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阳画油画的水平虽然不像毛笔字那么天分高的吓人,但是还真是比他的水墨画更看得过眼多了,他这方面有点天分,他妈妈大学的教授也不是白干的……不过,即使许阳油画从小花到大,看着古老的粉状颜料嘴角也直抽抽,天神啊!这玩意用起来可比磨墨复杂多了!可是虽然知道很麻烦,可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现在不买,鬼知道以后想买全了得到什么地方找。
于是许阳狠了心,除了一些残损的,和实在用得着的东西,硬是把大部分西洋画具包圆儿了。
买的时候真爽,可是算账的时候许阳傻了,太坑爹了,学画画在现代也是忒烧钱的,何况古代?而且这些东西都是远跨重洋运来的。更关键的是如今没有许爸爸许妈妈给他掏钱了,他自己的零花钱…………真的不少,可是,真的不够!
许阳跟林黛玉每月的零花钱是一样的,都是十两银子。林家的日子虽然比贾府简朴,可正因为比贾府简朴,所以开销也少。林府原本就没有养积年老仆的习惯,最多到第三代的仆人一定赠了银子放了良民的身份出去,前几年又因贾敏去世更是把府里的人又散了大半,所以加上许太太带回的十几个老家人,丫鬟婆子加上跟林如海出门办事的男仆,后宅一共不过四十多个下人,主子也就四个半。
林如海虽然清廉,但毕竟好几代的侯门,家里每年田亩庄园上总有一二万两的收入,几个铺子也能收个三四千两,又没有那么些奢靡的习惯,故此林家过的还是颇为宽裕的,许太太虽散了夫家的钱财,可收益不错的铺子都还留在手上,自己也有嫁妆的田亩铺子,每年加到一起也还是能收个四五千两,她一个寡妇又没什么人际往来,故而也很是宽裕。
府里两个小主人都是两家独苗苗,所以虽然外面看着没贾府那般阔绰,可是零花钱却比贾家的小姐少爷们的定额多许多。当然这也是因为两个孩子确实不是乱花钱的,他二人需要的东西又总喜欢自己出门或者派下人直接采办,所以索性零花钱多给点,但是这样的话就不许想起什么都另问大人要钱了,要自己学着掂兑着花。比如林黛玉虽然几乎屋子的书,林如海也常送她书,可她每月都要花五六两再买新书,这是不会再伸手问孟姨娘要的。而许阳每月鸡零狗碎的开销相比之下就乱七八糟多了,但也不是乱花钱的。
当然这十两其实是不够他们生活的,这真的只是零花钱。
说起来这两人的笔墨纸砚衣服鞋帽才真的花钱!笔墨纸砚不用说,孟姨娘给林如海准备的哦时候也就给他们备了,砚台自然不用经常的买,可每月都要几块墨,笔是一筒一筒的往两人的书房送,从上好的十几两银子一刀的好纸到日常练习的用的普通棉纸从来都是随便用,这价钱算一算真是贵的惊人!难怪秀才大多是穷的,就算都用普通的纸笔,但凡不是大富之家,读出个秀才可不是得把家里掏空??
衣服鞋帽也是花钱的大项。许阳春天出门的一身夹绸衣服,里外四五层,随口一问,竟值五十多两,这还是许阳配饰带的少,不然时下流行的富家少年戴一顶差不多的好头冠便要百十两!林黛玉的衣服就更吓人了,春薇开学那天穿的从里到外都是新的,虽不像冬天要用皮毛,可是光上面的绣花便让绣娘绣了小半个月,一身衣服整花了一百三十两,还没算首饰。
当然这不是林家摆阔,而是时下风气如此,孩子们出门总要穿最好的。其实林黛玉在家也常穿细棉里衣,外面普通的没绣花的短裙袄,一身不过三五两——这是跟着许阳锻炼身体时的打扮。
当然林妹妹就算是锻炼身体,去晨跑也是不行的。但是穿了短衣玩蹴鞠倒是很不错的选择。唐宋时候女子玩蹴鞠的太多了,贵族女子更是喜爱马球一类的健身活动,可惜自明朝以来,女子便逐渐被关进了深宅大院,好在近年海贸发达,大江朝与外界接触的也非常多,所以南方尤其是沿海以及长江沿岸,逐渐的女子又开始走出庭院,活动也多了,女学便是一例。而于女子的运动上,虽女子蹴鞠马球一类的不像唐时那么风行,但无事在家里玩乐确实没人会说什么的,此时医学发达,要多运动才会身体康健也是近些年流行开始的养生说法。
爱女如命的林如海连马都让女儿骑了,蹴鞠算什么?林如海本就开明,所以林妹妹经常穿了短打扮在家里踢球。更坑爹的是林妹妹体力不怎么样,准头却极好,许阳每每暗自感叹“原来中国女足的彪悍是有史可循的!”这里跑题了,只是说所谓的零花钱真的就只是零花钱,许阳给林妹妹买点小玩意讨她开心是没问题的,可是这么多的西洋画具,他那点零花钱太不够了!
整整二百两银子,这是许阳杀完价之后的最终价格,最后那箱子书终于还是又做了添头,五两银子在杀价之后为了凑整又给抿了。要说真的不算贵,万里迢迢送来的东西啊,那么一大堆的东西估计家里马车都够呛一趟拉完,可是银子也真的不够啊!这几个月的零花钱本来确实没怎么花,最大的一笔开销就是给林妹妹做的那套家家酒玩具了,十两银子!可是就这么算起来零花钱攒下来的银子也不到二十两,离二百两差的也太远了!
不过许阳还有一笔巨款没用动过,那就是林如海跟许太太给他的压岁钱。整整十六两金子,又是成色极好的,换银子总能换个一百七八十两。不过这么笔巨款谁也不会没事揣身上,太沉了,也不安全,于是商议好了,拿了十两银子做定金,让掌柜的下午送到林府,让人给表少爷递个话,他自然会出来结账。
许阳买了东西,虽然花钱花的肉疼,但是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花钱没什么,不乱花钱就是好的。母亲是专业画画的,所以对许阳来说买画画上用的东西当然不是乱花钱。虽然这次真的是弄得倾家荡产了,但是心情很爽,于是乐呵呵的骑了马回林府了。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我前面说的不全面,许阳的金手指还真不止毛笔字。不过这个油画这东西,画的再好也只是个新鲜的玩意,所以我并没有把这个列的跟毛笔字一样重要……
东关街是个蛮重要的地方,以后还会提及…………
虽然我这人喜欢细节,但是还真没兴趣故意拖沓,所以但凡我认真写的人物,还有事件,肯定就是比较重要的伏笔了。
依然请大家注意这个文的题目,呵呵呵呵
另外:千万不要随便猜CP,等后面大家都去上学了,同龄人会很多,又逐渐长大了,肯定有亲会发挥想象给配对。
真的,别乱站队,站错队被虐到那真是自作自受了哈哈哈
☆、第二十五章
午饭的时候,因为林黛玉不在,许阳跟许太太都觉得冷清许多。吃了饭又在许太太这里读了一会儿《大学》,便告辞了准备回去午休。
谁知许阳走到自己院门口,正看到五六个小厮拉了两个板车,上面堆了一堆有些眼熟的箱子往他院子里运。有眼尖的小厮赶紧问安,又道“刚才有书店的人来,让传话给表少爷结账,正好孟姨奶奶见了,便让账房付了钱,让我们给您送进来了。”
正说着,孟姨娘远远走过来。许阳急忙赶上去“孟姨怎么替我付了钱?我只是身上没带那么多,寻思让他送来我再给他呢!”
孟姨娘笑道“我看了你写的条子,足足要补一百九十两,你哪里有那么多银子?莫不是想把压岁钱一气儿都花光了?这钱又不是乱花的,说不准咱们家要出个大画家呢!跟你用的笔墨一样,原本就该家里给你买的。前儿老爷的同年路过扬州,送了老爷几方砚台,我看了,随便一个都要一二百两,你买了这么一堆东西才这个价钱,划算的很呢!”
许阳脸涨得通红,连连摆手“不是这样的,孟姨,你这样我不好意思的,本就是我自己的爱好……”
孟姨娘却打断了他的话“又不是花我的钱,你跟我不好意思什么?你肯上进,姑太太只有高兴地,甭管你是写字还是画画,总是正经的东西。谁没个爱好?大姑娘还爱弹琴呢!她那一柄古琴要八百两,若是大姑娘跟你似的喜欢个什么东西都用零花钱,这琴要攒到哪年哪月才能买得起?咱们姑太太犟的很,非要往家里交一千两银子做嚼用,她那十几个人一年才发几个月钱,做几件衣裳?哪里用得完!收钱收的我心虚,正好花到你身上我倒是安心了!你还买什么,只管问我要,反正花的是你妈妈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