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东悄悄告诉杨诚,关师长是委员长的嫡系,与何应钦关系不错,这棵大树是乘凉的上选,既然抱上了,千万不能轻易放手。
邹东的政治敏锐性很强,一面要求杨诚抱紧关师长大腿,一面凭借自己对炮兵知识的熟识,搭上了与何应钦貌合神离的陈诚。
原来委员长在数次战争中意识到炮兵的重要性,要求陈诚着手对全国的军队进行改编,将炮兵作为特殊兵种单列,以期待在日后的战斗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陈诚组织了一个多人组成的智囊参谋团,为这次改编出谋划策,邹东就是参谋团的成员之一。
邹东在电话里笑着告诉杨诚,老太太又给杨诚物色了几个姑娘,这回,杨诚离开了教导总队、回了部队,眼看着就要在北平常驻了,老太太气得整整一个星期没理邹东。
邹东乐呵呵的说:“看着这个架势,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有什么大动作的。你今年都26了,你总不能一辈子就一个人过吧?条件允许的话,也出去转转?”
杨诚皱了皱眉,说:“虎子哥,你开什么玩笑呢,像我这样的,还能满大街去找么?”
邹东不以为然的说:“没见识了吧?我听说部队里面喜欢这个的有不少呢,你留意着呗。实在不行,我想办法给你弄一个来,当外室养着!”
杨诚连忙摇头:“别别别,你别吓唬我,你要是敢这么干,舅妈不打断你的腿!”
邹东哈哈大笑:“我试试你呢,我就怕你一个人在外面,跟着别人胡闹。说真的,你要是真的想胡闹,还不如我给你从乡下买一个来!”
杨诚苦笑:“虎子哥,你别埋汰我了,行不?”
杨诚悻悻的挂了电话,出了门。继而想到邹东先前对孟七的猜测,再看看站在走廊尽头的孟七,白白的面孔、稚气未脱的神色,该是怎样的欲求不满才会看上这样的小毛孩?
杨诚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孟七疑惑的看看自己,腹诽着跟上了杨诚的背影。
杨诚等人的部队到达北平后,因为在古北口、南天门英勇抗日,北平一些大、中学校学生慕名而来,每天把师部围得水泄不通。
关麟征看到平津一带群众抗日情绪高昂,一些大、中学生纷纷请缨杀敌,又正值暑假,于是在25师的兵营里,开办了5000人的大、中学生军事训练班,派参谋作军事知识讲座,派营连长对学生进行军事操练。杨诚又一次成为客串的炮兵教官。
☆、第五章(上)
杨诚等人在长城浴血奋战的时候,郭小添在家里也是忙忙碌碌没闲着。李大哥虽然个性坚强,但是大腿处受了伤可不是一两周就能痊愈的。
郭小添瞒着大哥,把李大哥藏在山谷小屋里一住就是一个月。东北的雪一下起来就没完没了,从没停过。大雪封山,倒给郭小添藏人带来方便,伪军怎么也想不到,他们抓的人就藏在眼皮子底下。
这天,郭小添打了两只野鸡,往山谷走去,准备给李大哥做顿好吃的。刚进小屋,就看到李大哥扔了拐杖,正在吃力的试着挪动脚步。
看到李大哥身体晃了晃,郭小添连忙上前扶住了他,说:“李大哥,人家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你这才个把月,不能着急啊。”
李大哥笑着让郭小添把自己扶到椅子上坐下,说:“没事,我只是试试。”
郭小添迅速的烧水,打理着野鸡。看见李大哥一直看着自己,郭小添忍不住问道:“李大哥,俺问你个事成不?”
李大哥挑了挑好看的眉,说:“你忍了一个月了,毅力不错,问吧。”
“李大哥,你,是赤匪?”
“不错。”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啊?哦。”郭小添忽然觉得词穷。
“先教你第一招,当你觉得不知道怎么回答别人的话,为了不出现冷场,你应该笑,笑着说‘呵呵’。来,试试看。”
“啊?”郭小添一头雾水。
“试试看。我刚才承认自己是赤匪,接下来,你!”
“哦,呵呵。”郭小添傻笑。
“笑的太假,再来!”
“哦,呵呵。”郭小添默默服从了。
“把‘哦’去掉,傻里吧唧的!再来!”
郭小添不知道自己中了什么邪,一边两手继续打理着野鸡,一边按照李大哥的要求不停的呵呵笑。
终于,李大哥满意了,郭小添觉得脸上都有点僵。
“就是这个笑,‘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个笑,关键时候也许能保命!”
郭小添哼哼哧哧的烧锅捣灶,等到把饭菜做好,端上桌子时,李大哥忽然开口说了句:“我是李然。”
郭小添点点头,觉得这个名字似乎有点熟悉,一时也没想那么多,呼哧呼哧扒饭,含糊不清的对李然说:“李大哥,吃饭!”
两个人收拾好以后,李然忽然叫住了郭小添,他拿出一支枯树枝,说:“小添,明天帮我去镇上一趟。”
“哦。”郭小添垂手听着。
李然把树枝递给郭小添,说:“你拿着这个,到镇子东头找到一家衡平杂货店,在里面晃悠一圈,然后出门,在门口把这个树枝一折两段、扔在地下。”
郭小添接过树枝,想了想,问:“李大哥,俺在店子里面晃的时候,是看货呢,还是看人呢?如果有人问俺话,俺怎么回答呢?”
李然的眼里露出了赞许的神色,说:“你在店里面只看货物,不看人,有人问你买什么,你就说随便看看。”
郭小添点点头,拿着树枝回家了。
第二天,郭小添按照李然的吩咐,去了镇上,在衡平杂货店晃悠了一圈,然后在大门口把树枝折成两段,扔在地下。郭小添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了衡平杂货店的老板迅速的进了内间,换了一个中年的女子在柜台照应。
风雪大,路难走,回到村子上已经是下午了,郭小添决定第二天再去看望李然。
郭小添把观察到的情况如实跟李然说了一遍,李然看着郭小添的神色里兴味更浓了。李然让郭小添三天后再来,来得时候带点干粮过来。
三天后,郭小添如约来到山谷,李然提着郭小添准备的干粮,让郭小添背上自己。
郭小添说服不了他,只好背着他、按照他指的方向,深一脚浅一脚往林子尽头走去。两个人走走歇歇,路上又吃了点干粮,直到天色将黑,才走到林子边缘。
一辆马车等在林子边缘,驾马车的是个中年大叔,看见郭小添背着人过来,开口说了句:“万里山河哪——”
李然笑着接道:“山河无恙哪!”
大叔急忙下了马车,跑到郭小添身前,站直了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说:“组长,终于找到你了!”
大叔从郭小添背上接过李然,打横就把李然抱了起来,安顿在马车上,自己迅速上了马车前辕。
郭小添看大叔的样子,绝对是个练家子,好大的力气!
李然掀开马车的挡帘,朝正在发呆的郭小添招招手,郭小添走上前去。
李然笑着说:“谢谢你啊,小添。等我伤好了,我就来找你。”
“找俺?”郭小添傻站着。
“是啊,我看出来了,你是个有血性的好男儿,愿意跟着我么?”
郭小添愣住了,说:“跟着你,当赤匪么?”
李然笑着点头:“是啊,当赤匪,打鬼子,打日本狗,为咱们自己争取明天!愿意么?”
郭小添觉得热血上涌,握紧了拳头,说:“愿意!”
李然说:“好,你等着,我会回来的。”说完,放下了挡帘,马车缓缓远去了。
郭小添失魂落魄的回了家,一会儿觉得热血沸腾,一会儿又觉得心惊胆战,就这样恍恍惚惚过了许多天。
大概是十来天之后,郭小添去镇子上买盐,看到墙上一张张花花绿绿的通缉令,才忽然想起来李然是谁!
李然,中共中央特科四组组长,中共中央特科是周恩来直抓的共产党情报组织,而李然的传奇故事则是可以被说书先生夸上一天一夜!自己救的人竟然是传奇人物李然!
郭小添深深吸了一口气,甩了甩有点恍惚的脑袋,那个眼睛会发光的李大哥竟然就是据说会飞檐走壁的赤匪头目?
郭小添激动得几夜都未能安枕,日本人占了东北四省,其实除了动不动抓壮丁修碉堡,其余对百姓来说,这个满人治满还真的与从前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人人心里都觉得憋屈,凭什么那满口鸟语的日本人就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耀武扬威呢?凭什么俺们世世代代住在这里,最后还要归他们管呢?
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