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视信仰-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暗箭,一下扎到自己了。这算什么呢?只是一个节目。
  梦霞:那个现场会是你主持节目当中感觉最奇怪的现场吗?
  汪涵:一夜之间大家都怎么了,我们每次做节目之前,台湾好多电视台就把机器架在我们门口,还有日本的,就架在门口,我们每次进来的时候,就拍照什么的,都搞成这样了。我觉得特别奇怪。我到外面去做其他节目的时候,也是,好像不知道超女就不是中国人似的。就一个栏目你想想,就一帮小女孩,唱得比她们好的多的是,长得比她们漂亮的多的是。凭什么呀?
  当然从做节目的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超级女声》是非常善于去顺应民心和民意的。我很喜欢“善顺”这个词,在节目的推进过程当中,作为编导来讲,作为台里来讲,作为节目的主创人员来讲,很善于去把握,同时去顺应这个节目在观众心目当中那个情绪的走势。所以这个节目特别容易让人群情激愤,它仿佛每一下都挠在了大家的痒处,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他自己的节目,所以它才会这么火。
  《超女》也是一个很无极的东西。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变化无穷。其实它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东西,无极本身是混沌的,谁也说不清它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其实最开始《超女》就是一个无极的状态,谁也不知道它会变成一个什么,《超女》只是一个节目而已,仅仅是一个活动而已。湖南广电每年要办那么多活动,金鹰节是最大的活动了吧?但是就没有《超女》火。最开始就是一个栏目去做,就是《音乐不断》歌友会在操作这个。然后慢慢地举全台之力,慢慢扩大了,为什么一个《超女》会火成这个样子?谁也说不清楚。天时、地利、人和,应运而生,你可以做任何解释。
  

李伦:梦想照进现实(1)
在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做什么都需要梦想
  梦霞:你很强调电视要“文以载道”,解释一下这个“道”的问题?
  李伦:我觉得“道”这个问题不应该在电视圈里去讨论,这是一个传媒态度的问题。有一种说法说媒体传播只是一个物理搬运过程,它只是要把人们需要的东西搬过来,至于搬过来能干什么用,那是人家的选择。
  我觉得作为一个公共媒体来讲,选择搬运什么和不搬运什么肯定存在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道”。我们的公共媒体不可以不存在“道”的问题,你必须考虑。
  就比如说播赌博节目的电视台,其实它也在传播一种“道”,只不过你认为它那个“道”是邪恶的,或者说是不光彩的等等,其实也是在传播某种价值观,在感官享受的基础上也就载了“道”。所以“道”的问题在公共媒体上不应该被反复讨论,这是一个传播的本体属性。只要你说了,你说什么不说什么,你已经选择了,所以你肯定有“道”。
  我觉得国内的媒体更应该讨论如何来载“道”的问题。我相信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是充沛的,思想是深邃的,中国的电视人也是。虽然人家老说咱们没文化,但是其实你在这个圈子中会发现,大家都是非常有责任感的。那么电视,说句不客气的话,为什么现在不如平面媒体做得好,就是前面的问题没解决,我们的技术不行,我们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载”我们的“道”,或者说我们练得不够娴熟。
  梦霞:所以你要做“杂志电视”,用电视来传达我们以前只能在平面媒体上感受到的东西?《社会记录》一以贯之地传达了一些东西,这可能也是《社会记录》让我感到最欣喜的一个地方。
  李伦:我们确实是想做这样的努力。我们的电视相对平面媒体差距最大的是什么?是我们掌握电视语言的能力,掌握电视技术的能力远远地落后于他们掌握文字的能力,掌握版面设计的能力,掌握平面媒体这种技术的能力。所以《社会记录》非常强调传播技巧,所以说《社会记录》可能有“道”,我们在“道”的这个问题上也并不深刻,但是由于我们努力地在解决“术”的问题,努力地把我们知道的一点点东西用更好的方式告诉大家,让大家听上去能觉得你还说了些什么。我觉得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做了这个努力。
  梦霞:注重叙述技巧,就给观众看节目提供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可能,同时你们节目的动力和目标又规定了你们的传播内容。这是《社会记录》成功的原因吗?
  李伦:我们还远谈不上成功,还在努力中,希望不会让大家太失望。我们相信观众,相信他们会看到价值。
  梦霞:为什么是“相信”而不是“尊重”观众?
  李伦:为什么我不用“尊重”呢?我觉得“尊重”这个词本身不够具象。用“尊重”这个词很容易屏蔽掉很多东西。有时候你过分地尊重其实是藐视观众。比如说我们有时候会把某些东西说得非常清楚,好像我们服务得非常周到,但是观众不爱听。为什么?你拿他当弱智。其实他的理解力非常高,你不需要去做那些低层次的反复说明,你要给他跳跃,因为他要享受思维快感。对观众的了解其实也就是对人的了解。人其实是有强烈的理性愉悦的欲望,我们不是拒绝学习的人,绝不是,我们不喜欢学习那是上学给上的。所以你就要提供这种理性愉悦,如果你提供的这些素材、资料不足以使他愉悦的话,他是断然没有兴趣去听你在那儿废话的。
  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对观众有一个预判:他是有主动思维欲望的,享受思维快感的。只不过你恰巧做了这个工作,你有机会提供给他这些东西。
  所以不要用“尊重”两个字去屏蔽掉这中间最细腻的情感沟通。罗大佑有一句歌词我觉得写得特别棒,他说“用温情去冷漠”,我们很多时候就是用温情去把这些事情全屏蔽掉了。
  梦霞:其实做媒体就像做人,它应该是人格化的。应当让你的受众看到你是什么样的气质,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你要传达什么样的东西。现在相对成熟的平面媒体都已经非常强调这一点。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电视栏目还是面目模糊,我们不知道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它会给我们什么样的东西,你可以概括一下《社会记录》的精神气质吗?
  李伦:如果把《社会记录》说成一个人的话,我们心目中希望他是一个有理想色彩的,积极生活的,有方法、有勇气、能够面对现实的,而且是一个跟社会有合作态度的、有建设性的这么一个人。他有时候可能容易生气,但是更容易被感动,更容易高兴。用一句话说就是:相信梦想,虔诚生活。
  梦霞:人们说好莱坞是梦工场,我觉得电视跟电影的区别就在于电影是一个停留在想象里的梦想,电视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
  李伦:我觉得不只是做电视,做什么都需要梦想。尤其是在我们这么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由于我们没有一个具体的承载物,很长时间了我们都面临这个问题。信仰不是说必须有承载物才存在,但是由于没有就更显得缺失。由于这种信仰的缺失,人们对遥远的东西或者说梦想就显得特别不自信,或者说不敢相信。这可能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容易让人摇摆,容易让人放弃,容易让人悲观,容易让人沮丧。所以我在栏目里面也经常说,我们要树立一个生活态度:就是希望大家在这儿是一伙相信梦想的人,是一伙虔诚生活的人。这个意义不是栏目的价值观,是我们聚集志同道合者的一个规则。
  

孟非:我只有一种姿态(1)
对个人的虚荣心而言,七千万还是十几亿没有区别
  梦霞:你有过机会去中央台,为什么没有去呢?中央台不是一个更好的平台吗?
  孟非:中央台是国家级的媒体,独一无二,它的功能,它所要维护的那个东西是不能突破,不能变化的。所以央视有两次请我去,我都婉言拒绝了,不是我不识抬举过度膨胀,因为那个氛围不适合我,我去了能干什么呢?我必须融入那个规则,而那个规则不是我能适应和接受的。  
  对个人的虚荣心而言,江苏七千万人民认识我和全中国十几亿人认识我没有什么区别。  
  我曾对我的台长说,我把每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如果我下课了,我就问一下自己:一,我对不对得起台里给我的工资?二,我对不对得起观众?都对得起,已经很好了,我没有更宏大的目标了。而且我觉得现在所谓的功成名就、又拿钱又出名的事都是很不真实的。开头我就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