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价值。就在巴菲特收购《华盛顿邮报》股票的一年内,即从1973年到1974年间,他所持股票的市值从1060万美元下跌到800万美元,向下调整了25%。
令巴菲特感到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却有那么多比他聪明的投资者,宁可相信各种复杂的数学计算,而看不到这一点。
原来,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的大多数机构投资者都认为,股票的买入和卖出价格和企业内在价值无关。虽然这种观点现在看来简直难以相信,但在当时确实就是这样的——机构投资者经过商学院的正规教学后,过于迷信有效市场理论,总认为研究企业内在价值对股票投资毫无用处,所以才让巴菲特捡了一个个“大便宜”。
不难看出,这恰好证明了市场有效理论害人不浅。所以巴菲特一贯认为,股票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相反却是经常无效的。投资者在进行市场预测时,不必针对股市中的某些现象横竖研究、反复探讨,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准备买入的股票进行准确估价,从而很好地利用市场价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差异,充分获得属于你的投资收益。
【投资心法】股票预测的关键是把股价与其内在价值相比较。每个有生活常识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做到这一点,不需要用到什么高深莫测的数*算。记住,越科学的东西越简单。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估测股票实际价值的方法
遵循格雷厄姆的教诲,芒格和我让我们的可流通股票通过它们公司的经营成果——而不是它们每天的,甚至是每年的市场价格——来告诉我们投资是否成功。市场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内忽视公司的成功,但最终一定会用股价加以肯定。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在准备投资某只股票时,首先应当对这只股票的实际价值进行一番测算,这样才能知道买入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才能知道投资这只股票是否值得?在这里,关键是估测股票的实际价值。
巴菲特1988年第一次投资可口可乐股票时,有人问他为什么要买这只股票?他说,理由有3点:一是它的股东盈余额是市场平均值的15倍;二是它的现金流是市场平均值的12倍;三是它的市场溢价高达30%~50%。虽然它的净盈余报酬率只有,可是他认为,可口可乐有商誉作保证,相比之下这不在话下,所以愿意用账面价值5倍的代价投资这只股票。
他的测算依据是:购买可口可乐股票的那年(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东盈余(净现金流量)为亿美元,与之相比,30年期美国政府公债券的利率是9%。这9%的利率是没有风险的,而巴菲特也历来不愿意承担投资风险,所以我们可以把这9%作为贴现率来进行折算。
再看当年可口可乐公司的价值是92亿美元,公司市场价值为148亿美元。从1981年到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东盈余年平均增长率为。如果预测1988年后的10年内,该公司的股东盈余年平均增长率为15%(这个比率比前7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还低,风险应该是很小的),那么1998年的股东盈余就会在1988年的亿美元基础上增长到亿美元。又假如从10年后的1999年开始,股东盈余年平均增长率下降到5%(这一预测依据就更保守了),这时候用9%的贴现率来折现,能得出可口可乐公司1988年的实际价值在亿美元。
既然是预测,上述预测数据随时都是可以变更的。假如1988年后的10年内,该公司的股东盈余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2%,并且之后的年平均增长率仍然下降到只有5%,以9%的贴现率折算,1988年的实际价值也有亿美元。
经过这样一番测算,巴菲特认为投资可口可乐公司是值得的,于是在1988年6月开始购买该股票,当时的价格大约为每股10美元。10个月内,伯克希尔公司共投资亿美元,买入9340万股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到1989年末,伯克希尔公司投资于可口可乐股票的比例,史无前例地达到了全部普通股投资组合的35%。
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后,可口可乐股票在5年内的年平均上涨幅度高达18%,这使得他无法继续以较低的价格买入该股票。
但巴菲特非常清楚,按照上述测算,1988年前后可口可乐公司的实际价值应该在亿美元到亿美元之间,而当时可口可乐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价值却仍然只有151亿美元。这说明,该公司的股价还远远低于内在价值,仍然非常值得投资。
由此不难看出,在巴菲特眼里,所谓股价高低是相对于公司实际价值而言的,而不是股价在历史上曾经达到什么价位。以比实际价值更低的价格买入股票,就是一种理性投资行为。当投资价格远远低于股票的实际价值时,这种投资就是安全的、没有风险的。
巴菲特始终认为,股市中的交易价格和企业内在价值之间并没有太大关系。就可口可乐公司而言,它的内在价值主要表现在:企业现金流的预估值以适当的贴现率折算出来的现值。
【投资心法】预测股票实际价值的方法,是以该公司未来能取得多少股东盈余,通过一个适当的贴现率(通常是长期国债年利率),倒算出目前的内在价值,然后与股价相比较。
txt小说上传分享
估测股票价格是否合理
我们的投资仍然是集中于很少几只股票,而且在概念上非常简单:真正伟大的投资理念常常用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我们喜欢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并且由一群既能干又全心全意为股东服务的人来管理的企业。当发现具备这些特征的企业而且我们又能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时,我们几乎不可能投资失误。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选择股票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公司业务简单、具有值得投资的内在价值。具备了这些条件,接下来就是看买入价格是否合理了。
这里我们以吉列公司为例,来说明他是怎样测算股票价格的。
吉列公司是巴菲特非常喜欢的一家明星企业,其业务包括生产和销售刀片、剃须刀、卫生用品、化妆品、电动刮胡刀、小型家用电器、口腔保健用品等,在2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基地,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销售网点,其中国外销售市场占60%以上。
巴菲特很早就关注吉列公司了,它依靠科技创新、保护专有权利,从1923年开始到现在,一直是全球剃刀和刀片的领导者。它每年要在这方面投入几百万美元的研究、开发费用,不让竞争对手抬起头来。
例如,1962年威金森首先研究出套式不锈钢刀片后,吉列公司立刻予以反击,很快就维护了自己在刮胡刀产品中的世界领导地位,并且于1972年发明了双刀锋Trac2。1977年,它引进旋转刀头式的阿特拉剃刀;1989年,又研究出了非常流行的感应式独立悬吊式刀片。
在关注吉列公司的同时,巴菲特和芒格都觉得自己有把握对它的未来经营状况作出理性预测。
巴菲特1989年加入吉列公司董事会后,了解到当时吉列公司推出感应式剃刀后遇上了财务危机,认为这是自己投资这家公司的好机会,于是打电话给他在吉列公司董事会的一位朋友,提议由伯克希尔公司向吉列公司投资。
1989年7月,伯克希尔公司购买了吉列公司6亿美元的可转换特别股,其红利收益率为。红利收益属于一种固定收入,与经营业绩无关。
可转换特别股的特点是:伯克希尔公司在2年内不能转换,而吉列公司有权按照票面价格赎回;如果普通股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超过美元,则可以实行强迫转换。
由于当时吉列公司刚刚推出感应式剃刀,市场销售形势非常好,所以巴菲特能够得以按每股50美元,大约比吉列公司当时股价高出20%的价格,把它转换为吉列公司普通股。而吉列公司则用这笔钱归还了部分债务,度过了暂时困难。此后,吉列公司股票的年盈利率高达20%,股东权益报酬率高达40%,比80年代初增加1倍。
1991年2月,吉列公司推出了1比2的股票分割政策。当时的股价达历史最高的每股73美元,并且连续20个交易日超过美元,所以按照规定,要全部赎回伯克希尔公司的可转换特别股。
就这样,伯克希尔公司获得了1200万股普通股,占全部流通股亿股的11%。
吉列公司普通股的收益率为,这是一种权益资本收益率。从发展趋势看,它的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前利润率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