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的通讯工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已成为少数几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国内企业对于移动通讯的模仿创新,最终导致在3G诞生的前夜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国际标准,这是从1998年开始酝酿了8年的果实,大唐*作为这颗果实的守望者,将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一、 中国3G发展全记录
2000年5月,大唐集团代表中国政府提交的TD…SCDMA技术,被国际电联批准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
2001年9月,飞利浦同大唐成立联合研发机构进行TD…SCDMA终端核心芯片的开发。
2002年1月,由Nokia、TI、LG、普天、大霸(DBTEL)和CATT 6家核心成员联合发起的凯明(mit)公司,开发TD…SCDMA/G*/GPRS双模终端芯片组。
2002年3月,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拉开了中国TD…SCDMA技术全面产业化的序幕。
2002年10月30日,TD…SCDMA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包含大唐、南方高科、华立、华为、联想、中兴、中电、中国普天在内的8家知名通信企业成为首批成员,阵营覆盖了从系统设计到终端的完整产业链。
2002年11月,大唐移动、飞利浦半导体和三星电子签署关于成立合资公司的合作意向书。
2002年11月22日,UT斯达康与大唐移动在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TD…SCDMA系统设备。
2003年1月16日, 大唐移动授权意法半导体使用TD…SCDMA专利技术开发多模式多媒体的片上系统。
2003年1月20日,大唐移动、飞利浦、三星联手组建天碁科技。计划于2004年推出符合3G技术指标和人性化需求的TD…SCDMA商用终端。
2003年3月19日, 美国泰克公司加入中国3G标准开发。
2004年11月,大唐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致力于TD…SCDMA产品在中国的发展。2005年4月,双方在北京的TD…SCDMA国际峰会上联合演示了端到端的TD…SCDMA解决方案。在*的第一次TD设备采集中,大唐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相关企业一共夺得了的份额。
2005年4月,TD…SCDMA产业联盟来自国内外的14个厂商开发的近20款TD…SCDMA手机集中亮相,标志着TD…SCDMA商用瓶颈的终端问题获得突破性进展。
2005年6月30日,以大唐移动为代表的国内系统和终端厂商所开发的TD…SCDMA相关产品,顺利通过了我国通信历史上技术难度最高、测试项最多、试验内容最复杂的3G专项测试。测试结果:TD…SCDMA完全具备大规模独立组网能力。
2005年8月,业界首台TD…SCDMA直放站也由大唐移动首次推出。2005年10月,大唐移动TD…SCDMA系统率先实现了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至此,以微蜂窝、直放站、干线放大器等产品为主,大唐移动率先形成了TD…SCDMA室内、室外无线覆盖的整体解决方案。
2006年8月29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与韩国SK集团在韩国首都首尔签署了《TD…SCDMA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确定了SK电讯将在韩国建设TD…SCDMA试验网的合作计划,TD…SCDMA第一次通过官方渠道正式走出了国门。
2007年2月,大唐移动—SK电讯TD…SCDMA联合业务开发中心成立,标志着大唐移动和韩国SK电讯就TD…SCDMA在业务开发领域,进入实质性阶段。
2007年3月备受瞩目的*TD设备的采购招标,正式启动总金额近267亿。中国三大电信巨头在10个城市大规模建网。TD一期招标在“大唐系”“中兴系”“鼎桥系”、中国普天展开,最终中兴爱立信成为最大赢家,获得的份额。 。。
第五章 3G何处是通途(2)
2008年,TD产业联盟发展到58家,涵盖了运营、设备、终端、测试和仪表全产业链,真正实现了涵盖运营、制造、渠道等从生产到市场的各个环节。全球7大无线设备商当中,爱立信、诺基亚、阿朗、华为、中兴等5家都参与进来。
2008年8月的北京奥运会上,据*数据统计,在鸟巢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那夜,在北京有近7 000个用户在当晚使用了TD网络,其中使用视频通话的次数达到800多次。同时,工信部发布《关于同意*通信集团公司开展试商用工作的批复》,同意*在全国建立TD…SCDMA网络并开展试商用。
2008年9月,TD二期招标与建网同时启动,*TD二期建网计划建设万无线基站、约16万无线载频,投资总规模约在300亿元,各城市覆盖面积比一期建网中城市相对较小。
中兴通讯于9月已研发出了首款TD…HSDPA手机,相比业界研发进度预言提前了足足3个月。相比于前些年国外终端厂商对TD的观望,三星、摩托罗拉和LG等全球知名企业均在TD方面有所建树,其推出的多款TD手机均通过了工信部认证。
二、 3G决斗场上的壮士
8年苦战成就中国创新的希望。中国的现代通讯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程控通信设备开始起步,国内庞大的市场饥渴造就了华为、中兴、大唐等一批骨干企业,从程控设备、互联网接入到无线移动通信设备,技术追赶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借助成本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移动通讯行业,“跑马圈地”效应十分明显。一种技术一旦在市场中得到大范围推广,就可能成为事实标准,其技术拥有者就会在技术创新、设备演进以及市场方面长期占据优势地位,形成技术路线锁定,而后来者基本只能采取跟随路线,后来居上的可能性很小。
我国开始进入移动通讯时,从基站、交换机到手机全是从国外进口的。真正的起步是从第二代数字通信发展阶段开始,一些国内企业模仿研制出自己的G*设备,也仅获得了5%的市场份额,估计有近5 000亿元被国外设备商赚走。另外,因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要支付的专利使用费占销售收入15%~20%,使庞大的中国设备市场利润集聚在国外厂商手中。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给了后起国家追赶和超越的机会,给了中国一次参与制订3G标准的宝贵机会。中国提出的TD…SCDMA被认可为国际三大“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意味着电信工业将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为制造商和运营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为半导体、微电子、设备制造、原料、精密仪器加工、芯片、软件等上游配套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并以此为契机摆脱跟踪、模仿欧美技术的被动局面,实现我国移动通信产业技术创新,逐步摆脱对国外技术的路径依赖。
1998年大唐集团代表中国提交了TD…SCDMA技术提案。其后,大唐和西门子合作开发出TD…SCDMA系统。2000年该方案被国际电联批准为3G国际标准,目前,围绕TD…SCDMA的产业链基本形成,大唐、中兴、华为、普天等主要的国内电信企业和西门子、北电网络、飞利浦、三星等国际知名公司已就位,大规模商用网正在建设。
TD…SCDMA采用了独特的智能天线和软件无线电技术,产权都掌握在大唐手中。这两项创新使得更新换代通过软件的升级就可以实现,比其他两项标准的升级成本低15%~20%。频谱利用效率是其他3G标准的2倍,而且消除了WCDMA的呼吸效应和CDMA的干扰,接入质量更稳定,是唯一可以全球漫游的制式。TD…SCDMA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从研究、提交、商用产品开发到产业化测试等各个环节全程参与的技术标准,包括芯片在内的关键环节都已实现了自主供给。
第五章 3G何处是通途(3)
点评:
国际接纳中国TD…SCDMA标准被视为百年来*发展史上的历史性突破,通信技术的产业关联幅度大,使得中国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长期滞留在低附加值环节的现状得到根本改变。8年黑暗中的摸索终见曙光,但如何实现中国利益最大化,带动一批优秀的民族企业实现腾飞仍是个重大考验。
三、 在利益博弈中沉浮的“大饼”
3G标准的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再分配,国内外电信制造商、运营商、大唐和3G联盟伙伴等都是这场博弈的参与者。
以大唐为代表的标准拥有者,由于TD…SCDMA尚未成熟,为争取时间,希望3G晚一点启动。中兴、华为和国外通信设备制造商在开发上已投入了巨资,希望早日得到回报。由于深受国际电信业低迷之苦,国外厂商希望中国早日启动3G,以求在中国市场上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欧美厂商分别希望WCDMA和CDMA2000获得支持。国内厂商希望国家早一点明确支持TD…SCDMA,由于采取何种3G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