效忠之后,黑发少年眼中疯长起的藤蔓一般的东西。
这一把推得值得了,他在心里悄悄地想。
大牧首的表态让许多贵族改变了立场,彼得日积月累的威望终于达到了质变的点,让他的锋芒瞬间盖过索菲娅。不久,大势已去的索菲亚进入修道院,远离宫廷。
掌握大权以后,彼得利用新建起的海军取得了对土耳其的胜利,换来了伊万苦苦追求了许久的西方的关注。随后,他真的组织起一个考察团,远赴西欧拜师学艺。这次他临行前,将国内的诸多事宜交付给伊万,而分毫没提让他跟随——大概他已经不记得幼时和伊万的谈话了。
彼得的考察非常成功,西欧果如他所预料,远远胜过封闭的俄国。他带着满腹知识和思考回到故乡,迎接他的却是扑面而来的血腥之气。索菲娅在修道院里依然无法放弃权欲,这一次是她真的挑动了射击军的叛乱;然而坐镇莫斯科的伊万也毫不手软,采取了对等的血腥措施,等到彼得闻风赶来时,叛军领袖的头颅已经被伊万钉在矛尖上示众。
“沙皇彼得没有死,今日他从西欧回来,”彼得踩着未干的鲜血踏上皇宫的阶梯时,他听见伊万在高处昭告全国,“自今日起,凡背叛他者,凡违反他政令、质疑他决定者,即等同背叛俄罗斯!”
彼得仰头,他看见伊万的眼中如同紫色的涅瓦河翻涌着波涛,他在其中看见光芒似剑,神彩如日月,白金色少年的炽烈的渴望,透过层层人群直接落进他的心底。他从中读出了几个世纪都没能摆脱少年形态的伊万迫切地渴望着变强,他忽然醒悟,或许伊万选择他,正是因为在他身上看到过希望。
——“如果西欧真的比我们好,我就见到什么学什么,一切都从头学起。”
——“好啊,我和您一起去。”
直到这个时候,沙皇彼得才意识到,当年在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向他的国家做了怎样的期待,而他的国家又许诺给他什么。
※
沙皇彼得真的将他在西欧所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俄国的现实中,他兴办学校和手工业工场,要求人们减掉大胡子,要求无继承权的贵族子弟必须靠学习另谋出路,要求一切贵族停止养尊处优,用服兵役的方式为国效力终生……一道道政令如急行军一般下达,仿佛在向什么人证明着什么,又仿佛拼命地在追求什么。
伊万在他身后做最忠实的仆人,同时也是最一往无前的先锋。面对这些强硬的措施他表现出了最大的支持和顺服,因为他清楚地看到彼得身上的希望,想要强大的愿望压倒了一切。这种愿望催动他全身的血液炽热地流淌,仿佛运载着永不枯竭的能量,夜以继日地狂奔,跟过去许多年丢掉的时间赛跑。
在那段时间里,他以一种近乎狂热的热情跟随彼得改造国家。他的内心深处已经相信这就是他的弥赛亚,这个刚强勇毅的青铜骑士,将带领他走出泥沼,奔向光明的前方。后来的日子里伊万回忆起来,发现再也没有任何一个时候,他比在彼得身边还要充满激情。那时的指点江山的豪气,改造一切、破旧立新的决心,在此后的生命中全无任何时候可以比拟。那是他血液最热的时刻,是他为了一个理想,不惜一切的年代。
彼得的儿子阿列克谢,作为国内反对改革的一个典型,身为皇太子叛逃奥地利,企图以叛乱形式终止改革的推行。
在面临自己最终命运的时刻,皇太子指着白金色短发的青年,绝望地控诉——“你们都疯了!都疯了!伊万,我是他的儿子,他鬼迷心窍才会同意您来杀我!”
伊万对他的指控仅仅回以一个不屑的轻笑,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