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蟠听着耳边鸿胪寺官的声音,紧握手心里出了不少冷汗,不管怎么说他才刚十六岁,还未弱冠,这种大阵势是第一次见,再加上紧张,薛蟠甚至能感到心跳在不停的加速。
终于开始唱名,鸿胪寺官依次从殿内唱到殿外传唱三次“一甲第一名李彦觐见”,薛蟠看着是个三十来岁的青年被鸿胪寺官引出班就御道左跪,不一会儿又唱“一甲第二名柳溪山觐见”薛蟠左侧对着的一个人被引出班就御道右稍后跪。
正在薛蟠不断为自己做心理建设的时候,他听到了他的名字“一甲第三名薛蟠觐见”他刚听到后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鸿胪寺官来引他出班,他旁边的一位同乡的贡士碰了他一下,他才醒过神来,忙跟着鸿胪寺官来到御道前就御道左右后跪。
这是薛蟠第一次直视皇帝,殿试时他只顾专心答题根本没看清皇帝的样子。他听着皇帝的声音抬头看着坐在龙椅上的人,皇帝在平民心中向来是被神化的存在,所以薛蟠只能看着龙椅上和薛老爷差不多年岁的皇帝呆呆的回答着皇帝的问题,最终还是在薛蟠退出大殿的时候,皇帝身旁被封王皇帝的嫡亲弟弟雍安亲王调侃了一句:“皇兄,这位小探花还真有趣,看他那呆呆的样子,根本看不出那份卷子是他写的,不过,那份卷子虽新意实用,但终究还是有点青涩,倒也符合他的年纪。”
至于梨香院里的薛螭和宝钗薛夫人听到这个消息时,都开心坏了,薛螭立刻吩咐下去准备迎接薛蟠回来的宴席。薛螭觉得他哥真是太给力了,竟然考了探花。薛夫人这边就更不要说了,要不是有宝钗扶着薛夫人都激动得差点晕过去。
等到薛蟠游完街身带大红花回到梨香院的时候,梨香院里已经聚集了一堆人,甚至贾母都亲自到场了恭贺薛夫人,看到薛蟠回来,凤姐满脸笑意的向屋里喊到:“我们的探花郎回来了。”薛夫人快步从屋里走出来,看到身披大红花站在在院子里的薛蟠。薛夫人看着儿子身上的大红花,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薛蟠忙走到她身边扶着薛夫人,叫了一声:“妈,儿子回来了。”薛夫人不住的流着眼泪嘴里直说好。
满院子的人都在恭贺新科探花郎,薛螭看着哥哥,觉得命运真是奇妙,眼前意气风发的薛蟠哪里还是原著中的呆霸王,既然薛蟠哥哥都这么争气,他一定不能落在他后边,今年的武举他一定尽力去考。不过在这满园的喜庆里还是有些遗憾,比如薛老爷还没有到京城,见不到今日的这般场景。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赶论文,没顾得上更新,真是对不住┬_┬
☆、第十三章 武探花
薛老爷十天后才赶到京城,不过好在薛家的老宅在几天前就修得差不多了,薛夫人和宝钗也已经将在梨香院里的东西收拾好,就等着薛老爷到了京城后搬家了。不过在搬家前,薛夫人还是领着宝钗去和贾母辞了行。
“打扰了老太太这么久,我们也是该离开的时候了,老宅也已经修好了,我家老爷也已经来了。”薛夫人笑眯眯的对贾母说,马上要一家团圆了,心情无限好。“既然如此,我也就不挽留姨太太了,不过姨太太可要领着宝钗经常来看我这老婆子,宝钗这丫头,我爱的不得了呢。”贾母也慈祥的笑说。王夫人原本还想挽留两句,但人家这是要一家团聚,她也不好强留着,特别是现在,薛家出了个探花郎还入了翰林院,谁不知这文臣入了翰林院是封官拜相的前提,薛家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仅仅靠着钱才跻身入四大家族的薛家了。原本还想和薛夫人好好为了宝玉的婚事打打关系,可惜人家要搬回去了,这不在自己身边住着,怎么着也不方便啊,王夫人心里叹了口气。
宝钗则是见过几位领导后,便去荣禧堂的小花园里和一群姐姐妹妹辞行。“宝姐姐,我才刚来你就要走了,咱们还没好好说说话呢。”史湘云前一天刚被接到贾府,此时正腻在宝钗身边撒娇说。“云妹妹,我就是回去了,也可以来邀大家一起去我家啊,不过到时要有谁不来,我可饶不了你们。”宝钗笑着点了点湘云的头说,然后又故作正经的对围在身边的姐妹们说。
“只要宝姐姐别回去之后就把我们忘了,老太太也允了的话,我们一定会去‘叨扰’的。”探春笑着从丫头手上接过茶碗说。“我真是羡慕宝姐姐,可以一家团聚,我爹爹这几月连书信都没来,我也很担心。”黛玉眉头轻蹙,放了手边的茶碗轻叹道。“颦儿,你呀就是每天忧思这些事情,你既然担心你爹爹,何不你先写封信给他呢?也许你爹爹只是最近太忙了,没时间写信给你。”宝钗安慰的说。“对啊林姐姐,与其你这样整日担心,不如写信去问问?”惜春也在一旁附和道。“既然这样,那我回去就写。”黛玉听两人这样说,点点头道。
“你每天担心林老爷,也该看顾一下自己的身子,我看你这两日咳嗽得更厉害了,你这样林老爷在扬州也不会放心的。”看着刚说完话就又咳嗽了两声的黛玉,宝钗忍不住劝道。“我但逢春秋总是要咳得厉害些,这都习惯了。”黛玉淡淡的说。“怎么能习惯呢,不好好看顾着自己,这要慢慢落下了病根儿,以后可有你后悔的。”宝钗劝道。“是啊,这种事儿原本就是靠调养,林姐姐你该好好调养一下。”湘云也说,众人也纷纷附和着劝道。“不过一句话,就引了你们这么多句,宝姐姐都快和王嬷嬷一样了。”黛玉打趣道。“那也是看是颦儿你,我才多说两句,别人我还不理呢。”宝钗装作生气的样子。“宝姐姐,知道你是为我,这份情我领着呢。”黛玉忙拉着宝钗的袖子笑说。
众女在花园里聊得兴致正浓,贾宝玉同志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宝姐姐怎么要走了,大家在一处不好吗?我去叫老祖宗把你留下。”贾宝玉一副冲动的样子。可自从上回,他说了薛蟠后,宝钗对他仅剩的好感全部清空。“我家的老宅修整好了,我自然是要回去的,宝二爷有什么理由留我?”宝钗冷冷的道。黛玉原本看到宝玉那副做派,心里本来还有点不开心,但看到宝钗的脸色,又想到那天宝玉说的话,忽然对这相处了几年的“宝哥哥”有些腻歪。她也能理解宝钗心情不好,她爹爹也是正经科举出身,也是探花,时任兰台寺大夫身在官场,要是有人这么说她爹爹,她也会很生气。
且不说薛夫人和宝钗在荣禧堂如何辞行,薛螭则在薛家老宅等着薛老爷进京的马车。薛蟠被赐翰林院编修一职,但仍然得挂着职去翰林院里学习,所以只有薛螭能够这个时候等着薛老爷到京。
薛老爷路上早就收到信儿大儿子考了探花,于是马不停蹄的赶了几天的路。终于到了老宅,看到二儿子在等着自己,薛老爷下了马车,和薛螭一道走进了老宅里。
“爹,母亲和宝钗还在梨香院,准备明天便搬回来。”薛螭对坐在大厅主位上喝茶休息的薛老爷说。薛老爷点点头,问道:“你母亲和你哥哥还有宝钗最近可好?”“都好。”薛螭答。“那就好,不管怎么说,我们一家又可以团聚了。”薛老爷欣慰地笑了笑。
“爹,我跟您说个事儿。”薛螭忽然一副严肃的样子说。“什么事儿?”薛老爷有些好奇。“我准备去考武举,您帮我在我母亲那儿兜着点儿,我怕她不同意。”薛螭立刻恢复狗腿状态,亲手帮薛老爷斟茶,笑嘻嘻的说。“哦,你怕你母亲不同意,倒不担心我不同意?”薛老爷斜眼看了看眼巴巴看着他的儿子。“我这不相信您开明吗,我习武也有十年了,这不是想下场试一试嘛。”薛螭笑着说,薛老爷在他眼里一直是个在古代来说相对开明的父亲,所以他才可以这样和薛老爷这样说话。“罢了,你既然想试就去吧,你也十四了,我们也不可能总护着你,你自己若能走出这条路,也算你的造化了。不过你小子得保护好自己个,那武举上难免刀剑无眼,你要敢出点事儿,别说你娘了,我也不放过你。”薛老爷看着眼前开始高兴的二儿子,又在最后加了一句。“放心,别对我那么没信心嘛,您儿子我什么水平,您还不知道吗?”薛螭仍是笑嘻嘻的样子。“人外有人,你切不可自傲,还是注意着点儿。”薛老爷严肃的说。“儿子晓得。”薛螭也收起那副笑嘻嘻的样子,正正经经的对薛老爷作了一个揖。
所以,在薛老爷和薛螭还有串通了薛蟠三人联手隐瞒下,等到搬回老宅后一个多月后薛夫人才因为自己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