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治国:中华新文明的崛起-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13世纪,以经商谋生的意大利人已经相当富裕,富有显赫的家族急需教师给他们的后代传授能言善辩的知识和技巧,私人创办文化机构成了一股热潮。14世纪,弗朗西斯·彼德拉克开创的人文主义被视为文艺复兴运动发轫的标志,他认为作家应该掌握一点雄辩术和古典文学,如此就从故纸堆里翻出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以人文主义思想对教会神学逐一辩驳。
  人文主义者从理性、个人自由和追求个人幸福三方面反对教会神学的神性、封建等级桎梏以及教会的禁欲主义,而且将理性、个人自由、个人幸福作为人类永恒的本性。――文艺复兴运动由此而来。实际上,人文主义者的政治态度是见风使舵的,至少是游移不定的,他们为世人提供了各种自以为是的智慧,认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和正义,政府的职能是保证国家的安全与和平。而且他们还认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制,君主统治更容易确保安全。
  大约在1350年至1550年两百年之间的文艺复兴,在政治思想史上的意义只是为政治思想家提供了一个角度,那就是极力摆脱教会神学的禁锢,使政治思想第一次具有世俗的眼光。因此,国家不过是人的需要的产物,政权的得失也只是强者的实力较量的结果,而法律是理性与权利的表现。――文艺复兴时代的政治思想家剥取了教会披在国家身上的神圣外套,他们觉得古希腊人把国家视作美德的目标也是滑稽可笑的。当然,权力取代了神意和道德,成为国家与法律的基础。
  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虽然抬出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来祭拜,但还没有迂腐到失去清醒意识的地步,他们不过是借尸还魂,借他人的酒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而已。总之,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们惯于闲情逸致,散文、诗歌、绘画、雕塑、建筑都小有成就,而政治思想显然还只是人文艺术的副产品。
  文艺复兴从此由意大利半岛向欧洲各地蔓延。人文主义说到底也就是人本主义。富有自由精神的个人主义思想风云际会,星火燎原之后逐步席卷了欧洲。与此同时,1368年,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正在为自己刚刚打下的专制王朝绞尽脑汁,还在思考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事实上,从那个时候起,中国的儒学内部已经开始躁动,晚明时期的东南沿海地区也涌现了一波追求个人自由与内心解放的浪潮,而且几乎与文艺复兴之后的法国启蒙运动同步。只不过历史的机遇总是稍纵即逝的,一旦错过便无从追悔。
  ――历史似乎是愚弄人的玩笑。就像文艺复兴运动经历了两百多年的辉煌岁月之后突然衰落一样。意大利因为富庶而兴起,也因为富庶而招来嫉妒,成了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垂涎三尺的猎物。1494年,查理八世率领一支三万人的军队翻过了阿尔卑斯山脉,佛罗伦萨的主导者美第奇家族弃城而逃,法国人稍作停留,与卑躬屈膝的政府签了一纸和约之后便去攻打那不勒斯了。此后战争不断,烽火连年,意大利从繁荣走向衰落,文艺复兴运动也因此无疾而终。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三、西方:没有挂在嘴上的民生传统(1)
自从孟子“民贵君轻”之说问世以后,民生就成了一种挂在嘴上的传统,总是会不期然地出现在中国历朝历代偶尔还算贤明的治国者身上,或者见之于文人学士畅谈治国方略之类连篇累牍的策论中;“英明神武”的君主不过是将民贵论视为经国济世的谋略而已,而官僚士大夫呈献策论也只是为了获得俸禄或晋身之阶罢了。不过,翻检西方历史时倒很少听见如此累世而来的民生传统。――如果要将这样的传统上下穷追数千年,竟然让人有说不尽的感慨。
  民生之所以是民生,首先就是民众的身份。西方奴隶制度的历史恐怕要远比中国的长得多。譬如罗马帝国长达千年的历史,就始终伴随着奴隶们的血汗,还有暴动。直到中世纪还能见到奴隶效命主人的记载,尽管大规模的奴隶制度在封土建国的名义下悄然消失;不过最底层最潦倒的骑士似乎也有几个家奴,唐吉珂德就带着他的家奴横刀跃马,锄强扶弱,挑战了风车。――虽然可以被人反驳说,这不过是小说家之言,但未必就不可相信。
  除了身份,当然还有更关键的,那就是法律条文的界定。民众在上缴皇粮国税之后还该不该有自己的私有财富?可以享受到官府施舍的哪些恩惠?而官府收税之后究竟还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明细?用到了哪些地方?是否明示于天下?
  古希腊时代的身份落差
  古希腊时代的斯巴达人因为原始,所以一直尚武好勇。原本是公元前12世纪侵入希腊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多利安人,征服了拉哥尼亚的土著之后便强迫他们从事农业劳动,而自己则专做职业军人。公元前735年,斯巴达吞并了邻近的麦西尼亚,麦西尼亚人也只能为他们干农活,提供食物。不过,公元前650年前后,麦西尼亚人在阿哥斯城邦居民的支持下反抗过斯巴达人,最后还是因为斯巴达的军事优势而失败。
  斯巴达人一直沿袭着原始的部落民主,据说有两位世袭的国王,平时有长老会议、公民大会和监察官。――估计后世的学者可能难免会对他们的议事机制抱有美化之嫌,因为这样的话政治智慧显然已经相当的高。长老会议有包括国王在内的30人,都是年过60岁的贵族,还是由公民大会推选出来的。5个监察官同样也是公民大会推选出来的。对于斯巴达公民来说,基本上还可以说是平等的民主。
  公民大会有8000人,是从40万左右的居民中推选出来的斯巴达公民。40万拉哥尼亚人和麦西尼亚人被斯巴达人蔑称为“希罗人”,没有自由,只是担负农业劳动,呈献粮食果蔬。斯巴达人专事作战,就像有这方面的天赋似的,而像希罗人一样从事耕种的斯巴达公民大概很少。
  斯巴达人力求简单朴素,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有一定的封闭性,没有手工业者,也很少与外邦通商,据守在自己的城邦境内。因为斯巴达上层人士有蔑视外邦的习俗,但同时又担心自己外出征战时希罗人集体暴乱,所以平时对干活的农奴们还不至于怎么残暴,毕竟斯巴达还是将自己的统治凌驾于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之上的,所以还得时时提防后院起火,自乱阵脚。
  同时代的雅典城邦据称是世袭贵族阶层统治的,至少在公元前750年至前600年就是如此。公元前594年,雅典城邦因为一场富人与农民之间的债务危机无法调停,几乎要闹到农民造反的地步,贵族阶层便将权力临时托付给了著名的商人梭伦。梭伦组建了新政府,给富人很大的政治权利,让他们取消债务平息了此事。富人因此成了城邦政治舞台的主角。
  梭伦还引进了一个新的民主原则,允许穷人在公民大会上行使否决权,但居住在本地的外邦人和奴隶仍然除外。正因为贫民阶层是社会上极不稳定的力量,所以,既然雅典城邦的世袭贵族对自己的特权始终耿耿于怀,他们就得笼络贫民阶层,因此而对权力宝座的角逐导致了派别斗争。直到公元前507年,克里斯梯尼确立了推举执政官的制度;后来这一制度又将最高权力交给了全体男性公民大会,执政官由抽签决定任期,一年一换。――雅典较为均衡的政治运作制度得以确立,而所有的妇女、侨居的外邦人和奴隶虽然占有雅典成年人的四分之三,但还是被排斥在外。。 最好的txt下载网

十三、西方:没有挂在嘴上的民生传统(2)
斯巴达和雅典虽然被千百年来的学者标榜为古典民主的典范,但他们的民主仍然非常有限。奴隶因为身份而无法介入其中,干的是最艰苦的农活;阿提卡发现银矿之后,采矿也成了奴隶的活计。从社会的地位来看,雅典人认为人只有两种:自由人从事政治和思想,而奴隶只能干苦力;从财富的角度来说,奴隶根本就没有多少自己的私人财产。显然,这一阶段的民生传统也就无从谈起。
  罗马共和时代的社会等级
  罗马稍后于希腊,但几乎也可以算是并驾齐驱。公元前6世纪,罗马就以武力征战主宰了其邻近地区。公元前500年左右,罗马政体由王政转向了共和体制。公元前450年,平民们频繁的造反迫使###院通过了一部平民法典――《十二表法》,虽然后世的罗马人将其奉为自由的圭臬,但债务奴隶制仍然保留于其中;公元前287年,平民们又通过了一项法案约束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