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即使早就收到了消息,但当他看到日夜兼程赶过来,脸上挂着大大的黑眼圈的陆小凤时,西门吹雪仍然觉得很惊喜。
然后,西门吹雪就把陆小凤带回了万梅山庄,奉上了亲手酿造的梅花酒,让他好好的吃了一顿喝了一顿,接着又睡了一觉。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本文的数据不怎么好的关系,以后两天一更,请见谅。
☆、第二十六章
花满楼又暂时的住进了大镖局,因为和陆小凤一样担心着西门吹雪的关系,卓东来很是贴心的把事关紫金山决斗的消息收集了起来,然后转告给了花满楼。
同时,卓东来也回想起了一件事。如果他没有记错了话,这场决斗必然不会成功,因为会推迟到八月十五,而地点也会从紫金山改成了紫禁之颠。
适合高手决斗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山中,因为那里荒无人烟,不至于伤及无辜,但却没有人听说过紫禁山是在哪里。但其实紫禁并不是一座山,而是皇宫中的一座宫殿。这是李世民登基之后,为了前世的一点念想而特意修建的,取得是大清时候的风格,殿名就叫紫禁城,是将原先的太极殿推倒重建的。
那时候李世民打得旗号是要与隋朝有所区别,改建与众臣早朝议事的宫殿,也有不重蹈覆辙之意。因为旗号打得太响太亮,倒也无人敢驳,就连魏征都投了赞成票。
卓东来更清楚的是,叶孤城此刻应该已经与南王联手,要阴谋篡位了。即使卓东来再如何相信李世民对底下奴才的掌控力,不可能有人敢吃力扒外,但凡事总有个万一,要是真的南王买通了某个太监,来个声东击西,利用叶孤城与西门吹雪的一战引去了太极宫大部分的看守,趁机把李世民与那位和他长得极像的南王世子给调换了的话,怎么办?
卓东来唯一可以相信的一点,就是那南王世子即使有极熟悉李世民一言一行的人来帮他关顾着,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又有一群眼尖的贤臣们看着,不多时就能露了马脚。但李世民的安危却也值得担忧啊!
即使卓东来知道今生的二哥好歹是带兵打仗过,智力也必然会完虐那个只能想到所谓的李代桃僵的办法来篡位的南王父子,但在乎一个人的时候,少不得就会胡思乱想,即使对那个人多么的有信心也一样免不了心焦。
因此,在收到确实的消息,得知西门吹雪和叶孤城的决战果然被临时取消了之后,卓东来便再一次取了金牌进宫面见李世民。
事实上,李世民已经是望眼欲穿了,他甚至还想着自己会不会有一天变成所谓的望‘四’石,才能把卓东来给盼来。上一回,李世民好不容易磨得卓东来同意过上几天就进宫,可是偏又发生了所谓的绣花大盗一案,恼得卓东来日日跟着大宗的镖车走,就是想捉到那个胆敢给大镖局泼脏水的绣花大盗。
后来,李世民发现那个绣花大盗实际上是公民中人,还是他曾面见过,并称赞其年轻有为的大理寺少卿金九龄时,将其千刀万剐的心都有了,甚至只要卓东来的一句话,便是生吃了金九龄,李世民也是愿意的。
索性卓东来并没有怪他有眼无珠,让李世民的心里多多少少有了点安慰,更是不敢追究他一直不进宫的‘罪过’了。偏偏又因着卓东来说过,为君者不该白龙鱼服的缘故,李世民轻易不敢出宫门,更是连亲去找卓东来的机会都没有,实在是呕死他这个千古一帝了。
李世民不得已之下,只能盼着卓东来有一天良心发现赶紧自己进宫来。因着心存着希望,越发觉得日子难熬,也幸好,绣花大盗一事了结后没几日,李世民终于把卓东来给盼来了。不管来的原因是什么,李世民这一回终于可以叙一叙相思……咳,兄弟之情了。
尤其是听到卓东来说起自己的来意,正是因着自己的安危问题,李世民越发的欢喜。不过,欢喜归欢喜,李世民可不愿意看到卓东来为了自己而忧心的模样,如此固然能让李世民心中甜蜜,觉得卓东来的心中自己的地位是如此重要,可是代价是让卓东来担忧的话,李世民可不愿意看到。
所以,李世民忙安抚他道:“南王有异心我怎么可能不知道,虽则我殿中确实有人被南王收买了,却只是我授意过的,因此你也不必过于忧心。”
听说李世民早有安排,卓东来果然不忧心了,但面上的担忧之色立刻就变得端正到面无表情来。“二哥,我不是说过吗?你贵为天子,本不该以身涉险,若是遭了苦难可如何是好?”
虽则李世民自认安排妥当,根本不可能出事故,但是卓东来发了话,他只能把之前安排好的一应事宜都改动一番,否则若了卓东来生气,怕又要好几天不来见自己了。便是为了自己的安危不得不来,李世民也只能对着卓东来的冷脸,又如何与他培养感情呢。
李世民此人,天不怕地不怕,唯一怕的,就是自己的四弟对他摆着一张冷脸,而且四弟一生气,能有半年不跟自己说话的例子存在,所以李世民对于卓东来说的话从来都是一口答应,有时候便是对方还没来得及说出来的,李世民都要自觉自愿的先做出来讨他欢心。
虽则李世民对卓东来做小伏低做得很是开心,可为什么亲亲四弟还不能看出自己对他的好已经不止是兄弟之情了呢?光是想想就觉得虐心,说好的兄弟相合、两情相悦呢?作者出来,我们谈!谈!人!生!
李世民很想说自己累觉不爱,可是每每看到了卓东来之后,原先还有的一点子觉悟就立时荡然无存,只剩下了深情不悔了。
于是,李世民丝毫不觉得朝令夕改有何害处,立刻就要做起昏君来了。
但也幸好,他原先定下的捉贼捉赃的计划,其实并没有几个人赞同的,只是碍于他这个皇帝过于强势,便是反对也无用,这才不得不应了下来。如今李世民肯改,大伙儿也只有为卓东来点长生灯的份儿,哪里会计较他烟视媚行(雾),迷惑君王朝令夕改的罪过呢。
卓东来听罢,方才勉强的点了点头,道:“二哥如今应是将那南王府上监视得妥妥当当的,只是不管南王原先意图如何篡位也好,总躲不过罪大恶极四字。因此,倒也不必二哥如何搜集罪证,不如令可信之人打造御玺一方并龙袍一件,由我将它们藏到南王府上,再秘密投书于魏征。那魏征对二哥最是忠心不过的,必会把此事上禀于二哥,二哥可不就能名正言顺的派兵去南王府上搜上一搜,以证南王之清白了吗?”
虽然对于卓东来如此看重魏征,并且对他有极高的赞誉而心生不满,但李世民秉持着明君的风采气度,把卓东来的话仔仔细细的一听到底,期间还装模作样的表现出自己确实的思考过一样,接着就一锤定音,道:“四弟这主意真真是再好不过了,我自无不应之理。”
卓东来这才把冷脸一收,带上几分笑意看着李世民。事实上,如何对付这个好二哥,卓东来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极有经验的,更何况李世民如今正是有成之人,与前世因为被皇阿玛厌弃之后,破罐子破摔的时候自是不同了。
“二哥既然已经同意了,那很该立时着手去办才对。如此,我也先要去看看那南王府的守备有多强,而且也要瞧瞧龙袍和御玺很该藏在哪个地方才不惹眼也不容易被人发现才好。”因此,卓东来当即就要告退,可李世民哪里愿意,忙把人给劝住了。
“何苦如此着急,青天白日的你就能去了不成?况那龙袍御玺也不是一日便能得的,好歹与我用了膳才走不迟。”李世民急中生智,打起了亲情牌:
“你我兄弟二人好不容易今生相见,便是今非昔比了,却也脱不过情谊二字。偏生你总是连与我好生的说说话都不肯,倒叫我情何以堪?你且数数,我们相认至今,你才来了宫中几回?每回也不过说上几句话便喊着要走,难道竟不愿认我这个兄弟不成?”
卓东来听罢,自然明白李世民不过是想与他独处。卓东来又不是真傻,怎么会看不出李世民对他的真心实意呢?只是卓东来一向只把李世民当成自己的兄长,而且李世民竟然没有说出口,卓东来自然不知该如何拒之,便只能对于李世民的留客之意一笑而过,只盼着对方能知难而退。
可是正如李世民所说,既然要做兄弟,如此作为也实在有些过了头,难免让二哥伤心了。
因此,卓东来再不多作推辞,好歹留到了晚间,到快落钥时才匆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