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一阶段,我还要注意收集、整理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炼,争取有相当数量的教育教学论文能够发表或获奖,逐步地形成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
“好!”孔子田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青年,觉得自己还真是小看了他,“如果你能够按照你所说的,扎扎实实地做下去,我相信,成为一名教学专家,应该是指日可待,成了教学专家,教育局不想用你做校长,恐怕也会斟酌斟酌。你所说的路,的确是没有关系没有门路的青年人走的最好的捷径!”
“爸,怎么样?方圆不错吧。小华我的眼光从来不会错的。”
孔子田此时脸上的笑意是发自内心的,因而也多了几分慈祥,“我也没有说方圆不好,我只是想亲自看看方圆。亲自了解总比听你们说感受更深一些。”
“爸爸,你真坏!”孔双华的小嘴又嘟了起来。
孔子田慈爱地凝视着孔双华,柔声说:“好,是爸爸不好。华华,这样,你先帮妈妈去厨房准备准备吃的。有些事情,我想和方圆到书房里去再聊聊。”
“我也想听呢!”孔双华撒起娇来。
“华华,走,咱们去厨房。妈妈给你准备了好吃的。让你爸爸和方圆谈他们男人的事情去吧。”孔妈妈通过观察,知道孔子田对方圆产生了兴趣,到书记谈,这是要深入地与方圆交流的表现,连忙拉起女儿,钻进了厨房。
孔子田带着方圆走进了他的书房,方圆还是感到了震撼:这间书房大约有30平方,比方圆所住的宿舍还要大。书房的四壁有两侧是全是书柜,里面密密麻麻地排满了书籍,让人乍一看去,眼花缭乱。在书房的正中央,正背着窗户,是一个大书桌。书桌上高高摞起的,是一本本厚厚的书;靠近书桌的右侧,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左侧,则是一台古朴的台灯。书桌正对面的墙上,悬挂着已经裱好的一幅笔力遒劲的书法条幅,上书: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方圆从心里感到羡慕: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有这样一间书房,在这样的环境里,思绪就会像展翅的鹰一般,真正可实现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之意境,许多创新的想法,在这样的环境里,也一定会火花闪现,灵感不断。
“坐,小方。”孔子田自己坐在了书桌的后面的老板椅上,指了指桌前的转椅,对方圆说。
方圆坐下后,立刻把思绪收回来,把目光虔诚地停留在孔子田的面庞。
“怎么样?对这间书房有什么感受?”
“很羡慕,期望自己将来也有这样一间书房;很钦佩,看看书房就知道,孔叔叔您是学识渊博,有高雅境界的人。一幅‘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能让人浮躁的尽情立刻宁静下来,会认真地想想:自己该做些什么,该怎样做。”
“哈哈哈哈。”孔子田有些得意,不过这幅字挂在书桌的对面,自己看看它的时候,确实有宁心安神之神奇效果。看来,方圆对事物的理解也与一般人不同啊!
“小方,我把你叫到这里,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要与你随便聊聊。你也不必紧张拘束,有什么就说什么,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知道的多就说多,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好。”方圆注视着眼前的这个在滨海市有重要影响的长者,心里有些忐忑,但也暗自下决心:豁出去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这个老头子知道,我方圆也不是一肚子草,而是有一点点知识的储备,也很有思想的。
“那我们就从你要做校长谈起吧。”孔子田微笑着说,“如果你当了校长,你将怎样进行有效的学校管理?虽然你现在还不是校长,但先纸上谈兵,对你将来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精彩就在后面,请投票鼓励春雨继续更新。)
第一卷 校长之路 108、相谈甚欢(三)
孔子田与方圆在书房里的交流持续地深入,从学校管理谈到了行政管理,从行政管理谈到了管理文化,从管理文化谈到了不同管理的流派和最新出现的管理新观念,从机关效能建设谈到了历史,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哲学、历史、文学、典故,一老一少都谈锋甚健,甚至这老者都惊异于眼前的这个青年为什么不是自己带的博士研究生!
孔子田这时有一种与方圆相见恨晚的感觉。看着眼前这个朴朴实实的青年,他惊讶这个青年知识的广泛——如果没有博览群书,那是绝对不能与自己平起平坐般地交流,甚至某些观点连自己这个管理学教授都觉得新颖。方圆也佩服眼前这长者的睿智与博学,无论是管理学本身,还是从管理学延伸出来的各大流派的长处与短处,老人都概括得清晰明白,通俗易懂,方圆觉得今天这一小时的收获,胜过自己过去读过几年的书。
两个人谈到了中国传统的三种不同流派的管理思想,这便是孔子的儒家管理思想,老庄的道家管理思想,韩非的法家管理思想。起因是孔子田让方圆谈如果方圆接管一所学校,会用怎样的方法来管理好学校。
方圆说:“所谓管理,虽然流派衍生得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实无论怎样的管理,都可以从儒家、法家、道家里找到其踪迹。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情况下,管理的主导想也必定不同。”
方圆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战国之时,七国纷争,社会思想也很纷乱,要想完成统一大业,非霸道无以成霸权,秦始皇采取了韩非的法家思想,终于一统天下。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举国凋蔽,万民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此时,汉朝统治者采取自己自足、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终于用了将近100年的时间,让汉朝经历文景之治后走向繁荣。但无为而治也有弊端,就是当一方富裕,由于缺少道德规范的约束,其野心就会膨胀,于是才会有七王叛乱。在繁荣之时,以教化百姓遵循礼仪之道的儒家思想无异于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于是便有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界的大革命。但经历了武帝穷兵黩武的征讨匈奴,使国家重新归于贫穷之时,昭帝的短命,昌邑王的荒,使国家缺少了中心信仰,皇权旁落,这时,就需要把法家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以法家思想平定乱民,以儒家思想教化百姓,汉宣帝正是由于法家的霸道与儒家的王道思想并用,才有了汉室的中兴。
方圆认为,学校管理也是如此。接手一所学校,用什么样的主导管理思想,并不能凭空而定,凭感觉而用,更不是现在流行于什么新潮的管理理念,就在学校使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必须立足学校的实际,必须立足中国特色中国国情,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管理好学校。如果学校帮派严重,教学秩序很差,各种不务正业的现象时有出现,则应以法家为主要管理思想,大刀阔斧,快刀斩乱麻,使学校归于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果学校一切步入正规,发展趋势良好,则萧规曹随,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即可,道家思想应是主要指导想;如果学校基础很好,教师的综合素质很高,都很上进心,但彼此不服气,使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反而不高,各自为战,则应以儒家思想主导之,积极引导,树立正气,领导感化垂范与制度约束激励同步,使教师的才能和工作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
方圆谈的学校管理思想,连孔子田这个管理学的大家都感到新奇,因为真正能够把儒、法、道家思想都融入到学校管理的理念之中,无疑是站在了更高的宏观高度去审视问题,是高屋建瓴地从宏观去俯览微观。而方圆的立足实际,立足中国特色的观念,与孔子田在行政管理学方面的思想观念相当接近,让孔子田在思想上与方圆产生了很多的碰撞与共鸣。
孔子田决定把谈话继续深入下去,进一步了解眼前这个青年人。他说,目前他正接受了滨海市市政府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创建高绩效机关,他想听听方圆的想法。
方圆告诉孔子田,虽然自己并没有管理过政府机关,但创建高绩效机关,无疑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
孔子田问:“小方,你觉得实施精细化管理如何?”
方圆想了想,坦然答道:“精细化管理对于机关建设的规范化是有相当好处的,但任何管理都有它的局限性。精细化管理的要素就是‘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制度的建设与完备是前提。但过多的制度约束,虽然会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但无益于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对于一些复杂的需要灵活处理的事情,往往会被精细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