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源⒈富醣业囊缶2堋K康鳎丛煲恢钟胫魅ü彝压场⒉⒛鼙3直抑党て谖榷ǖ墓蚀⒈富醣遥佣苊庵魅ㄐ庞没醣易魑⒈富醣业哪谠谌毕荩枪驶醣姨逑蹈母锏睦硐肽勘辍Sμ乇鹂悸浅浞址⒒覵DR(特别提款权)的作用,SDR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
此言一出,好似竖起了一杆义旗,使那些早就受够了美元气的国家得到了一个发泄的机会。不但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一向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国际组织也拍手叫好。这种形式下,难免让人想入非非,以为改天换地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可问题真的这么简单、美元就这么容易被替代吗?
美国总统奥巴马随即在白宫记者会上为美元辩护,称美元异常坚挺,尽管美国正处于艰难时期,但仍然深得投资者信任,因此,没必要设立新的全球货币。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日前也分别表示,不会放弃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英国首相布朗随即附和说,周小川的建议不会成为G20金融峰会主要议题。欧盟其他成员也相继表态,一致反对设立超主权储备货币。对此,有人形容以中美交锋为“导火线”,一场世界货币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不过,对建立新世界通货这项“非常严肃”的提议,俄罗斯则提出了与中国类似的建议,希望世界货币基金组织能对新通货起到更大的作用,而不是把世界通货的稳定寄托在一个国家身上。俄方还表示,这一提议已获得巴西、印度和南非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的支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也认为,中国提出的超主权储备货币从长远来说是个好建议。
如此看来,如何改革现存国际货币体系展开的对话和协商开始注入实质性的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的观点是:“中国方面提出探讨创造一种可以替代美元的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是合理的。”这或许意味着国际金融体系旧秩序将开始发生改变。
但这个美好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吗?就让我们来了解下被大家寄予很高期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我们来看一看IMF的决策机制是怎样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衡量成员国投票权大小的因素大概有四个,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贸易开放程度、经济多样化程度以及外汇储备数量。这样算下来,拥有16%以上投票权的美国有绝对的否决权,这就决定了设立在华盛顿的IMF受制于美国的程度之大是不允许它采取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去损害美元地位的。第二,IMF根本无法对全球流动性的供应进行配置,使之既不至于过量,也不至于过少。第三,IMF在不改造的情况下,根本难以取得对全球货币供给的控制权。第四,IMF无法合理配置全球货币供给。
诚然,美元一家独大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可是,从这种既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之下美国依然可以攫取丰厚的利益,因而这也决定了它是不会心甘情愿拱手交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头把交椅的地位的。单纯的一个呼吁,恐怕除了表达一个美好的愿望,并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改革的过程中,哪怕这不是针对国内而是针对一个国际经济体系,也总是有人受益有人受损。在一个纯经济的逻辑内,恐怕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美国绝不会乖乖就范。由此看来,这恐怕又是一个与虎谋皮的过程,这不但是个经济问题还是政治的博弈。
不过,有一个不同的声音总比没有好,特别是由中国这样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大国在这样一个时期发出,其影响力尤其明显。况且,这次的提议又是这么的具体,引起了如此广泛的讨论。可以说为中国今后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更大的作为埋下了伏笔。
总之,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建设新的全球货币体系,走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走向世界的人民币
美元作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战略货币储备,因此在当前爆发的金融海啸中,很多金融机构和某些小国纷纷破产,蒙受了因采用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被动损失。
这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元金融衍生品泡沫和金融监管缺失。但从深层次看,这是储备货币国家经济失衡,同时也是其危机向全球传导的过程。不改革这一货币体系,其他国家只能被动接受整个过程。人们越来越希望在储备货币上有新的选择。
欧元之外,美元疲软,亚洲勃兴,世人期待下一个硬通货,它足够强大、稳定和被认同。
在危机面前,世界把目光聚焦给了中国以及中国的货币……人民币。世界对中国的信心指数和实力的认同,也支撑着人民币开始世界的旅行,成为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战略储备货币。
无疑,人民币的版图正在扩张。
事实上,人民币在越南和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一直都在流通。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开展,人民币已经在事实上成为部分地区的交易货币。中国人民银行也承认,在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和尼泊尔等周边国家,人民币已经成为边贸结算的主要币种。国家外汇管理局曾估算,在境外流通的人民币规模超过300亿元。
从世界来看,大国也需要强币。美国有美元,日本有日元,欧洲有欧元。我们中国也期待人民币成为全球的硬通货。
因此,从目前来看,人民币的背后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地域最广、GDP总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在全球经济中位置日益重要的大中华经济体。人民币的崛起,必然会连带行销汉语、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甚至变成中华文明的24小时广告。
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世界货币,是国家强盛的标志。
大凡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世界货币,首先必须具有世界货币的价值。参与角逐多元化主流世界货币的国家或经济体需要具备什么入门资格呢?要则至少有三:
(1) 一个币值稳定的政策环境;
(2) 一个现代化的开放型金融体系,维持货币流通和支付职能的有效发挥;
(3) 要求存在规模足够庞大、流动性足够充分、成长性足够良好的资本市场体系,可以满足各国央行和全球资产组合投资者对所持资产保值、增值和变现的需求。
从图1…2来看,美元的比重从1975年后开始逐步下降。但是20世纪90年代初,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前苏联及东欧各国组成的经互会(CEMA)突然解体,相关国家由卢布体系转向美元体系,美元的比重迅速提高。与此同时,德国马克的比重也在稳步提高,尽管当时德国央行特别反对其货币的国际化。到今天为止,美元在各国央行持有货币中的比重约为65%。
我们发现,一国货币在各央行中的比重大小,第一个决定因素取决于该货币发行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第二个决定因素是该货币平均的升值比重(我们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为基准),最后一个重要因素是该货币的汇率波动程度。当然,货币发行国的资产市场规模、经济开放度也呈现出比较重要的影响。
根据这一发现,我们推测,假如人民币今天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那么,人民币2007年在各央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可达7%左右;假如2020年之前人民币完全可兑换,那么,届时人民币在各央行外储中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达到21%,而美元将从今天的65%降到28%。总之,如果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人民币未来15年将成为非常重要的国际性货币。
人民币持续升值,强势货币形象正在形成。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一日千里,近两年来,人民币升值十分迅速,升值幅度已超过20%。由于看好人民币的升值前景,国际资本纷纷涌向中国,旨在享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丰厚利益。一时间,人民币成为国际资本追逐的对象,人民币地位迅速提高。虽然近期受金融海啸影响,人民币升值步伐明显放缓,但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健却是毋庸置疑的事,相对于美元、欧元、日元币值大幅波动,人民币币值似有稳如泰山之势。这亦表明人民币能够经受住金融海啸的考验,强势货币形象正在形成。人民币流通范围必会进一步扩大,从而不断为其成为世界货币奠定更广泛和更坚实的基础。
人民币的升值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必须面对的机遇与挑战。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中国的选择只有从两者之中择其一:一是缴械投降;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