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起孝顺懂事的幼子,林如海心中也是绞痛万分。看了看在椅上垂泪伤神的妻子,想起妻子孱弱的身子经不起这般大的情绪波动。强忍心伤,安慰着贾敏慢慢的收了泪。
“夫人,你一定要好好保重。黛玉还需要你为她操持呢。”林如海将贾敏揽到怀里,望着幼子玩过的放在案几上的拨浪鼓。
“夫人,我本来打算把玦哥儿记在过世的白姨娘的名下。那样就算是有个万一,黛玉也好能压制。可观这孩子少年早慧,老成持重,而且又是那样的性子。一个庶子的身份怕是埋没了他,以后出仕也会凭添许多周折。这哥儿以后飞黄腾达,对黛玉也是极好的。所以打算记在夫人你名下,夫人觉得如何。”
“听老爷所言,这孩子心实诚。对他好他也就对你好。遇上这样的孩子实是我们的幸运,既然如此,那就记在我名下吧。这样黛玉以后的依傍也会强劲一点,我们万事为他考虑,而他也必是会为我们黛玉打算的了。”贾敏想了想刚刚那孩子的容华气度,仔细的考虑了一番。想了想还是决定等明天黛玉来请安的时候,暗自提点黛玉好好待那哥儿,想黛玉聪慧灵敏必是能体会个中奥妙的。
“既如此,那我明天就去清光寺请戒嗔大师算一个好日子,启程回族地请了族长把这事儿给办了,免得夜长梦多。”
林如海多日奔波,本就疲惫。说了这许多话,打算了这许多。早就困乏异常,梳洗后就安歇下了。
而林南随着微雨行至馨兰轩,见得这庭院打扫得极是干净,景物树木花草也错落有致。清雅至极,一见,就喜欢上了,中国人多多少少对于古代的亭台楼阁都有些钦慕。刚来的时候,林南对穿越重生到红楼的事儿本就极是震惊,再加上还要为以后的事情谋算自是对建筑的关注度不是很高。所以对住的地方还没有强烈的归属感,自是产生不了多大的感情。就像是你可以震撼于故宫的精美华贵,却不会产生极强烈的自豪与归属感。
第二天林如海就携着林南去清光寺请戒嗔大师算了一下,议定下月初九为良辰。林如海谢过戒嗔大师,添上香油钱。带着林南回去,告诉了贾敏选定的日子。然后就是整理行李等自是不提。
林南听说自己会过继到贾敏名下的时候,对这个事儿倒没有多大的波动。给那些多少知道点内情的人留下的第一影像就是老成持重。刚开始的时候是有些惊讶,如果他是林如海的话,肯定会过继到一个姨娘的名下。这样自己以后就算是对黛玉不好,别人也能以嫡庶的区别压制了自己,这样才算得上是良策,进退皆可守。后来仔细的想了想也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觉得自己终还是嫩了些。知道这消息的时候倒是把明月给高兴坏了,她觉得在老天爷忽视了她家爷整整四年之后总算是睁眼看见主子了。林南看见明月喜于言表,还觉得稍微有些疑惑。这有什么值得如此像是天上掉馅饼的欣喜吗,不过想到这丫头能如此欢喜,相比是件好事儿吧。就丢开不提了。
作者有话要说:鉴于很多亲吐槽描写黛玉的那一段,都觉得过了。
我果断的舍弃了。。
好心疼!!!
感谢捉虫的亲。。。。
☆、第6章 出发前夜
时间匆匆而过,林南知道自己过继到了林家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也就时不时的到贾敏那儿去请安,也时不时的晃到林黛玉那儿表示表示关心。而黛玉本就心较比干多一窍又得了母亲贾敏的提点也就回应些林南,还赶制了一双自己亲手纳的鞋面。而这倒还是把林南给感动了一番,对黛玉的事儿也颇上心了些。而林如海和贾敏对于这种情况自是相当欢喜的,总的来说,一切都向好的方面发展。
“老爷,明天就去族地了。”贾敏将林如海的贴身衣物慢慢的叠好,向躺在床上的林如海道。其它路上要用的东西早已收拾好装箱,这些平时要用的东西才收拾。免得林如海在路上不习惯。
林如海睁开假寐的眼,看看坐在床头整理的妻子。自是明白妻子心中的焦虑,他又何尝不是。怕这玦哥儿日后表里不一,在他们身后不管黛玉。甚至是为了一己之私,罔顾黛玉的意愿。可已经走到这一步了,那也就只能继续走下去了。望老天爷念在林家子嗣艰难的份上厚待黛玉,希望玦哥儿是个好的吧。
“夫人,放心吧。玦哥儿是个好的,这些天你也是看见了的。虽说人有些清冷,可这也正是说着哥儿不谄媚,本色做人啊。要是他天天过来嘘寒问暖,那夫人才该担心呢。毕竟是才到咱们家,有些认生。过些日子,他知道了我们的好,自是会亲密些的。而且这些日子虽说对你不怎么样,可我看他对黛玉倒还是说得上的。”林如海自是不会对贾敏说他的焦虑,不过后面那句话倒是事出有因。林南对林如海好,那是看着那张肖像林北的脸。毕竟对相依为命多年的林北,林南说不出拒绝的话。而林黛玉吗,有几个中国人站在林妹妹面前,不会心生怜惜的?
想是父母都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对自己的儿女好。只要对自己的儿女好,对不对他们自己好,他们都是可以忽略的。想起自己聪敏的女儿能得到林南的喜欢,贾敏的心总算是好过了一点。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对自己女儿的一种肯定。
“老爷,都管妾身不好。竟不能为林家留下嗣子,如果黛玉能有个亲兄弟能够依仗,又何苦还要对别人家的孩子小心翼翼的讨好。可怜咱们的哥儿啊。”贾敏想起自己林家的嫡长女还要去讨好一个没落旁支家的庶子,就不免心生悲切。又想起早夭的儿子不免痛哭出来。
林如海掀开上好的杭绸上用苏绣绣着精细的花开并蒂的锦被坐起来,下地。坐在贾敏的身边,说道:“夫人,你我成亲数十载,琴瑟和鸣。你操持家务,教养子女。管理内宅井井有条,使我不必为后宅所忧。至于嗣子,大概是我命中无子吧。你也就不必伤怀了,这次的玦哥儿是个极好的孩子,恐怕是再也遇不上这么好的了。所以这次一定要小心,绝不能有半分差池。”想起早夭的孩子,林如海也心生伤叹。想起在船上某日他一时兴起与玦哥儿谈诡辩之道,想看看这孩子日后的造化。所谓三岁看老,这虚岁才六岁的孩子还颇有些见地,很能看透事物的本质。那个小小的孩子有意无意的说,谁最后所得的利益最大,谁的嫌疑就最大。当时就觉得有醍醐灌顶之感,想起自己早夭的孩子。玩笑似的说,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是意外而是人为。照他的说法,谁又最有嫌疑。那孩子先是安慰了自己一番,然后简单的剖析说,如果自己不过继的话,那么黛玉就是林家唯一的骨肉。那林家家产自然都是黛玉的了,黛玉嫁给谁家,或者是日后在谁家生活,那谁家就最有嫌疑。虽然说有些危言耸听,可还是生生将他吓了一身的冷汗。那孩子以为他只是考究他的学问才有此一问,实则他就是因为对自己孩子的死因尚有疑惑,自然就将深藏在心底的疑问用玩笑般的话语道出来。而这孩子就是怕黛玉往后无依仗才过继的,可当时还是存了可有可无的心态的。如果没有碰上合适的,再不济不是还有黛玉的外家吗。可听他这么一说,生生心里发凉。如果自己没有过继的打算,或者说没有碰上合适的。夫人贾敏的身子近来越发不好了,如果有个万一的话。那自己必定会是将黛玉送往贾家的,就算不成了两玉的佳话,留在她外祖家,日后也好说门亲事。可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他玦哥儿说的两种情况可就都教贾家占齐了。他不是在内宅的贾敏,在官场上沉浮的他自是知道贾家越发不成样子了,只是依旧还是存了侥幸的心理。仔细的想想,如果将黛玉嫁给那衔玉而生的宝玉的话,那二太太与贾敏本就不对付,就算是有贾母护着,可又能护多久,而且有些事贾母也不好插手。就算是只是到贾家,让贾母看个好的后生。那贾家是二太太跟她的娘家亲侄女当家,黛玉敏感的性子与那本就与贾敏有隙的二太太想是也不能相处好吧。幸好碰上这孩子了,想通了关节的林如海觉得是上天可怜他林家,送来了这难得一遇的孩子了。
林如海本就对送往贾家稍微有些不安,只是一直都没有正面面对,毕竟还有贾母在。可经过这样一算计,就算是贾家保证一定能够好好的待林黛玉,也自是不敢将黛玉送往贾家了。毕竟深爱子女的父母又怎会舍得拿子女去冒险。而玦哥儿现在还年幼,好好教导,慢慢养出亲情,怎么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