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外交、国防、财政特别重要,这方面的大臣要任命金弘集、金九植、鱼允中等忠贤之人。
五、罢免外交顾问德国人穆麟德,重新任命有能力的美国人为外交顾问。
六、更换驻在朝鲜的责国总办商务陈树棠,并将新人选送来日本与本官会面。
七、新任命的美国人外交顾问也要先送来与本官见面。
八、驻在朝鲜的大清国官员要密切与日本公使馆员联系,一切事物要互相协助。
井上馨最后还附上一条意见:另外,应该将滞留在贵国的大院君放回国去,除去王后闵氏,让大院君重新掌握政权。
李鸿章当时没有摸清楚日本真实的意图,以为日本不过是要防止俄国吞并朝鲜而已,似乎同意井上的办法,也表示中国想变通旧制,代朝鲜主持一切。但是到了后来,李鸿章发觉日本企图利用中国,以达到“揽权干预,并争雄长”的目的时,他就坚决地反对与日本合作的计划。
但是,时势如此紧急,李鸿章事实上是采纳了井上的建议,不过并非中日合作的形式,而是中国单独进行。
有鉴于朝鲜转而依靠别国,李鸿章力图巩固清在朝鲜的势力,便决定按照井上馨的建议,把“壬午兵变”后软禁在保定的大院君送回朝鲜,利用大院君在朝鲜的声势地位,形成亲清势力,箝制官廷的趋向。正好这个时候,朝鲜吏曹判书南定哲来到中国,于是李鸿章通过他送亲笔信函给高宗,告知要放回大院君。
这个信函中李鸿章写信劝告高宗拿定主见,“停止邀请俄国军事顾问,而且现在的外交顾问穆麟德是个无法信任的人,所以要罢免他,并重用金宏集、金允植等忠义之臣。可以聘任美国人教练军队。”
当时美国与俄国为了朝鲜问题,甚至到了引发冲突的地步。俄国也怕美国带来后患,始终不敢与朝鲜正式签定军事协定。而闵妃一派不能不考虑到,此时与俄国交好将引起新的纠纷,再加上清政府的劝阻,亲俄计划就此打消。
至于穆麟德,后来卒被撤去外署协办及总税务司职务,而由李鸿章推荐前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德尼为朝鲜政府外交顾问,又荐中国海关税务司美国人墨理贤经理朝鲜海关。
这样的人事更动,完全堕入日本的困套中。亲俄的阴谋家虽然被排斥了,但换来的却是亲近美日的阴谋家。
清政府为了巩固在朝解的势力,向朝鲜委派袁世凯,代替原驻朝鲜商务委员陈树棠,并且把名义改称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提高他的职位,便于通过袁世凯之手控制朝鲜内政外交。
高宗22年(
1885)10月,大清国以飞虎、镇海二艘军舰为护卫,护送大院君从天津出发,踏上归国之路。派军舰保护安全,是为了显示大清国对大院君高度信任的一种计策。度过3年的流放生涯,重新踏上故国之路的大院君,双眼流下激动的泪水。但是,大院君从仁川码头登陆时,没有任何人前来迎接。连仁川府使都因害怕招致闵妃的怨恨没敢来迎接。
担任护卫大臣的袁世凯与大院君一起登陆,对此大为愤慨,把仁川府使叫来大骂一了顿:
“大清国尊敬贵国的王室,将国太公奉为贵人,如此礼遇回国,贵国却连个迎接使也不派来,这实在是有悖伦常的行为。快将这个意思传给朝廷,等大院君进京时,要摆出盛大的欢迎场面来!”
大院君在大清国水军陆战队的护卫下,从仁川直奔京城。袁世凯将士威风凛凛,但是大院君自始至终都是一副沉痛的表情。
闻听大院君归来的百姓们,出现在京城与仁川的街道上,高喊“国太公返国万岁!”,到了五柳洞时,高宗派出的特别迎接使上前问安,但是大院君根本不见他们。
一行人到达南大门时,包括高宗在内的朝廷大臣们,都到崇礼门前迎接,大院君趋步上前给高宗问安,现场不见闵妃的踪影。
明成皇后13(3)
大院君回到云岘宫3天后,就遍邀各国外交官大开庆祝宴会,再3天,又亲自拜访各个使馆向大使们致意。一向以顽固“守旧斥和”著称的大院君,从大清国回来之后,突然对这些高鼻子的使臣表现得这么亲切,不禁使各国外交官一致感到惊讶异常。
然而,大院君一回来,京城街头巷尾就冒出了奇怪的传闻:
“大院君在大清国的时候,与亡命日本的金玉均、朴泳孝等订下密约,开化党不久将拥立大院君,再度掌握政权。”
闵妃听到这种传闻后大为愤怒,下令严密监视云岘宫,同时签署命令,毫不留情的扫荡开化党残余份子。行动一开始,以往和开化党有一点点关系的尹京顺、李应镐、闵昌沫、崔成煜、全兴龙、尹启完、金昌奇、申兴谋、李尚禄等人全都遭到逮捕,以逆谋之罪在西小门处斩。闵氏集团趁着这个机会,一下子杀死了30余名大院君的心腹。
就是这样,闵妃仍不能安心,为了断绝后患,将在开化党政府时代,短暂任职的副护军申奇宣、府使官洪进儒、护军李镐载、舟师安宗沫、都事耿光国等人全都放逐到无人的孤岛上。然后,在云岘宫正门设立了红箭门,执行滴水不漏的看守,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
被大清国安排在朝鲜,加强控制管理朝鲜内政外交的官员袁世凯,以一介武夫的出身,很快从吴长庆的“官职较卑”幕僚,到庆军营务处会办同知,而成为负有“监国大臣”使命的三品道员级的重要人物。上任伊始,便向仁川、釜山和元山开放港派去中国代理事务员,同时加强了对朝鲜宫内的监视。为着手控制朝鲜政府,袁世凯一面与闵妃集团亲清派官员金宏集、金允植、闵泳翊等人相结托,惜以巩固亲清派势力,一面设法箝制并扭转闵族集团的亲俄倾向。
由于大院君回朝后即受到闵族集团的严密监视和打击,在政治上还不能起什么作用,袁世凯决定暂时把大院君搁下,采取别的方法。为了消除闵妃的疑虑,在表面上他对大院君故意显得很冷淡,暗地里则嘱咐他忍耐沉默,以求白保,以备将来为中国之助。
但是,当时事态的发展曲折而复杂,袁世凯遇事干预,态度傲慢,动不动就对朝鲜宫廷指手划脚、骄横专断、盛气凌人的态度逐渐引起闵妃的不安,闵氏一派在大院君回国时对清政府的疑怨也同时增长。
正好在这个时候,俄国公使韦伯的夫人带着化妆品与西洋点心之类的贵重礼物,前来拜访闵妃。韦伯夫人是个善于社交的女子,受到丈夫的拜托,来说服闵妃的。
闵妃收下礼物,非常感谢,与韦伯夫人对坐聊天,突然韦伯夫人问道:
“娘娘,根据外子的情报显示,大清国李鸿章放大院君回国一事,是为了不久之后让大院君再度登上摄政的位子,娘娘可知道这个内幕么?”
闵妃听到这话,浑身一抖,但是仍极力镇定的说:
“这种传闻我也听说过,但是,这些不过是谣传罢了。大院君已经是过气的人物了,大清国应该不会想要扶植这种老人了。”
“娘娘有所不知,大清国要是不心存恶意,为什么突然放回娘娘的眼中钉大院君呢?所以,娘娘还是早作准备,以免会再次面临壬午军乱的险境。”
闵妃听到“壬午军乱”几个字,已经惊心不已,抓紧韦伯夫人的手哀怨道:
“韦伯夫人!这种事应该怎么办才好啊?”
“这件事就看娘娘的决心了。”
“决心?什么决心?”
“娘娘可以向王上进言,送正式文书给俄国公使,也就是外子,请求保护。这样的话,俄国政府保证,不论贵国出现了什么情况,一定会帮娘娘到底。”
“多谢……那么,本宫今天晚上就和王上商量此事。”
当天晚上,闵妃在寝宫向高宗说:
“王上!大清国分明是阴谋策划利用大院府大监赶走我们。不论是大院君摄政,或是金玉均一派开化党执政,如果再次出现‘壬午兵乱’或者‘甲申政变’的情况,王上和臣妾何以保命啊?”
高宗哪里听得“壬午兵乱”和“甲申政变”,尤其是后者,高宗倍受惊吓,几有性命之虞,不堪回首。忙迭声问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啊?”
“为了对抗大清国的阴谋,我们只有与俄国联手一途了。俄国已经答应,只要王上向韦伯公使送一封请求保护的亲笔信函,就一定帮我们到底。请王上明天就送出这封亲笔信函吧。”
高宗疑惑道:
“送亲笔信函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