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崩溃的帝国-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位刚刚故去的美国老太太和一位刚刚仙逝的中国老太太在天堂相会,交流起在人间的苦辣酸甜。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一辈子,昨天终于还清了购房所欠的银行贷款。”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一辈子,昨天终于攒够了钱,替儿子买好了结婚的新房。”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美国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
  现在这一次的危机,就是明显的借贷经济关系。它现在双赤字,实际上吸入了大量全世界的储蓄,美国的消费信贷占全球GDP的21%左右,2005年美国人均借款8 000亿美元。整个国家的负债,1998年时是国家GDP 倍,2007年变成倍。这种大量的消费,高负债、低储蓄,不仅居民大手大脚超级消费,国家也鼓励超级消费,美国的个人消费占GDP达到70%。
  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相比于给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优利率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更高。
  一群华尔街金童想出了聪明的方法,把这些贷款(债权)打包,组合成一个新的金融商品,卖给债券市场的投资人。
  本来,这一切都皆大欢喜:原本买不起房子的人,现在有人肯借钱给他们买房子;而这类次级房贷机构,把商品卖出后也赚了一笔差价;债券市场的投资人则因为买了这类商品,可以收到利息,可说是一个三赢局面。
  然而,人都是自利的,总要不断地将自己的利润极大化,何况是华尔街金童们。于是,他们开始将次贷产品当成“千层派”来设计,利用衍生性产品把结构复杂化,就像加上奶油、核桃、巧克力一样,层层包裹,让千层派看来很诱人,每一层都可切割出来卖,每一次转手都有利润落入金童们的袋中。但是对投资人而言,千层派一层层剥开后,糖衣的里面却可能是毒药。
  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优质抵押贷款,二是“Alt…A”抵押贷款,三是次级抵押贷款。它们的分类是按照对借款主体的信用条件的评级好坏来区分的。此外,在美国还有政府支持的抵押贷款和优质大额贷款等两类抵押贷款。
  次级抵押贷款新产品深受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购房人的追捧,主要原因在于抵押贷款中介的误导和购房人本身金融风险意识不强。中介在营销贷款时打的旗号是:超低的月供。收入不高的人群也可具备还款能力,两年后即使利率调高,由于房地产升值,万一还不起贷款,只要他们把房子出手,风险也是可控的,还可以赚一笔,何乐而不为呢?火热的房地产给人的幻觉是房地产上涨的速度会快于利息负担的增加,而且房地产市场在两年内不会冷却。残酷的现实世界是,美好的愿望往往被市场的无情彻底粉碎。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贪婪——把钱贷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人
所谓次级房贷就是抵押贷款市场中的次优等抵押贷款,其与一般房贷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于,这种贷款是提供给那些信用程度较差及还款能力比较弱的购屋者,其利率也比一般抵押贷款高两三个百分点。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贷款者,如果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贷款者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
  美国不少金融机构在这波美国房市景气扩张的过程中,大幅承做次级房贷,使次级房贷的规模快速膨胀。而在美国房市景气逆转,联准会(Fed)为了抑制通膨压力持续升息,导致贷款者还款压力大增,也造成次级房贷违约率大幅攀升,对美国金融市场产生相关的负面效应。一些体质比较不健全、以经营次级房贷为主的金融业者如新世纪金融公司等,被迫停止业务,甚至倒闭。
  美联储从2001年开始连续15次降息,在2003年6月份的下降到了1%。2001—2004年间,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业的繁荣,美国人购房热情高涨,次级抵押贷款成为信用条件达不到优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放贷机构间激烈竞争催生了多种次贷产品,甚至出现了“零首付”等高风险模式。
  但从2004年6月连续17次升息,直到,给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压力不断增加,房贷违约率上升,市场开始拒绝接受次贷抵押债券。美国房贷市场大概是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一半左右。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和欧洲开始实行新的房贷政策,叫做房屋抵押贷款证券或者简称为MBS,一边仍然是房贷人,另一边则不再是银行而是投资人。在房贷人和投资人之间通过证券化建立了桥梁,将本来不可能投资和交易的产品变成了可以投资和交易的金融投资产品,这就是证券化。
  在此过程中,房贷者直接面对的是房贷公司,房贷公司可能是银行、商业机构、储蓄机构,房贷者从房贷公司获得了贷款。钱并不是房贷公司自己的,房贷公司需要钱就找政府,政府做了一种债券发行到社会,就达到了融资的目的,之后将钱交给房贷公司,房贷公司交给最终的客户。
  在此过程中最大的危险是,发行的债券如果在房地产市场崩溃后,投资者在房屋抵押上投入的资金是否可以拿回应有的本金和利息就存在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个挑战?美国政府机构出面进行担保,因此房贷公司是半官方的,这就是房屋抵押贷款的第二阶段,实现从非证券化到证券化的过渡。
  随着利率的不断降低,贷款花样越来越多,常规的有15年、30年期贷款,还出现1年、2年、3年期贷款,并且出现了只交利息不交本金的贷款。
  超低利率使投资人面临挑战。如何在低利率情况下,保持债券投资更高回报,这就是新的挑战。
  超低利率促使了无收入、无工作、无资产“三无者”的出现,他们仍可得到房屋抵押贷款债券,为什么?这是因为房价在不断上涨的时候,将房屋作为抵押,如果价格只会上涨,那么房贷人或者是房贷公司不需要用贷款人的工作作为抵押,放贷上涨掩盖了倒债风险。低利率格局刺激了金融创新,这就是为什么产生危机。
  债务担保证券(CDO)则是2000年以后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的特点如同购买基金,基金经理购买不同的股票和债券,将这些做成投资组合,投资组合又分成很多的小份额出售给投资人。
  打包之后,将整个债券产品分成三个不同的层级,投资级、夹层和底值。打包之后使得具有不同投资风险和不同投资目的的人可以进行选择。夹层和底值的风险非常高,可能造成重大损失。次级债本身就是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衍生产品的必然过程。
  房贷人还是找房贷公司贷款,以前是政府机构发行的证券给到房贷公司,现在是将债券给到投资银行或者是商业银行,银行再将资金给房贷公司,此时次级债的流程就全部完成了。
  次级债危机的主要受害者是谁,第一是对冲基金,实际上对冲基金是CDO的主要买家,还有大型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房屋贷款公司、债券保险公司、养老金退休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次级债中部分受害的公司,最大的就是证券保险公司,如美林公司、花旗银行、瑞士银行、高盛集团、德意志银行都受到重大的打击。
  银行抵押贷款的证券化由1980年的10%变为2007年的56%,很多投资银行专门成立了特殊投资部门,专门做CDO和CDS(信用违约掉期,投资者只要付出一定的保费购买CDS之后,就可以在对方违约时获得偿付,违约风险进一步转嫁给CDS卖方)相关衍生产品的创造和交易。
  实际上,信用违约掉期CDS在次级债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CDS可以理解为一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实际上是通过大家购买保单,例如避地震险或者是飓风险。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是,如果美国西海岸发生地震,东海岸发生龙卷风,这些小概率事件同时发生的话,难以想象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这次次级债就是所有小概率事件不幸地在同一时间发生。最终购买CDO的都是小公司,实际上这就是杠杆效应,这如同保险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