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明林: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但是在是非观念和道德上自己不聪明了,该做不该做的,就是说自己贪婪太贪婪了。
王 志:什么时候才悟出这个?
谭明林:通过非法赚到钱,又通过自己成为阶下囚,又通过自己到了现在,走上人生的尽头这种感悟,各方面吧,因为社会是有规则的嘛,每个人要懂规则,要是不懂规则,任何人都行不通的。
我与毒犯的细节积累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全村的生活用水都到离村子一公里远的一个水库里去挑。从上小学开始,我幼小的肩膀就承担起挑水的重担,这是我们村同龄人的普遍经历。
上初中二年级时的一个星期天,我从县城放学回家,太阳火辣,风平浪静,我挑着两只空桶向熟悉的地方走去,因为是中午,坝上行人稀少,当我走近平时取水的那个地方时,看到地上堆着一些小孩衣服,周围并没有看到什么人。我正在迟疑的时候,看到水中有一个人头在漂浮,离岸边也就五六米远,那颗头在水中一上一下挣扎,我知道有人溺水了。我连衣服鞋子都没来得及脱,把桶一扔就跳进水中向那颗头游去,我拽着那个小孩的手就往岸边游,因为水里有很多水草,我游得特别费劲,好不容易把他抱到岸上,他已经不能说话,一个劲地咳嗽、吐水。我也被呛了几口水,当我咳嗽转身回头的时候,突然发现水中还有一个小孩,他已经快沉到水底,我又不假思索莽撞地跳进水里游到他身边,记不清是拽住什么地方把他又拖到岸边,他已经不会呼吸,脸色发紫。我吓得直哆嗦,又被呛了水,天旋地转。正好有大人路过,经过一阵不知是怎么样的折腾,两个小孩吐水之后哇哇大哭。接着来了一大帮村里人把这两个七八岁的小孩送回了家。我也在惊吓之后穿着湿衣服挑着半桶水回到家。
时间转瞬即逝,生活来不及太多准备我就混到北京,混到中国人口最多的电视台。当我在找选题的时候我就在想,要是我救人的事迹发生在现在这样媒体相互争抢信息的时代,我早就被采访得一塌糊涂,名声大振。新浪网一打开,首页就是我的大头像在微笑,随便点击就有几百条链接的新闻歌颂我。我也正忙着到各种学校做演讲,给大家讲我跳入水中之前想到的各种英雄人物。或许有关部门直接安排《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面对面》专访我。甚至全国的青少年正掀起像我学习的高潮。遗憾的是那天我的一只鞋掉到水里再也找不到,回到家我连下水救人的事都没敢和家人说。
去年过年回家,我家也早就搬到了县城里,吃完年饭,电视里乱哄哄的春节联欢晚会也吸引不了全家的注意,我和家人在聊离别一年以来的家长里短。我妈问我还记不记得村里的某某,我说不记得了,都快二十年没见到他,也几乎没有想起过他。我妈说半年前他被枪毙了。我一下没有缓过神来,他怎么会被枪毙呢?
他,就是我在水中捞起的第二个小孩,当时他差点断气了。后来他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到外地打工认识了一些陌生人,当他准备把贴身衣服口戴里揣着的300克海洛因送往交货地点时,在路途中被抓获,事实清楚,被判死刑。
我曾经救回的一条生命因为毒品被枪毙了,这是第一次感到毒品与我有某种联系。我也更想了解贩毒的人,他们的心灵世界。
我打了数不清的电话之后终于可以采访毒枭谭明林了,以至于我对电话有了新的认识。什么是电话?电话就是一种用来求人的通讯工具。
昆明突然变得很冷,我们在监狱见到身穿单薄衣服,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的谭明林。他的传奇经历拉开帷幕。
谭明林从小在困难中长大,参加工作时每月领到七块五毛钱的工资,他把五块钱交给母亲,自己留两块五毛钱吃早点和买书,他最爱读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后来辞职下海,在昆明蹬过三轮车,每天三十元的收入让他觉得生活特别美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漂亮的缅甸姑娘。这位姑娘的父亲是勐古特区的财政部部长,有一天家里来了几个强盗,他们拿着偷盗的钱财正要离开,谭明林的妻子正好从门外回来看到强盗,强盗一棍子就把他的妻子打死。后来,谭明林的家24小时有保镖持枪把守,他的财产不完全统计有4亿元,他每次赌博输500万元人民币是常有的事。他开着美国原装悍马汽车在缅甸的热带丛林里飞奔,枪不离身,还有保镖随从,他是当地毒品老板信任的头号人物,手下马仔出事他会出几十万的抚恤金,有人求他帮助时他会毫不吝啬地给十万八万。他对手下的人说一不二,比如,他答应给某人100万把装毒品的车开到广州的某个停车场,只要车到达指定的地点就可以回家,同时可以领到一捆用报纸包好的100万现金。因为他的豪爽,吸引了很多人为他卖命。由美式装备武装起来近三百人的队伍随时可以调遣。他和勐古特区的司令是好朋友,有一天,司令打电话给谭明林叫他到司令部去一下,谭明林就像到朋友家去做客一样走进大门,他一抬头发现房顶上站着几百名手持冲锋枪的士兵,他做梦也想不到他会以这样的方式被抓,这也是中缅联合禁毒协议签订之后,缅方办的第一件实事。
。。
谭明林:大毒枭(6)
采访时问谭明林为什么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把毒品生意做那么大?他的回答让我们不知所措。他说:“做事先做人,我为人好,讲信用”。这或许就是黑道白道的阴阳世界,我们正常社会的视角无法领会他的生存规则。
6月25日,他被枪毙,几个月前采访他的那些片段历历在目,他的主审法官告诉我,谭明林非常配合,他现在的犯罪事实都是他自己交代的,如果他不主动说出来,谁也不可能完全知道他究竟贩了多少毒品。
李卫华
txt小说上传分享
鲁伯特·默多克:中国引力(1)
鲁伯特·默多克,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1931年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 1953年接管父亲遗留下的新闻有限公司,1980年创建新闻集团, 1985年加入美国籍,2002年11月,被英国商界评为“英国在世的最伟大的企业家”。
2003年10月7日晚,一架波音737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走出机舱的默多克健步如飞,神采奕奕,这位72岁的老人第13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
王 志:非常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我注意到,你这双手是很特别,不太像70岁人的手,非常有力,能不能告诉我,你手里到底有多少公司,有多少员工,有多少资产,能不能给我一个数字。
默多克:我有很多好的管理人员,他们帮助我,我们雇员好像是四万人左右吧,如果包括天空电视台,直播电视卫星广播集团,这些企业我们不占100%的股份,加上那些的话,恐怕就超过五万了,所以这个责任重大。
王 志:您对自己的资产现在有概念吗,您会算吗?因为很多的有钱人告诉我,超过一定的数字以后,就是一个概念了,它对我没有任何的意义。
默多克:是这样的,不太重要,整个公司当然值很多钱了,我的家庭,我个人倒是只占有公司的15%,但是我们这15%能够控制公司董事会的股份,只要公司做得好,我们对公司的这个控制,可以维持下去了。
鲁伯特·默多克是一位前所未有的传媒大亨,他一个人控股电视、电影、书籍、杂志、网络以及报纸等多种产业,由他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这家公司拥有175种报纸、5家杂志和23家电台,电视网横跨南北美洲、大洋洲、欧洲和亚洲,净资产超过420亿美元,在西方国家,默多克的触角几乎已经触及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当中,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默多克开始把他的触角向中国延伸。
王 志:我印象中你第一次来中国是1985年,那么这次相比跟1985年的印象有什么大的区别?
默多克:大家都知道,这十几年来中国变化非常大,大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特别是在城市,各种消费品的选择多了很多。那时候我看见大家穿的那种蓝色的上衣,骑着自行车,现在他们开着汽车,开着世界各国制造的汽车,差别非常大。那么,人们生活得比较快乐,他们比较开朗,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1985年我是作为一�