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债?存款?应该不是首选。
买房?可能是其中的一种选择。
打新?中签率低,并且是利润会渐渐平均化。
到最后,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还是会慢慢将注意力放在证券市场中。但股价又渐渐不再便宜了,矛盾就此产生。这就是我主张不动的原因,特别是低位筹码,可以用丰厚的利润作为安全垫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当然这个过程是要承受其中的波动。
也许有投资者要问,万一全部回吐怎么办?也存在这个风险,但就概率来说,完全回吐到金融风暴时的概率就比较低了。
其实,这里边有一个理念问题,投资者愿意以货币的形式管理财富,还是以股票的形式,抑或是实物资产的形式?
如果主要以货币的形式,资本市场的参与只是短期,这种状态的投资者就比较紧张,因为要想短线变现就需要每天研究。当市场波动的时候,恐慌就发生了。其实以货币形式的人相对其他资产来说,波动更加大,就今年来说,相对房地产,很多城市已经…30%~…50%,相对股票,很多已经只有五分之一了。只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这么计算而已。其实,任何东西都有波动。相对来说,资产价格上扬的最大受害者是持有货币者。
如果是以证券的形式,资本市场参与的时间会比较长,其中必然会有波动,这是这种形式必然要承受的代价。
经过了2008年73%的波动的投资者,在上涨翻倍的市场只是一成多的波动并非没有见过。
2009年应该不是2008年,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前段是多方全胜,近段是空方全胜,总不能不给空方一点机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方由于业绩的因素也会取得部分支援。假如有通胀的预期的话,多方的支援部队就十分强大。
花开花落,平和看待。
只不过投资者的状态是不同的,投资者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各异。故仅仅是本人的一点小看法,无足轻重。
(原文标题为《后市及热点问题一点小看法》2009…08…11)
。。
一家之言
股票投资有赢有输,预测股市有对有错,投资者应自己承担赢输责任并自行做出判断。每个投资者在市场的目的、投资方法、投资期限、判断周期各有不同,多空有分歧,才能够有成交。以他人意见作为投资依据并不充分。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任何人在股票市场面前,都要有敬畏之心,能够拾一两块小石头已经足已。
前段时间确实是过于乐观了。我还需要好好学习。
人生有起有伏,股票如此,预测更是。既然是做这个工作,就要承担不利情况下的指责和过高期望的失落,即便没有真正法理上的责任。这就是大部分的人在工作之外不愿意出来预测、在工作之内也尽量模糊的重要原因。
最近市场甚是不冷静,看来仍然需要磨炼。现在是对长线投资者进行考验的阶段,这个过程比较痛苦。今年的投资,仍然要忍受不利环境的考验。投资者不仅要有坚强的心脏还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经过2001到2005年的漫漫熊途,再经过2008年73%的下跌,他们应该要经得起大的风浪。现在的思考问题是,这次问题大还是上两次?
在重要时间前,位置低些好还是高些好?
在准备了十年的创业板要上市了,开出来合理些好还是疯狂的价位对后市发展更加有利些?
口袋的左边是发股票,右边是发基金,应该还在是掌握之中。
虽然空头仍然嚣张,但过度恐慌并不足取。
太阳有下山之时,也许他日还有上山的机会。
(2009…08…30)
6124需要淡泊,1664需要勇气,现在需要坚持(1)
1664点是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新的起点,3000点成为顶部的可能性很小。从更长远来看,城市化进程在中国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十年将会出现快速发展,这必将带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以我国证券市场也还仅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笔者认为,市场重心总体向上的概率较大,但会反复振荡,并且随着涨幅增加,振幅也会加大。要注意的是,目前投资者仍然要忍受不利情况出现带来的风险,这是投资需要经过的磨炼,建议重视长期投资的配置机会。
下阶段经济逐季回升
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数据均显示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在宏观层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一季度GDP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呈现较为明显的止跌回升走势;8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4%,连续六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表明制造业经济总体持续稳步回升。
在微观层面,发电量同比正增长显示宏观经济回暖。继6月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速“转正”后,7月发电量继续保持正增长,7月份全国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长42%,相比6月份36%的增幅继续加大。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1~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417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1%;商品房销售额为19600亿元,同比增长604%;1~7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720亿元,同比增长116%,增幅比1~6月提高17个百分点。汽车消费再度启动,1~7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1009万辆和718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23%和2338%,预计全年产量超1100万辆。
宏观和微观层面的不断转好为证券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复苏会利好股市。目前经济复苏主要依靠启动居民消费,这个策略很成功,汽车、房地产都成功启动。而6、7月发电量持续保持正增长等微观层面的指标显示,未来特别是三季度、四季度经济会有明显复苏,明年或许会更好。
金融危机冲击进入“衰和竭”阶段。美国各项经济指标走强,随着美国政府及美联储刺激经济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美国经济逐渐企稳,今年第二季度美国GDP好于预期,增长率为…1%,比上一季度…64%出现大幅攀升;美国7月新屋销售攀升96%,连续第4个月保持上升势头;成屋销售则上升72%,创两年来增幅新高。
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维持在低位,欧美银行间流动性充裕。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金融机构恐慌,导致去年三季度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趋于冻结。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后,市场恐慌情绪导致3个月美元Libor曾在去年10月一度攀至482%。而截止到9月1日,3月期美元Libor仍维持低位,仅为03344%,显示全球大的系统性风险基本消除。
综合来看,目前全球经济逐渐进入复苏的概率较大。虽然不能排除金融危机对经济的二次冲击,但将来就算金融危机第二波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但对经济的影响也远不如第一波冲击带来的恐慌大。金融危机的冲击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将来只是一个“衰和竭”的过程。
政策面倾向微调,但态度未变。去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十年罕见的大幅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适度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开始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务院也采取了扩大政府投资、结构性减税、财政补贴等多项积极财政政策。
6124需要淡泊,1664需要勇气,现在需要坚持(2)
目前来看,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初步显现:政府投资成为上半年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补贴政策,有效地刺激了消费;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起到了稳定外需的积极作用;上半年736万亿的巨额信贷也为市场和企业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尽管信贷环比下降迹象出现,但是就目前状况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所以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取向不会发生实质性转变。
但是,巨额信贷投放为未来经济过热和通胀带来隐患,所以宽松货币政策会出现微调,近期重启一年期央票发行显示央行微调动作已经开始,但下半年市场流动性充裕格局不会出现大变化。另外,目前政策对证券市场的态度也没有出现实质性变化,基金发行不断获批可以为佐证。综合来看,流动性充裕的大局面还没有改变,这是判断股市走势的大前提和基本背景,如果这个背景发生大改变就需要重新研判股市走势。
驱动因素:由估值转向业绩
上证综指自去年10月底从1664点上涨到今年最高的3478点,最高上涨幅度超过100%;PE(TTM)估值则由130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