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郭广昌的中国式商界传奇-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的观念长期受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认为读书人就该安安分分地享受办公室里的悠闲。曾经,这也是郭广昌的想法,他甚至产生了怀疑:为什么放着复旦安稳的日子不过,要跑到外面来受苦?   

  这个念头在这天晚上就打消了。回收的问卷和他通过聊天得来的信息已经足以表明一种市场趋势,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经过精加工将受到人们极大的欢迎,而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品同样需要精加工——精细化产品,这是人们的普遍需求。   

  接下去的半个月,郭广昌放慢了调查的脚步,每天有针对性地发放问卷,并深入挖掘新的市场切入点,就跟梁信军说的一样:“复星自己都没作过这么细致的市场调研。”   

  就是在这样认真敬业的基础上,仅用时一个月,郭广昌和他的团队就作出了一份详细全面的调查报告,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份报告用到的专业术语和调查方法令元祖的工作人员叹为观止。当这份资料翔实、分析独到的调查报告送到元祖食品公司后,得到了老总的高度评价。老总当即拍板,在原有合同上追加两万元调研费,作为对广信咨询的一种认同。   

第43节:初露峥嵘:广信科技咨询公司(5)     

  这笔合同的总金额为28万元,加上多给的两万元,正好是30万元。一个多月的时间,公司账目上多了30万元,看着自己夜以继日的辛劳有了回报,郭广昌和他的同事们都有说不出的开心。   

  更让郭广昌感到欣慰的是,元祖追加的那两万块钱,其价值甚至超过了合同约定的28万元全款。在他看来,那两万元是对广信这个品牌的认可与信赖。就这样,郭广昌和同事们为公司竖起了诚信、优质的服务品牌。   

  广信的业务开始繁忙起来了,包括太阳神、乐凯胶卷、天使冰王等许多国内知名品牌都纷纷找上门来。到了年底,公司的账目上存了整整100万元。   

  急流勇退:寻觅更广阔的天空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郭广昌的第一桶金就这样发掘到了。在旁人看来,先入为主和专业先行是广信科技咨询公司赢得众多客户的原因,而运气更是成了郭广昌成功的一个借口。但郭广昌不这样认为,他承认对机会的把握是自己获得利润的先决条件,但把握机会绝不等于拥有了运气。运气这东西,从来都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每一次都靠运气,那这个人的运气也未免太好了。   

  广信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眼光。运气可能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眼光却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眼光在很大程度上比运气更重要。如果非要说郭广昌异于常人,那么只能说他比别人更有眼光,而不是更有运气。   

  郭广昌独到的眼光决定了他的大有作为。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郭广昌也掌握了那个再简单不过的基本原理——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中真味几人晓?   

  就在广信咨询干得有声有色的时候,郭广昌突然决定退出咨询行业,另谋他途。“当门庭若市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是门可罗雀的时候了。”郭广昌的这句话意味深远。   

  果然,咨询业在经过两年的风风火火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咨询公司加入,这块本来就不大的蛋糕也变得越来越小了。   

  第二节房产销售:第一个1 000万元   

  从量变到质变有一个过程,对于郭广昌来说,这个过程显得短了些。这取决于他凡事都要捷足先登的个性,从第一个100万元到第一个1 000万元,他只用了不到5年时间。   

  开路先锋:上海首批民企之一   

  郭广昌的从商经历对得起他离开复旦时立下的誓言:只有懦夫才后退,我决不后退。这个并不健壮的男人,在沉浮的商海里始终在扮演着开路先锋的角色。从广信咨询开始,每一次退出与进入都是在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1994年,随着范伟和谈剑等人的加入,广信正式更名为复星,主打医药,并开始涉足房地产。郭广昌摇身一变,成了上海首批房地产开发商之一。   

第44节:初露峥嵘:广信科技咨询公司(6)     

  时隔10年之后,复地获得了上海首批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承诺企业标牌。这一年,复地集团在北京举行的地产峰会评比中成绩骄人,位列当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榜第三、成长速度第一、赢利能力第五。   

  一连串数字都在演绎着复地的传奇,被业内人士惊讶的同时,也在为郭广昌这个领跑者惊讶。   

  贵为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第三位的品牌房地产企业,今天的复地已经用一系列产品和品牌运作奠定了其在上海的杰出地位——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集团,上海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三强。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声名显赫的房地产公司在刚进入地产市场时也曾低迷过。当初决定放弃咨询行业转战医药和房地产时,郭广昌和梁信军就产生了分歧。如果说医药是因为范伟带来的技术尚且有所保障,那房地产对复星来说则完全是新领域。梁信军对此持怀疑态度,郭广昌跟梁信军畅谈了一个晚上,最终,梁信军同意了郭广昌的观点。   

  当时,国家政策决定了一个行业的兴衰,从计划经济中复苏的市场还不成熟,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市场的规范化运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主体都无法从根本上脱离政策的引导。   

  房地产和所有原本由国家控制的产业一样,不可能一下子放开,总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走过来的。郭广昌承认,在这件事上犯了冲动的毛病。尽管国家决定放开了,但贸然进入一个陌生领域,还是让郭广昌尝到了苦头。   

  作为上海首批房地产公司之一,郭广昌刚开始是从中介干起的。可是公司接手的第一个楼盘根本卖不动。纯粹的商品房在当时的上海还不是居民的购房首选,单位集资仍是普通上海市民住房的最佳选择。郭广昌从1992年开始就关注上海的阶层分化,他预料到之后会有蓬勃兴起的中产阶级,但这个阶层的到来远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快。   

  那个滞销的楼盘直到复星接手之后,郭广昌制定了针对楼盘的广告方案,方才重装上阵,一举售罄。通过这件事,郭广昌对政策和市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目前,复地在全国的业务全面铺开,光在北京就有四个优质楼盘——玉泉新城、位于西大望路的“PEKING HOUSE”、位于西单的高档公寓“复地天赋”以及位于小汤山的别墅“复地元墅”。   

  在进军房地产市场的同时,郭广昌再次显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眼光。以“PEKING HOUSE”为例,该项目位于西大望路,是北京聚集了商务公司的精英以及国外驻京企业的骨干的CBD区域,通过这个项目,这些人不用再往距离CBD相对较近的郊区通州跑,而是工作和生活都在CBD。     

第45节:初露峥嵘:广信科技咨询公司(7)     

  在复地刚开始入主房地产时,市场上就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开发商交房后,很多后续服务跟不上,购房人就处于“爹不疼娘不爱”的状态,一方面造成了业主的不便,另一方面也有损于开发商的品牌建设。郭广昌非常注重集团的品牌效应,每一个楼盘、每一个项目,在售出之后都要把服务做好,“好人做到底”,不能收了钱就拍拍屁股走人。   

  为此,复地成立了许多客户俱乐部,就是为入住后的客户提供全面持续的服务。加入俱乐部的成员都能享受到复地集团提供的资源,而定期的娱乐文化活动、酒会沙龙等为会员构建了完备的交流平台。即使在今天,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1992年就意识到将有个中产阶层崛起的地产商,不出意外现在都成了鹤立鸡群的开发商,这就是鲜活的市场需求,谁有这个眼光,谁就能成为领跑者。   

  另辟蹊径:渗透宣传,上门广告   

  在为元祖作市场调查时,郭广昌深切体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但在刚入主房地产时,他却没有及时把这个原理结合到楼盘销售中去,这也是刚建成的楼盘卖不动的一个原因。   

  直到后来,他才意识到发动群众的力量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